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深入开展“三亮三比一争当”活动,创新推出“基层吹哨 部门报到”联动治理机制,打造全过程“帮办代办”等服务品牌,破解企业群众急难愁盼。
在经开区疃里镇,10岁的乐乐(化名)患有智力障碍,因为家庭困难,一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康复治疗。“在摸排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乐乐的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儒济医院精神科的专家,经过评估,认为乐乐的情况通过系统康复训练可以得到改善。”疃里镇四合新村网格员刘栋说。
网格员及时将乐乐的情况上报给相关部门,依托“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乐乐获得免费康复治疗。疃里镇残联理事长张淑杰介绍说:“结合孩子的家庭情况及孩子自身的残疾情况,认定孩子符合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
基层吹哨、部门报到,疃里镇整合各方资源,通过部门联动提升基层服务效能。疃里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丁亚表示:“每月至少上门走访服务一次,及时为残疾儿童提供救助,疃里镇现有残疾儿童187名,已经全部落实儿童康复救助政策。”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济宁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部门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改革,创新打造“济小验”服务品牌,推行联合验收全过程“帮办代办”服务,助推全区工程项目快建成,早达产。近日,经开区智慧谷项目顺利竣工,前期项目验收要准备各种复杂的材料,还要多次往返多个部门,而项目交付期限在即。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部门了解到情况后,组成“济小验”服务团队,联合市区两级行政审批、住建、城市管理、人防等部门,主动靠上服务。济宁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项目科科长孔令波说:“一次申请、联合服务,精简重复审查环节十多个,跑腿次数减少了85%。”
济宁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还联合全区24个区直部门、派驻单位成立党建联盟,全力打造多领域、立体化、全链条、零成本政务服务格局。
“我们在全市率先设立党团志愿者导办帮办服务专区,常态化开展服务标兵评比活动。”济宁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田呈昌说。
济宁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马龙伟说:“持续深化‘三亮三比一争当’活动,分领域制定有效措施,激发党员在各自领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全区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亮”出精气神,“比”出真干劲。2023年,济宁市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比作风、比业绩、比贡献,争当服务标兵”“三亮三比一争当”活动,全市4.8万余名党员干部在一线主动亮身份,公开承诺亮诺15.3万余条,累计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26.5万人次,帮助解决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9万件,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