厉害了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马永生
为他颁奖
12月6日
第三届
中国石化青年科技精英赛决赛
在总部举行
10名选手
获得“中国石化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称号
纳入“中国石化未来科学家”计划
进行培养
胜利油田季岩峰榜上有名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马永生
为获奖选手颁奖
马永生为第三届中国石化青年科技精英赛
10名获奖选手颁奖(右一为季岩峰)
大赛于10月10日启动
共有78家直属单位经过层层角逐
选拔出155名选手参加比赛
最终10名选手脱颖而出
赛事采取“人才+项目”评价模式
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集团公司高层次专家担任评委
旨在发现、选拔和培养
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季岩峰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专注于化学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以第一作者在领域内知名期刊发表文章20篇,其中SCI检索11篇,申请发明专利23项,主持股份公司课题6项。针对矿场实际难题,研发6种新型驱油剂及体系,已在矿场应用4种,取得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目前,油田常用的驱油聚合物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及其衍生物,这类聚合物具有超大的分子量(2000万以上),能够提高水溶液的粘度,降低水油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系,进而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但也正是HPAM聚合物为有机线性高分子,在矿场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技术难题,物理化学降解,让驱油剂去往工作的道路上千难万阻。
驱油剂“胶囊”
保护他到油藏深部工作去
季岩峰发现了行业技术痛点,深入思考。“在医药领域,常规口服药片口感苦涩,且被唾液、胃液大量分解,肠道吸收损失大。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科研人员研发了胶囊药物。我们试想是否也可以给我们的聚合物驱油剂穿上一层棉衣,使其免受化学和物理降解,保护他进入油层深部工作呢?”季岩峰说。
正是带着这个技术疑问,他和他的青年攻关团队开始了技术研发。通过不断的调研、实验、攻关,打破固有聚合物驱技术概念,终于研发出微胶囊型聚合物驱油剂,实现了将地面溶解增粘的技术思路,转变为地面微胶囊保护聚合物,免熟化在线配注,地下微胶囊分解,释放聚合物,达到油藏深部靶向增粘的技术目的,彻底解决了传统聚合物驱油剂溶解熟化时间长、易被化学和物理降解的技术难题。
该项技术解放了化学驱设计思想,简化了化学驱实施流程,拓宽了化学驱应用阵地,是改变传统化学驱应用现状的“颠覆性”技术,也是中国石化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预计可推广应用储量25.6亿吨,增加可采储量2.56亿吨,为中国石化稳产上产,“端牢能源饭碗”提供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