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潍坊昌邑:村村好戏连台助力乡村振兴

2023-10-19 16:57:15 来源: 网易潍坊 举报
0
分享到:
T + -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近日,伴随着昌邑市第九届山阳大梨采摘节的举行,前来景区休闲度假、采摘山阳大梨的游客络绎不绝,登博陆山,游红峡湖,漫步梨园,尽情享受采摘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感受着乡村振兴的美好风光。

近年来,潍坊昌邑蓄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积极探索“昌邑路径”,在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厚植人才沃土、产业融合发展上做足文章,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乡村团结奋斗新气象,凝聚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举办特色“节会”,擦亮乡村文化“底色”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在这硕果飘香的美好时节,昌邑市首届“和美乡村健康跑”在青阜农业综合体大田剧场盛大开幕。来自不同镇街区的300多名村跑爱好者在跑步中尽情享受水塘环绕、绿树掩映、繁花飘香的田园风光,在美丽乡村风景中感受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果。

近年来,昌邑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推动乡村振兴塑形铸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文化活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特色节会助力文化振兴。“我们挖掘地域特色,聚焦农耕农趣农味、农风农乐农情,组织举办了一系列区域特征鲜明、乡土气息浓厚、文化韵味十足节会活动,农村节会开起来、小戏唱起来、村赛比起来,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乐在其中,乡村文明新气象不断焕发,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昌邑市文旅局局长史志强说。目前,该市已举办山东省首届和美乡村篮球赛、和美乡村健康跑、山阳大梨采摘节、柳疃丝绸文化节、龙乡文化节、农民丰收节、CYBA等各类节会活动,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文体活动需求,为乡村增添了温度。

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既要靠宣传倡导,又要靠实践养成。该市深入实施“乡风文明培育”工程,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文明实践活动,全市690个村(社区),全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广泛吸纳退休老党员、老战士、老专家、老干部、老教师等组建“长者先锋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送政策下乡、送科技下乡、社区治理、卫生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发挥离退休干部政治优势、经验优势,成立老干部宣讲团、“老革命讲故事”宣讲团、“五老”宣讲团等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美德信用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地、进机关各类宣讲活动80余次,举办专场报告270余场次。

厚植人才“沃土”,涵养乡村发展“活水”

在昌邑市围子街道南朱家寨村,一排排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灿灿,展现着丰收的色彩。以往,该村村民种植的农产品种类繁多、规模小,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两年前该村党支部书记朱绍伟通过市场调查,多次带村民外出参观学习,结合本村土壤和水肥条件,确定了走大棚种植这条致富路子,成立了“南寨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确立统一规划、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种苗、统一销售的“五统一”合作模式,改变过去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增收模式,发展特色种植,提高农民收入。“现在我们村40个棚一年的毛利润可达到1200余万元,村民有了自己的‘提款机’。”朱绍伟说。

让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领头雁”。近年来,昌邑市围绕乡村振兴产业需求,进一步拓宽乡村人才来源,积极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推动乡村振兴内在活力。

“我们积极搭建平台,聚力人才招引,通过开展‘智联百校赋能发展’活动,联系对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102家高校院所,为我市农业开展技术指导。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五年来,共招募84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一线就业,真正让有志青年服务于乡村发展。”昌邑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姜健健说。

培育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该市每年举办一批农村行政管理、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等专业领域培训班,免费为农村培养各类人才1000余名。鼓励各镇街对接专家学者到项目一线传经送宝,传授经验技术,提升项目发展质效。以昌邑市饮马镇为例,今年以来,邀请省农科院李升东教授团队到小麦种植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户提升小麦培育水平,增加粮食产量。

目前,昌邑共有农村实用人才2.9万人,为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智力保障。

擦亮特色“品牌”,澎湃乡村产业发展动力

田野葱茏,梨枣压枝。

眼下正是梨枣的收获时节,空气中弥漫着成熟瓜果的香气,在昌邑市卜庄镇大陆村的田间地头,颗颗饱满的枣子挂在枝头,呈现出一派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该村还成立了大陆梨枣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12个村发展起梨枣种植,总产量达到了1500万斤。围绕梨枣产业,以大陆村为中心辐射形成了一条覆盖种、管、储、销、农技、农资、电商等诸多环节的一条龙产业链,同时以梨枣为基础的深加工产业也形成了多元化产品结构,培育打造了远近闻名的大陆梨枣品牌。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昌邑市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统筹各类资源向农村倾斜,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补齐产业发展链条,强科技、育龙头、树品牌,提升农民增收“造血能力”,乡村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持续增强。

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该市因地制宜,谋划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以示范片区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全域振兴。在昌南饮马镇,依托潍河、博陆山、山阳村千年梨园等资源,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带动产业集聚发展;在昌北柳疃镇和卜庄镇,通过进行盐碱地改良和农业灌溉提升,打造盐碱地改良示范区,助力粮食增产,筑牢粮食安全。

“我们围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积极发展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石埠蔬菜等5家专业合作社入围‘2022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昌邑鸡蛋’‘昌邑白鹭鸭’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昌邑大姜’上榜‘好品山东’区域类产品,‘山东昌邑山阳大梨栽培系统’被列入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名单。”昌邑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闫文志说。

夏天 本文来源:网易潍坊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