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防范化解危化品领域重大安全风险,鼓励企业应用安全生产先进技术、装备,改造和提升生产工艺,建立安全生产正向激励机制,推动企业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应急管理局聚焦风险隐患排查、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和正向激励措施三个方面攻坚突破,企业本质化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聚焦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靶向发力,精准开展诊断评估。采取“企业自查+专家检查+部门督查”的方式,深入排查危化品领域安全风险隐患,为企业安全管理和政府监管提供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和保障。一是诊断服务常态化。督促指导辖区内所有危化品与专业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合同,由专业机构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诊断服务,2023年辖区内所有危化品企业已完成两轮安全生产诊断,共诊断发现问题1700余项,现已全部整改完成。二是把脉会诊助评估。投资59.9万元,与东营市信安源安全咨询有限公司签订了《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合同》,组织专家队伍对全区化工和危化品企业开展分级分类评估。目前,已完成74家企业分级,完成率100%。三是持续高频严监管。围绕高危细分领域、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应用、油气储存企业、装置设备带“病”运行、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等重要方面,加速推进重大危险源消地联合检查、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企业深度诊断评估,全面查找企业设计、工艺、设备、电仪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隐患,今年以来,累计监督检查企业1159家次,排查整治各类问题隐患9697项,实施行政处罚87起203万元。
聚焦智能化、信息化改造长效攻坚,着力提升管理效能。充分利用科技化、信息化手段,在风险管控与安全监管能力提升上做文章,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一是打造危化品本质安全企业标杆。以垦利石化为载体,创新打造“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国家级试点,立足“规范人员作业、赋能风险排查、智联生产脉络”,统筹建设特殊作业许可、重大危险源管理等10个业务应用场景,上线以来已实现超前预警79次,避免未遂时事件和轻微事件16次,整治安全隐患1895项。试点建设顺利通过国家应急管理部中期评估验收,建设经验和成果获得认可,建设模式可复制,可推广。二是打造危化品数字监管区级示范。投资450余万元,在全市创新搭建首个县区级危化智慧监管平台,形成“线上巡查+量化评价+差异化执法”3个监管新模式,可实现76家危化品风险实时监测、企业分类定级、执法精准推送。平台可自动开展监测预警和隐患排查处置工作,差异化推送执法线索,推动线下靶向精准执法。今年4月份利用平台对山东汇东新能源有限公司进行线上+线下精准执法,被东营市应急局作为典型案例发布,并在全省1-7月份执法视频会议作为典型案例通报。
聚焦正向激励创新突破,打造“罚奖衔接”新样板。在全省率先提出“罚之于企·用之于企”理念,开展安全生产罚奖衔接机制改革。一是组建1个资金池,解答好“用什么奖”的问题。以10%—50%比例的安全生产行政处罚金额为基数,建立专门奖励资金池,纳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每年根据固定比例增长,保证足额奖励安全生产领域表现突出的优秀企业。二是明确N项清单,回答好“奖励什么”的问题。牵头14个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部门,按照“成效明显 示范先行”的原则,制定涵盖安全生产技术提升改造、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等44项奖励事项清单,形成鲜明安全提升导向,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融合创新应用。三是细化1套流程,回答好“如何奖励”的问题。制定《垦利区安全生产“罚奖”衔接企业奖励办法(试行)》,明确申请、评估、审核、拨付全流程,确定16项赋分指标,对申报企业进行“量化赋分”,确保“罚奖”过程清晰、流程规范、衔接顺畅、监管有力。目前,60万元奖励资金已兑现至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4个重点领域6家企业,激励带动作用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