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万亿城市,不是结束,只是开始。
作者:jkhate
编辑:一帆
第三季度尘埃落定,距离2023年的终点也只剩下不到60天。
纵观这场声势浩大的经济复苏,经历了近一年的努力,各大城市纷纷公布自己生产总值增速“破6%”。
而那些在暗流中蛰伏已久的城市们也将向着那座自己寤寐以求的高山发起本年度最后的冲刺,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突破万亿。
虽然登上万亿城市之座的标准是GDP,但荣获这个荣誉,也意味着一座城市的文化积淀、自然环境、产业结构等各方面的综合积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在万亿城市的“候选者”中,有一座来自山东的城市正闪耀出自身的光芒,这座城市就是烟台。
在争当“万亿之城”的这场较量中,常州、唐山、徐州与大连都纷纷摩拳擦掌,但烟台早已领先他们一个身位。作为整个北方省份经济体量最大的地级市,烟台的成绩着实亮眼,根据烟台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烟台市地区生产总值为7260.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
纵观整个2023年,烟台市无疑是在这场名为经济发展的“考场”中交出了一份颇为好看的成绩单。
7260.1亿元,这个数字已经相当接近烟台2019至2020全年生产总值数据,而早在2022年,烟台市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9516亿元、全年增长为5.1%,无论是增幅还是增量均位于山东第一,烟台也成为外界看来,最接近于万亿城市的候选者之一。
几乎不太会有人会去关注一座身处北方沿海的二线城市,可烟台似乎也不对那些外界的留言蜚语做出反应。
很少有人知道,烟台的经济总量仅次于同为沿海城市的青岛,甚至在上市公司数量、市值上,烟台也曾登顶山东省内第一的宝座。
作为1984年中国首批14个开放的沿海城市,烟台有着绵延1000公里的海岸线与全省20%以上的海域面积,这也为烟台发展海洋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烟台港便是其中之一。
中国沿海第八大港口、世界沿海第十二大港口,中国沿海25个主枢纽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15个支点港口之一,烟台港对于烟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现有各类泊位12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89个,码头岸线总长30000米,烟台港的实力不容质疑。
同时,烟台港根据《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确定的环渤海港口群重要的铁矿石卸船港,现已具有40万吨级矿石装卸与矿石混配能力、30万吨级原油码头、10万吨级液化码头、360万立方米原油罐区,是烟台经济发展强而有力的“发动机”。
此外,烟台更是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烟台船舶及海工装备基地已经位列全球四大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基地、全国五大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基地,在中国交付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中,有80%被打上了烟台制造的钢戳。
而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核心城市、同时也是山东省内唯一的智能低碳城市试点,烟台经由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其在清洁能源领域也已在山东省内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烟台在利用清洁能源方面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优秀的地理位置与产业规划造就了烟台山东第一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
海阳核电站作为山东第一座核电站,曾一举打破了山东从1993年起因为燃煤不足所造成的用电荒。
而位于烟台海阳市南部海域的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则是山东省首批海上风电示范工程,在2022年,烟台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100万千瓦,占山东省的13.3%。
清洁能源的大量使用也给烟台带来了丰厚回报,首当其冲的就是,烟台的空气质量一直领先于其他城市。
根据《2022年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烟台全年全市国控点位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315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6.3%,可谓是货真价实的宜居城市。
而在今年的烟台香港对话会上,烟台更是喊出了“四个特色产业之城”这一口号。
这张宏伟蓝图上包括了建设对标日本东京湾、美国休斯敦、德国路德维希港等世界级化工基地的世界级绿色石化城。
依托市内万华化学、裕龙石化两大石化龙头企业,烟台计划建设总规划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三大千亿级低碳石化产业园区,预计到2026年末,三大园区新增投资将突破4000亿元,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对于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意义。而对于烟台来说,突破万亿城市也不过是其发展道路上一级微不足道的台阶。作为北方经济规模最大的地级市,烟台若是成功冲线,山东省内将会出现继青岛、济南后的第三座万亿城市。
只不过,万亿是起点而并非终点,经济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希望烟台保留冲劲,在2023年的最后两个月里,越过万亿台阶,做出新成绩,以更好的经济发展势态,走向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章:
《新城市志|第25座万亿之城,常州还是烟台?》,澎湃新闻
《新晋万亿之城无悬念,常州烟台谁更有后劲?》,搜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