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山东半导体商会2023年年会暨第四届山东半导体产业峰会在威海经开区召开,上百家全国半导体行业重点企业和专家学者汇聚威海,彼此间寻求合作机遇、畅谈发展趋势,同时也为威海半导体产业发展带来了经验和思考。
观产业:亮点频现引关注
“这是半导体产业园,园区距离海港5公里,距离高铁站10公里,周边是成熟的工业区,配套完善,目前一期3个钢结构的厂房已经完成验收,单个车间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南北长138米,东西宽72米,可承载大型制造项目落地。”峰会开幕当天,经开区招商局王金坡就投资环境及半导体产业进行了专题推介,详细介绍了经开区资源优势、产业园区建设、招商政策、人才政策等内容;山东瑞翼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威海世一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也围绕企业发展历程、技术优势、产学研合作开展情况等内容,作了专题推介。
来自山东日照的某电子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非常看好这里的园区条件,特别是发现世一电子的产品与我们公司的新项目有一定的契合度,准备这几天时间去拜访一下。”
为了把握峰会的宝贵契机,帮助企业家更好地了解威海产业发展环境,经开区在会前精心安排了实地考察环节,带领百余名业内嘉宾实地考察了中韩自贸区产业园、半导体产业园、广安智造产业园、智慧谷产业园等多个特色载体,现场感受蓬勃发展的产业状况。
“听过介绍后,我认为这里的招商和融资条件还是比较优厚的。”考察中,沈阳汉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家全表对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和半导体产业园都充满兴趣。他表示,园区规划的理念很好的把握了产业发展趋势,标准的智能化厂房也能够大大缩短开工时间,相信随着全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威海优秀的自然条件,将成为吸引企业落地的加分项。
搭平台:推动合作走向深远
拥有“高科技含量+高端制造+产业链条长”的特点,半导体行业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关键内容。省内淄博、济南、青岛等城市已纷纷发力半导体市场,聚焦新技术新动向,不断扩大“芯”产业体系,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面对这片“蓝海”,威海也早已起步。聚集了歌尔声学、日月新、世一电子、芯长征等集成电路类企业10余家,涵盖了功率半导体、激光半导体等特种领域。全市集成电路产业营业收入近200亿元,半导体产业逐渐进入良性循环。
以会为媒,搭建产业合作平台,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是各方组织单位的共同初心。当天,经开区与山东半导体商会签署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围绕半导体产业领域的产业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共同携手为半导体产业发展更上新台阶而努力。
山东半导体商会秘书长徐文汇表示,此次活动选择威海,选择经开区,正是看中了当地对产业的发展信心和决心。“半导体产业投入和产出都比较大,这离不开政府部门扶持和运营,因此,城市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好的‘推介词’。”
山东联盛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已经同清平机械企业合作多年。“本次峰会提供了良好的对接平台,我们也希望能与更多威海企业展开合作。”总经理马玉水表示。
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开区对外开放程度很高, 早期与韩国在经贸和技术方面频繁交流,在半导体发展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现在依托龙头企业和产业优势,将半导体作为重点招商方向,力争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