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市兖州区不断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力度,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聚焦保障到位,立体式满足需求,带动更多农民向专业化发展,让新型职业农民“得实惠”。
兖州区人社局多角度齐发力,点对点精准把握发展需求,将农业政策型保险、“鲁担惠农贷”、齐鲁乡村之星奖励等多项补助直送农民家,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给予教育资助、创业扶持、金融支持等激励政策,让有热情、有意愿的农民有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
截至目前,全区共发放鲁担惠农贷143891万元,全年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5.06万户,保费2588.2万元,共35位职业农民获得了农民职称并享受到用地用电等政策帮扶,为更多“新乡贤”“田秀才”破除了束缚发展的物质“枷锁”,迈入高速发展振兴乡村的“加速道”。
为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水平,兖州区聚焦“育才有道”“导航式”专家授课,让新型职业农民“长本事”。9月6日-8日,兖州区人社局联合区农业局,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教育培训基地举办了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暨服务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基地市级培训班。来自兖州区各镇街的17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其中包括35名已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发展优质高档果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那节课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吕志华老师用40多年的经济林技术服务经验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在这个赛道上走得更稳更远。”参与培训的农民张鹏说。“本次培训采用了更适合农民的教学模式,将问题导向教学、现场演示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引入培训课堂,最大程度调动农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兖州区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科长张杰介绍。
兖州区培训高水平农业人才始终坚持因需施教、因人施教,探索有效的培训形式,结合人才在专业、技能等方面特点,精准制定培育方案、培育内容,邀请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开展“订单式”“项目制”培训,强化农业种植能力。同时,兖州区通过增加农产品营销、农业企业管理、产品储藏和加工、电商运营及互联网技术等与农业发展相关的培训课程,同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
为保障农业的健康发展,兖州区人社局将优化新型职业农民的人才培养计划,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引导培育机构在选拔培育对象时,侧重对90后和00后等年轻高素质群体的发掘力度,加强农业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衔接,引导涉农院校特别是农学相关专业的高素质毕业生返乡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来,为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增添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