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利客无利,则客不存;我利大客利小,则客不久;客我利相当,则客可久存,我可久利。”
作者:Ben
编辑:一帆
10月7日,著名企业家、信誉楼创始人张洪瑞因病救治无效逝世,享年78岁。
几十年中,张洪瑞一直坚持诚信,也正是他的这份坚守,信誉楼才得以在众多的百货企业中站稳脚跟,不断地发展壮大。
从县城的一家小卖场到200多亿的百货集团,张洪瑞背后没有多么惊天动地的故事,有的是他始终如一的坚持。
【踏进商圈】
1946年,张洪瑞在河北黄骅的一个小村子里出生。
其实,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初中毕业考试时,有几门功课都得了满分,其余的也是临近满分,是别人家中的孩子,妥妥的学霸。
然而由于家庭条件不好,身为家中长子,张洪瑞必须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无奈,他只得放弃从初中升入高中的机会,开始扛起生活的重担。
但是,张洪瑞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反而是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为了生计,什么样的活他都干过:在煤场当临时工,给食品厂杀猪送肉、种地。但是他从没轻视任何一份工作,只要是能挣钱养家,就都是好工作。
在煤建工作的张洪瑞,有一次把邻居表姑买的几十斤煤背回了家,表姑很是心疼,心疼他小小年纪就要背起如此重量,说他是受累的命。张洪瑞听后不仅没有难过,反而很是高兴,笑着说:“我要真是受累的命,这辈子就有福了!说明我身体好哇!”他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后来,张洪瑞回村务农。凭借自身能力,他当上了生产队队长。命运的齿轮也在此刻开始悄悄地转动。
说起来生产队队长其实是一个小官儿,手底下有很多人可以指挥。可是张洪瑞并没有因此而少干活,相反干着最多、最苦、最累的活。只有努力干,认真干,才能积攒经验,获得工作能力,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张洪瑞虽然不会随便指挥手下的人干活,但他很注重效率。秋收时,他会合理分配,谁先干完属于自己的任务,谁就可以先歇着,这在极大地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积极性。得益于此,他带领的生产队每次评比都是第一。
努力就会被人看到。他的一系列做法得到了公社书记夏相臣的认可,而夏相臣也是影响张洪瑞决定进入商界的重要人物。
时间来到了80年代末,张洪瑞所在的县,计划在县城筹建新兴市场,为农民经商搭建平台。
做生意来钱比较快,夏相臣建议他可以开个商店。张洪瑞一直从事体力劳动,没有做过生意,且无奸不商这句老话一直在他脑海里徘徊,他不会骗人,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生意。
大商不奸,让他从无商不奸这种思维中跳了出来。生意能够越来越好,做到最后,不是依靠别的,而是坚守的那份诚信。
张洪瑞随即下定了决心,放弃务农,进城创办商场,而这就是后来的信誉楼。
【坚守经商之道】
没有商业经验的张洪瑞,依靠什么在商圈中站稳了脚跟?没有别的方法,依靠的就是诚信。
而信誉楼这个名字,也正显示着他的经营理念。
在成立不久之后,信誉楼就推出了“售货信誉卡”,方便顾客,如果遇到产品不合适,或者是质量上存在问题,都可以进行无理由退货。
很多人不理解这种做法,认为这样做不利于商场的发展,来回换购,很有可能会影响商场的声誉,还会在这个过程中浪费人力和物力。
但是张洪瑞很是坚持,也对他们作出了解释:“我们不是卖什么的,而是帮助顾客买什么的。”要注重顾客的需求,如果买到了不合适的商品,我们应当给顾客进行替换,不能让顾客买到无用的东西,要为顾客提供最大的方便。
了解了张洪瑞的想法之后,员工们也很是佩服,他们也以实际得行动来践行为顾客提供方便的理念,提高自身服务,帮助顾客选购真正合适的商品。
凭借于此,信誉楼也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站稳了脚跟。
信誉楼的发展还离不开它身后所有的员工,而这更离不开张洪瑞对待员工的态度。
大多数企业都认为雇佣员工本身就是来进行工作的,很少有企业能够把员工当人看,而张洪瑞却真正做到了对员工的尊重。
春节期间,无疑是各大商场的黄金时期,购买商品的顾客络绎不绝,许多商家还会因此以双倍甚至三倍的薪资雇佣员工,而信誉楼却会提前歇业,全体带薪放假,让员工们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几十年间,他不止做到了尊重员工,考虑员工的感受。他还把岗位股份都授予了老员工,自己却只保留了极小的一部分,这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面对任何人,张洪瑞都能做到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却唯独对自己过分苛刻。拥有庞大的资产,几十年间,一套家具,一用就是几十年,没有专车,没有秘书,没有房产,他一直坚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他不止一次地表示,不会把钱留给子女,子女的生活需要靠自己去创造。他还计划着自己退休后,用股权成立一个困难员工救助基金。
多年来,他一直在回馈社会,累计捐款1000多万,用实际行动贡献力量。
如今,张洪瑞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但是他带给企业的思考,所做出的贡献,却永不会磨灭。
对于企业而言,产品的宣传力度、研发投入固然重要,但是要想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须得坚守经商之道,坚守诚信。
部分参考文章:
正和岛:《信誉楼创始人去世:一年200亿,却不给子女1分钱》
最华人:《他去世了,年入200亿,不给子女留1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