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huang,是“地瓜黄”,也是“地瓜皇”。是一种新兴黄酒。
地瓜酿制黄酒?没听说过罢?确实,在恒邦酒业公司之前,中国酒行业从没听说过哪家正式的酿酒厂大规模生产过红薯原料的黄酒!
民间当然有过各种尝试,也有过零星的民间产品,但无有统一标准,无有统一工艺。无有典型风格,无有正式工业化产品。但现在,在恒邦酒业这里一切都诞生了—难怪辛国胜所长都赞叹“真没想到”!
各位看官,这里却是要说到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酿造酒”的
中国黄酒了。
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的黄酒,考古发证约诞生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不同地域、不同原料、不同工艺、不同风格、不同香气的黄酒。在最新的国家标准中,黄酒的定义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经过蒸料,拌以麦曲、米曲或酒药,进行糖化和发酵酿制而成的各类黄酒。在中国,大家最熟悉的是糯米黄酒:以酒药和麦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南方地区。而北方人更熟悉的是黍米黄酒:以米曲霉制成的麸曲为糖化,发酵剂的黄酒。大米黄酒算改良的黄酒,以米曲加酵母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吉林及山东,以及湖北房县。而红曲黄酒以糯米为原料,红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福建及浙江两地。一般消费者以为一般的黄酒只有两大“绍兴花雕”和“即墨黄酒”为代表的南北两派,但细细数来。中国黄酒也是名家辈出高品众多:房县黄酒、九江封缸酒、绍兴老酒,即墨老酒、福建老酒、无锡惠泉酒、江阴黑杜酒、绍兴状元红、女儿红、安徽古南丰、张家港沙洲优黄、吴江吴宫老酒、苏州同里红 [1] 、上海老酒、鹤壁豫鹤双黄、南通白蒲黄酒、江苏金坛和丹阳的封缸酒、湖南嘉禾倒缸酒、河南双黄酒、河南刘集、 缸撇黄酒,广东客家娘酒、湖北老黄酒、陕西谢村黄酒、陕西黄关黄酒等~~
但现在,这个名单中不仅有了牟平恒邦酒业的黄酒,而且它还是第一个工业化生产的以鲜薯为原料的薯香黄酒!
当然任何产品都不是凭空诞生的。前面我们提到民间酿酒。就是在牟平,民间以前也有过用新鲜地瓜做黄酒的试验;而在中国北方著名的黄酒之乡即墨,民间更是有用新鲜地瓜做黄酒的传统。而巧合的是,“恒邦酒业”的“酒魂”赵总王工夫妻俩正是儿时就耳濡目染了前辈做黄酒的“黄酒之乡”人!
赵总回忆自己的家乡岁月时说,在即墨每逢秋天地瓜丰收的时候,他家大爷会煮上一大锅地瓜,将夏天就做好的酒曲揉碎和熟地瓜搅拌到一起,放进水缸里发酵。做酒的环节中幼时的赵总最喜欢的莫过于最后的压榨部分:在盆子上放几块木板,把发酵好的地瓜棉布袋扎上口放木板上,两头拴上重物坠压。发酵好的酒就一点点流进了下面的盆子里,孩子们就可以喝到酸酸甜甜的地瓜“水”了。那个时候赵总还不知道这就是家乡民间的“地瓜黄酒”。现在,在这富含淀粉跟富含糖分的“烟薯25号”面前,儿时的回忆很自然地就和恒邦酒业人的开拓责任感富有历史机遇感地融汇到了一起!
有些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的事儿:观念一开阔,天地得翻覆。绿色的田野里就要涌现出黄金呐!
这话却是怎说?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六回. “地瓜黄”引爆黄酒(1试制篇)
作者简介:
尹浩洋,50年代肖狗男。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幸遇恢复高考,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四年获文学士。
旋在烟台乡村教学6年,因爱好写作1990年参与创刊《华夏酒报》,1992年初参与创刊《海南经济特区报》,夏天回乡参与创刊《烟台晚报》并任首席记者多年。发表作品近两千万字,百余篇文章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和全省一等奖好新闻。
现任烟台市作协副秘书长兼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专心研究烟台文史文化多年,出版著作30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