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泗水之滨的无边光景——山东泗水县推进乡村振兴一线观察

0
分享至

南宋思想家、诗人朱熹最著名的诗句,或许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首题为《春日》的名篇描写的正是泗水之滨的风景。山东济宁泗水县是儒家文化重要发源地,朱文公在风和日丽的春天畅游于泗水之滨,感叹“无边光景一时新”,挥笔赋诗,写下了千古名句。

齐鲁大地秋意已浓。虽然季节完全不同,记者行走在泗水的山川和田野之间,看到的仍是“万紫千红”的景象——这不是季节自然呈现的景象,而是乡村振兴的无边光景,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图为山东济宁泗水县济河街道夹山头村景色。

甜蜜事业“节节高” 小产品卖出大价钱

在圣水峪镇北东野村,记者登高远眺,只见层峦叠嶂接天而去,朱瓦灰墙的村庄星散在低山丘陵之中。灰色的水泥路、青色的柏油路连通村舍和田野,从车窗往外看,路边的景色不断变幻,有时是成排的果树,有时是连片的大棚。

“90后”薯农庞海波在自家甘薯大棚里忙活着,他对记者说:“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庞海波经营着一家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营育种,有近300亩种苗地,泗水县90%的鲜食类脱毒甘薯苗,是这个合作社提供的。

“现在我种啥,老百姓就跟着种啥。”庞海波说,合作社免费提供脱毒苗给周边村民试种,收成好了才收费,这份自信来自于他对地瓜种植技术的熟练掌握。县里举办农业技术培训,庞海波多次参加,学到最新的脱毒苗培育技术,还结识了省农科院专家,学到了“看家本领”。

庞海波的合作社不仅提供种苗,也帮村民解决销路。“每年收获季,我们能从周边村庄收30万斤地瓜,来自甘肃、北京等地的老板守在这里等着买。”庞海波说。

泗水县地处泰沂余脉低山丘陵区,全县三分之二的区域是山区,潮湿的沙土地适合种植甘薯,常年种植面积达15万亩。北东野村支部书记庞兴俊介绍,村里有2600亩丘陵地,基本家家户户都种地瓜,种植面积1000多亩。“泗水地瓜品牌响、质量好,不愁卖,原来种地瓜是为了‘谋生’,现在是干一份甜蜜的事业,每亩地比过去增收千余元。”庞兴俊说。

泗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吕彩英介绍,泗水县依托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省农科院等科技资源,打造现代农业(甘薯)产业园,组织省市专家进村指导,开办种植户培训班,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带动203个村、5万余户群众种植甘薯。

甘薯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产品,却让泗水人卖出了大价钱。近年来,当地致力于发展甘薯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甘薯种植户已达400余户,带动就业8.6万人。泗水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县甘薯全产业链条总产值达47亿元。

除了售卖鲜食型地瓜,泗水县甘薯加工类企业快速发展。以国家级农产品龙头企业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为“领头羊”,30家相关企业跟进,开发出粉条、糕点、酸辣粉等50多个品种的产品。面向市场,泗水县建成电商产业园,构建起完备的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和电商人才培训体系,为“小地瓜”插上腾飞的翅膀。同时,这里的产品还销往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菜花李”酸辣粉生产车间,热销的酸辣粉、小宽粉等产品正在打包,原料是利丰公司生产的红薯粉。“平均每天销售酸辣粉3000多单,最多时能达到1万多单。”品牌创始人李超说,她从2020年开始经营电商,现在粉丝量达到200多万。

记者在李超的网店看到,甘薯类产品销售量最高的品种已经卖了十余万份。“泗水地瓜品质好,做出来的粉条口感佳,受到消费者欢迎。”李超说,依靠甘薯产品过硬的品质,自己的电商生意“节节高”,年销售额2000余万元。

山东济宁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文创街区的景色。

“一纵一横”探新路 小产业做出大文章

泗水是一个山区县,受地形、产业、交通等方面条件制约,发展脚步曾经落在后面。然而,今天的泗水早已令人刮目相看,当地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20年以来,泗水县39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迈过50万元的村由25个扩充至82个;农村居民收入增幅位居山东省前列,2020年增长5.9%、2021年增长11.7%、2022年增长8%。

真金白银的收入,从何而来?泗水给出的答案是,调整发展思路、激活生产要素、重塑生产关系,紧紧扭住“产业振兴”牛鼻子,探索出“纵向赋值”“横向赋能”的路径,赋予乡村振兴在山地丘陵地带新的实践内涵。

“纵向赋值”,就是立足乡土民情、发展特色种植,拉长产业链、做高农产品附加值。

“我们村群山环绕,绿化率达到78.6%,却没有多少平整的耕地。”南仲都村党支部书记姚洪远说,当地大力发展草莓、蜜桃、苹果等林果种植,探索出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的发展方式。村里成立合作社,将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统一管理,开展田园采摘、鲜果配送等“时兴”业态,村集体年收入达到13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村集体经济层面,泗水县已形成“支部领办+土地入股+整建制托管+农业保险+保底分红”五位一体的土地股份制合作运营模式,实现“发展有带动、产业活力足”,产业振兴态势良好。全县现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6家,年营业总收入约66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得到持续扶持,壮大自身实力,与农民形成联系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提质。

利丰公司形成了集“种苗繁育、绿色种植、保鲜储存、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年综合加工能力40万吨,带动甘薯种植面积60万亩,直接吸纳就业3000余人,成为产业链条完整、辐射带动强劲的现代甘薯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这一企业,当地整合乡村田园等资源,在周边正在实施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薯乐恬园(甘薯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延伸甘薯产业链。

“横向赋能”,就是借势文旅动能,促进乡村经济附加值向精神文化领域转移。

每逢节假日,圣水峪镇东仲都村的文创一条街就热闹非凡。道路两侧,一边是咖啡馆等现代文化场所,一边是扎染等传统手工工坊,道路中段的“虎咬瓜”品牌店游人如织,一头卡通造型的小老虎啃着怀里的地瓜,是这家店的品牌标志。“今年销售额能达到100万元。小地瓜遇上文化,碰出了意外的火花。”品牌创始人孔圆说,“虎咬瓜”寓意“食肉动物也爱吃地瓜”,用反差感来营造品牌个性。

在品牌店里,“地瓜烧”白酒、地瓜粉条、甘薯面条、蜜薯果干等琳琅满目,价格从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孔圆认为,文化价值是“虎咬瓜”品牌创立2年多来的最大收获。可爱、呆萌、健康、美味,让优质的农产品更加与众不同,文化格调催化了产业的活力。

引贤聚能谋发展 “小人物”干出大事业

造型别致的夹山音乐厅、文艺时尚的艺术粮仓、精致整洁的乡间民宿……在济河街道夹山头村,记者看到,新兴的建筑和文旅设施点缀在山野间,取材于当地的石板、青砖、鹅卵石等元素让这一片区与周边环境相映成趣、和谐共生。

“村里环境改变很大,人气越来越旺。”夹山头村党支部书记岳都林说,“乡村振兴合伙人”田彬团队来到村子后,只是三四年光景,原来贫穷的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图为山东济宁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风光。

泗水县是山区县,也曾是劳务输出大县,受制于农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一度流失。泗水县委书记赵鑫说,乡村振兴若是离开了人才,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2018年开始,泗水县启动“泗郎回乡”工程,2019年又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工作,吸引了一大批热爱乡村的能人,共同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

中佳海蓝集团董事长侯晓晨是返乡“泗郎”中的一员,投资创办了“尼山鹿鸣”田园综合项目。侯晓晨说,项目总投资约5.76亿元,盘活了鹿鸣村闲置抛荒的1000余亩土地,打造现代科技农业、康养休闲等农文旅融合特色产业。今年4月,在此举办的新青年音乐节吸引了数万名乐迷,为文旅产业“引流”赋能。

48岁的田彬是泗水县本地人,也是当地第一批“乡村振兴合伙人”。他在外从事装修设计,积累了一定的艺术创业经验,重新认识了故乡的自然禀赋,决心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返乡做一番事业,在保护乡村环境的同时发展二产、三产,带领村民致富。“我从小就喜欢乡村生活,夹山头村这片山头是我小时候最喜欢来的地方。”田彬说。

图为山东济宁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风光。

泗水县形成了“政府支持+平台孵化+市场运作”的“乡村振兴合伙人”运行机制,明确了资金合作、技术入股、专业服务三类合伙模式。目前,全县已招募合伙人280人,孵化项目136个,带动就业7500余人,吸引投资7.1亿元。

近年来,当地政府与合伙人的协力共建,以夹山头村和东仲都村为核心的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初具规模。片区内,等闲谷艺术小镇和龙湾湖艺术小镇实行市场化运作,引入社会资本,孵化出山居民宿、知野营地、文创小院、陶朱工坊等数十个业态,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研学”文旅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这里不收租金,热爱乡村生活的人能在这里找到心灵归宿。”合伙人徐蕊告诉记者,她原来在泗水县城工作,被艺术小镇的环境和创业热情吸引,在这里开了一家乡村理想生活馆,对外出租场地,游客逐渐增多,生意越来越好。

圣水峪镇东仲都村村民陈艳楠正在制作咖啡。

沿着东仲都村文创街行走,一家名为“川上”的咖啡馆人气火爆。33岁的村民陈艳楠在吧台前忙活着,经过系统学习和培训,她已经能熟练制作各式咖啡。“在这上班收入稳定,一个月能赚几千元,离家近,方便照顾孩子。”她说,家门口的艺术小镇让她省去了外出打工、远离家庭的烦恼。

泗水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社局局长李庆泉介绍,泗水县提供专项支持政策和孵化平台,通过给予个人最高20万元、企业最高400万元的全额贴息贷款等措施,激发合伙人和返乡创业人才的主动性。截至今年7月底,全县引导4800多人回乡创业,创办项目2700多个,形成了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振兴新热潮。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东仲都村,记者发现,紧靠村党群服务中心有一座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圣水峪镇党委副书记鹿兵介绍,已有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10批共150余名师生到此开展田野调查、志愿服务、毕业设计等活动,深度参与产学共融、校地共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行:考虑到庞大的国有资产和较低的政府负债水平,中国政府债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

央行:考虑到庞大的国有资产和较低的政府负债水平,中国政府债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

北京商报
2025-05-09 18:30:06
网传又一枚霹雳-15E完整弹体落入印度之手,技术是否泄露引发担忧

网传又一枚霹雳-15E完整弹体落入印度之手,技术是否泄露引发担忧

南方健哥
2025-05-09 16:31:18
普京果然是心思缜密:俄军红场大阅兵,其左膀右臂却行踪成谜

普京果然是心思缜密:俄军红场大阅兵,其左膀右臂却行踪成谜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5-09 19:13:46
个税降了!延续至2027年12月31日!

个税降了!延续至2027年12月31日!

会计人
2025-05-09 10:44:39
一场103-96,让总决赛反转!广厦赛后还有3个好消息,孙铭徽28分

一场103-96,让总决赛反转!广厦赛后还有3个好消息,孙铭徽28分

侃球熊弟
2025-05-09 20:35:46
突发,阿里的天塌了

突发,阿里的天塌了

大厂往事爆料
2025-05-09 11:26:17
泪流满面的发帖!爷爷每多活一天,就能为家里带来566元的收入…

泪流满面的发帖!爷爷每多活一天,就能为家里带来566元的收入…

火山诗话
2025-05-09 14:23:17
19岁小伙深夜酒驾发生事故后死亡,警方披露:158公里时速撞向路灯杆

19岁小伙深夜酒驾发生事故后死亡,警方披露:158公里时速撞向路灯杆

环球网资讯
2025-05-09 12:25:06
升级发酵!仅过3天,赵心童冠军或被剥夺?六大名将集体举报

升级发酵!仅过3天,赵心童冠军或被剥夺?六大名将集体举报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05-09 09:07:35
美国最快下周将中国关税从145%下调至50%丨壹航运

美国最快下周将中国关税从145%下调至50%丨壹航运

壹航运
2025-05-09 17:19:15
重庆市城口县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海接受审查调查

重庆市城口县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海接受审查调查

鲁中晨报
2025-05-09 18:16:04
28岁女子相亲6次失败6次,网友一看女子照片懂了:牙尖嘴利谁敢娶

28岁女子相亲6次失败6次,网友一看女子照片懂了:牙尖嘴利谁敢娶

辣媒专栏记录
2025-05-09 11:40:03
99年北京一男子花500万入股中国人寿,18年后,分红把他吓住了

99年北京一男子花500万入股中国人寿,18年后,分红把他吓住了

红豆讲堂
2025-05-09 14:26:45
印度怒了,大批运输机飞赴巴基斯坦卸下大批装备,强援来了

印度怒了,大批运输机飞赴巴基斯坦卸下大批装备,强援来了

局势帝
2025-05-09 11:42:21
华为:所有旧机型都不支持升级鸿蒙系统

华为:所有旧机型都不支持升级鸿蒙系统

放毒
2025-05-09 16:10:45
5月9日俄乌最新:莫斯科现在怎样了?

5月9日俄乌最新:莫斯科现在怎样了?

西楼饮月
2025-05-09 18:10:07
动真碰硬!8位中央指导组组长,已全部进驻

动真碰硬!8位中央指导组组长,已全部进驻

政知新媒体
2025-05-09 12:52:39
“邪恶不会得逞”:历史上首位美国人教皇,公开批评特朗普和万斯

“邪恶不会得逞”:历史上首位美国人教皇,公开批评特朗普和万斯

鹰眼Defence
2025-05-09 17:28:17
“智驾”是否该叫停?理想汽车CEO李想回应!小米、理想、问界改口,“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

“智驾”是否该叫停?理想汽车CEO李想回应!小米、理想、问界改口,“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23:18:11
女子走路突然转身,被“追尾”致骨折,获赔7万元,“安全距离”规则能适用行人吗?

女子走路突然转身,被“追尾”致骨折,获赔7万元,“安全距离”规则能适用行人吗?

开屏新闻客户端
2025-05-09 17:30:31
2025-05-09 22:16:49

头条要闻

义乌商家:短期损失能承受 怕"关税战"缓和后客户没了

头条要闻

义乌商家:短期损失能承受 怕"关税战"缓和后客户没了

财经要闻

降息潮延续 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

体育要闻

对话萨维奥拉:希望中国能有更多武磊出现

娱乐要闻

元斌为金赛纶发声 金秀贤否认请杀手

科技要闻

奥特曼:不怕中国赶上 就怕美国犯愚蠢错误

汽车要闻

订单破万/32.98万起 全新高山家族于5月13日上市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本地
数码
手机

房产要闻

海口顶级名校官宣增扩!南海大道、金盘的业主们要沸腾了!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数码要闻

小米盒子5系列开启预约 将于5月15日开售 299元起

手机要闻

可折叠iPhone预计2026年推出 售价或超2000美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