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范寨镇中心小学,你会经常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她就是张彦平校长。无论是作为昨天的普通老师还是今天的学校管理者,她都深谙这样一句话的意义: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在每日的工作中,张彦平校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身边的每一个人见证着“责任”的意义。
脚踏实地不懈怠。
张彦平校长喜欢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做教师时,她用“勤勉”二字践行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一大早,她和学生一块儿打扫卫生,为班级、为学校创设良好的卫生环境。接下来,或在教室里带领学生开始美好的学习之旅,或在办公室里展开紧张有序的备课、改作业、读书学习活动。课堂上她会用微笑的面容、鼓励的话语、贴心的呵护、幽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下,她经常以朋友的角色和学生谈天说地,其乐融融。平时她非常注重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搞个主题班会,组织个比赛活动。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锻炼了能力,加强了凝聚力。因此,她所带的班级出现了一大批小能人:小主持人、乒乓球高手、演讲朗诵能人,还有作文大家。
2014年9月做校长后,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她用“垂范”二字要求自己时刻做学校的标杆。她说:所有老师都看着我,我就是中心小学的表率。身先士卒,理所当然。由于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班级、学生及教学生活,所以在前两年里她一如既往地担任着语文教学工作,这几年里担任着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日子繁忙了,节奏加快了,但是她每日到校最早,门口值班、查看卫生、筹备一天的工作成为家常便饭;每天最后一个走出学校,习惯性地看看门窗有没有关好、空调有没有关掉、楼道有没有上锁成为每日必修课。每次接到上级各部门的通知,她从来不当甩手掌柜。虽不是事事躬行,但次次是反复过问。就拿上学期的学校组织县“鼓号操”表演活动及“核心价值观”组歌合唱活动来说,给组织老师轮流排好了班,但是每周六必到。为什么?一她想时刻关注、保证活动的进展和质量的提升,因为她深知自己的师生水平本身和其他乡镇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她从不轻易说放弃的;二她要保障每个学生的安全,因为她给自己的定义就是“我是学校一家之长,师生安全是决不能动摇的底线。”记得组歌合唱时,她起初在荣成学习,回来的第一个周六她刚到校就发现个别学生有骑自行车到校参加活动的现象。看到后,她身上的安全神经一下紧张了起来,立马和学生说教,和教师叮嘱,和家长沟通。她也说自己很累,每日的晚走、不断的加班、操不完的心、干不完的活,但是“在其位就要担其责,就得俯下身子脚踏实地地干”。
学校发展领跑人。
做教师的时候,她用虚心好学提升了自己的业务能力。那时,老师们经常发现在她的办公桌上时常放着、变换着不同的书刊,她自己也时常在安安静静地阅读着、思考着。有时,她还不忘把书带回家“温补”一下。每当学校有新书送来的时候,她总会迫不及待地跑去借阅。因此,学校的图书管理员一有新书到手,总会喊道:彦平,新书又来了,看不看?她总会乐呵呵地跑过去道一声:必须的,谢谢,然后美滋滋地去翻阅、学习。她还养成了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而今大大小小的笔记本摞在一块儿足足有二十余本。这种爱读书的习惯既给她的教学、管理打下了理论基础,还让她从中获得了、借鉴了不少实践方法。慢慢她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开始积极帮扶学校的年轻教师,和他们共成长。
做校长后,她努力学着成为一个好的领头雁,学着有方向有目标地指引,有责任有担当地成为老师们的主心骨。基层校长工作不仅量大,而且活细。工作重心变化了,她努力适应着、调整着、改变着,现实中再大的压力都会变成她前进的动力。这几年是她成长、变化最大的几年。读书或外出培训让她的视野开阔了,对教育有了深层的认识;角色的转变让她对学校有了新的认识,她不时思考着在这个大家庭里师生的发展需要什么、存在哪些问题、学校发展的瓶颈等。大大小小的事情让她自己每日都是忙碌的,因此,加班成了家常便饭,早到晚退成了作息习惯。因为,她要把自己的努力、坚持、执着、积极发挥到极致。她做校长这短短的几年,迎接了聊城市规范化学校和教学示范校的验收工作、县均衡创建工作。
记得2016-2017年均衡创建的日子里,张校长和全体师生奋斗在创建工作的第一线。大量的工作虽然有分工,但是张校长总会及时、适时地参与到每一个人的分工里。功能室里,她和老师一块儿梳理思路、找准问题;档案室里,她和老师一块儿研究细则、分析现状;因为有了她的参与,老师们感觉活虽然多虽然累,但是干得有劲心里踏实。细节上,张校长也从不含糊。她经常说:“我们要严要求、高标准地一步到位,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来应付。”因此,每个人的档案材料张校长都抽空“关心”一下。
操场上、科室里、曾经的建筑工地上,甚至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里都留下了张校长的足迹。最让大家佩服的是作为准妈妈的张校长拖着笨重的身子迎接了省级的复验。忘不了那段日子她和大家一块儿商讨、整理档案的细心,忘不了她陪同各级领导检查学校准备工作的虚心,忘不了她为了上报一个准确的数据,反复核查、询问的认真,更忘不了省复验时她加班到凌晨,第二天仍以百倍的精神迎接检查的精气神。那个时候,她没有一丁点的矫情,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更让大家感动的是孩子刚刚两个月的时候,她就被“召回”。她也想歇一歇,也想全身心地照顾好自己的宝贝。虽然她曾经乐呵呵地说:“我家二宝出生后保准比别的孩子体质好。你看她妈如此折腾,每次的孕检结果都是超级正常。”可是,想想现实,想想领导,想想一块“战斗”的同事,想想可爱的学生,想想学校的未来,她毅然决然地上班了。开始上班时,她心里滋味不好受: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嗷嗷待哺的孩子让她牵肠挂肚。慢慢地,她适应着、调整着。“做事心态很重要,不要太关注别人的言行。因为人和人不一样,此时和彼时不一样。”面对很多人的不解、议论,她为自己宽慰。而今,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她最大的欣慰。经历了均衡创建的磨砺,张校长对学校简直了如指掌,对各项数据更是张口就来。她经常对别人说:“要是没有均衡创建,对学校达到今天的了解最起码还得五年。所以换言之,我应该感谢均衡创建工作。”
锲而不舍见成效。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19年来,她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得了诸多荣誉。从县模范教师到市模范教师,从县教学能手到市教学能手,从县优质课到市优质课,还获得了市教学先进个人、县百佳教师、县百佳班主任、县均衡创建先进个人、县三八红旗手、县最美教师、县创新人物提名奖等荣誉。
此外,她先后主持的市级、省级两个课题顺利结题;她撰写论文二十余篇,分别获县、市及国家级不等奖次;她写的教学设计《惩罚小记》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上;多篇通讯报道在冠县教育信息网和聊城日报上发表;学生作文十余篇发表在聊城教育周刊上。
自2014年以来,中心小学在荣誉上先后获得了省文明校园、市教学示范校、市规范化学校等称号,在环境上更是有了巨大的变化:新盖的两座综合楼是附近最好最美的建筑,新硬化的运动场和新铺的塑胶操场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场地,大宗的教学设施设备为教学开辟了第二阵地……看着这一切,听着家长的美赞,张校长心里舒坦得很。其实,在每一次的上级检查,学校工作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张校长知道成绩的取得更离不开市县镇各部门、各领导的支持和指导,更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全力以赴。
一直以来,我们见证了张校长的坚持和努力,见证了她身上的那股踏实与勤勉,见证了她工作中的那股执着和积极。无论是纯粹的教学岗位还是繁杂的管理岗位,张校长都保持从教以来的那颗“初始心”。工作,总要有目标,有方向。教育路上,总要保持热情、学会坚持、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