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绿“动”烟台·聚焦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黄渤海新区:向高向新立潮头

0
分享至

核心提示

近几年来,累计开复工产业项目273个、总投资2759亿元,196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142个项目入选省重点,219个项目入选市重点,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235个、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

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药两大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过40%。

全区获批国家大中小融通型双创特色载体、国家火炬先进聚合物特色产业基地。17家企业获评国家、省以上科技奖项,位列全市第一。

谋划打造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实施“科创平台六大体系”,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等46个高能级科创平台落地建设。

把企业群体培育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做大企业基数,全区“四上”企业达到1187家,占全市16.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40家、占全市1/4,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000家、占全市超1/3,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等极点尖峰企业数量达到234家,在2021年全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先进县(区、市)综合评价中位列第二。

围绕新材料、新光电、新医药,每年启动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到2025年,累计承担各级科技项目300项以上,在优势产业领域逐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零部件的自主可控。

累计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国家绿色工厂8家、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国家绿色设计产品2个,数量均为全省领先。万华化学、正海磁材、恒远智能等60多家企业获评国家、省、市级智能化绿色化示范标杆项目。

黄渤交汇,海纳百川,城聚繁华。

作为山东四个省级新区之一,烟台黄渤海新区叠加国家级开发区、自贸试验区、中韩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战略,发展优势得天独厚,发展动能持续强劲。

尤其是近年来,聚焦“绿色低碳”,黄渤海新区推动产业结构向“新”而行,科技创新向“高”攀登,能源应用向“绿”转变,开创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目前,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台阶,规上工业总产值跨越3000亿元大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86.4%,“四上”企业达到1187家,对烟台经济增长起到了“第一动力源”和“压舱石”作用。

培育集群 转换动能

崛起更具带动力的先进制造高地

制造业始终是黄渤海新区的立足之本、强区之基。新区狠抓集群培育、载体升级、动能转换,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崛起更具带动力的先进制造高地。

系统谋划产业发展方向。黄渤海新区着力构建起完整的产业生态,五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2430亿元,占比达到80%,产业集聚度、首位度进一步提升。其中,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药两大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过40%。

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近几年来,累计开复工产业项目273个、总投资2759亿元,196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142个项目入选省重点,219个项目入选市重点,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235个、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东岳新能源汽车、万华乙烯二期、SK精细化工等一大批具有引领性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高质量投资增量带动发展、贡献发展的作用不断释放。

坚定不移以质量为核心,着力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上下功夫。今年,黄渤海新区突出生态打造、集群发展,全力突破先进制造业、全力突破现代服务业、全力突破工商融合发展,加快崛起更具带动力的先进制造高地。

先进制造业重点突破三个方向:狠抓主导产业蝶变升级,持续深耕细作五大主导产业和16条细分产业链条,抓实企业服务专员和骨干企业倍增计划,加快培植一批生产主导型的链主企业。其中,高端化工新材料,加快推进乙烯二期、泰和高特纤维等重大项目,全力支持万华、泰和、万润等新上项目,崛起世界级产业集群;汽车及新能源产业,围绕东岳新能源整车制造基地项目,加大新能源赛道电池、电驱、电控等配套企业招引,做强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双擎驱动”;消费电子产业,支持富士康科技园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绿色化提升。狠抓新兴产业裂变扩张,集中资源打造“专精特新”园区,全面推进空天海装备智造城、光电传感等两批20个专精特新产业园建设;筹建绿色制造产业联盟,推动东德氢能核心装备产业园、冰轮低碳分布式能源示范园区等新项目。狠抓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突破8K超高清、半导体、氢能、冷能,高效推进8K+元宇宙游艺创新城区等,培育一批新的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

上汽通用东岳基地生产线

现代服务业坚持以供给创造需求、以需求优化供给,实现供需双侧相得益彰、协同发展。其中,优化生活性服务业供给,向高品质精细化多样化升级,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休闲旅游、家庭服务、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态,统筹会展、文旅与商贸服务等业态融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和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依托制造业优势,培育壮大研发设计、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节能环保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等。

工商融合发展坚持以工强区、以商富民,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工业化和信息化、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融合发展、互促共进,实现两化融合、工商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不断催生新经济新业态。

创新引领 科教强区

崛起更具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牢牢把握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黄渤海新区以“两区两廊”科创布局为统领,以“优化创新生态、赋能产业升级”为目标,聚焦技术研发、项目转化、企业孵化、产业育成“四个关键领域”,全力推进科创平台“六大体系”,推动全区发展向“创新引领”迈进。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全区获批国家大中小融通型双创特色载体、国家火炬先进聚合物特色产业基地。17家企业获评国家、省以上科技奖项,位列全市第一。谋划打造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实施“科创平台六大体系”,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等46个高能级科创平台落地建设。在上海、深圳、西安布局科创离岸双向孵化基地,建成开创互联网产业园等3家国家级孵化器。市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总数达到379个。

突出企业群体培育。把企业群体培育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做大企业基数,全区“四上”企业达到1187家,占全市16.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40家、占全市1/4,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000家、占全市超1/3,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等极点尖峰企业数量达到234家,在2021年全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先进县(区、市)综合评价中位列第二。

今年,黄渤海新区突出创新引领、科教强区,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加快崛起更具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深入实施科创平台策源工程。以八角湾科教创新区、黄石湾海洋经济区、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环东岛国际科教走廊“两区两廊”为载体,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集中打造一批创新创业载体,到2025年省级以上创新中心达到10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达到500家。建成启用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打造面向山东、辐射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创新示范基地。

深入实施核心技术突破工程。推行“揭榜挂帅”,定期发布企业技术需求、院所技术攻关“两张清单”,构建“企业出题、院所答题”快速响应机制。支持关键共性技术联合创新,探索科研平台与企业人员“混编”模式,谋划打造3-5个创新联合体。围绕新材料、新光电、新医药,每年启动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到2025年,累计承担各级科技项目300项以上,在优势产业领域逐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零部件的自主可控。

深入实施创新孵化加速工程。依托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等重大平台,构建楼上研发、楼下转化的创新创业综合体,推动科技成果沿途转化,打破“从0到1再到10”的时间壁垒,快速进入市场。用好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力合(烟台)创新中心等转化机构,帮助创业者创立企业,形成“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到2025年,转化科研成果100项以上。

深入实施孵化载体升级工程。大力推广“区外孵化、区内转化”模式,做强做大上海、大湾区、西安科创离岸双向孵化基地,到2025年区内落地项目不少于100个。结合“三闲”处置、城市更新,大力盘活老旧厂房,探索建立“产业保障房”体系,建设布局一批公地型科技园区,集中孵化“瞪羚型”中小企业,到2025年新增孵化企业不少于500家。

深入实施菁英人才集聚工程。加快建设八角湾人才聚集区,做强业达国际人才集团,建立人才“直通车”机制,最大限度推进“免申即享”“超前服务”,广泛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及各类青年人才,到2025年集聚博士及以上人才800人以上、研究生3000人以上、本专科生30000人以上,全区省级以上领军人才突破300名。

节能降耗 集约节约

探索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一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秘诀,核心在于找到经济与低碳的共赢。

驰骋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赛道上,黄渤海新区已经跻身“优等生”行列:累计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国家绿色工厂8家、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国家绿色设计产品2个,数量均为全省领先。万华化学、正海磁材、恒远智能等60多家企业获评国家、省、市级智能化绿色化示范标杆项目。

持续提升清洁能源占比。去年新增备案分布式光伏项目213个,容量达6.9万千瓦,全区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15.8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2个,生物质发电项目备案2个、并网2个。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通过“环境执法+新装备”,充分发挥大气走航监测车、激光雷达扫描监测仪等新装备支撑作用,快速溯源污染源头,精准分析区域环境质量状况。通过“环境执法+第三方”,推行环保管家、环境医院等治理模式,为企业环保问题“把脉问诊”,对环保“疑难杂症”进行“开方医治”。通过“环境执法+非现场”,设置废气、废水在线监控点位160个。

突出绿色低碳、集约节约,黄渤海新区将积极探索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大力推行绿色清洁生产。全区建立能源资源配置利用“四个一”推进机制,健全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实行能效水平达标销号,促进新建项目规范建设、存量项目提标改造。完善生态环保信用监管机制,开展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推动企业依法披露环境信息。加快绿色制造体系构建,引进建设工业互联网节能降耗大数据分中心,系统推进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量梯次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到2025年建成市级及以上绿色工厂40家。

积极推进双碳管理示范。瞄准实现“双碳”目标,探索推进碳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企业双碳意识,引导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发展新能源交通,加快车用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充电桩、加氢站布局,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通勤、环卫、特种作业车辆的绿色出行,为城市绿色低碳和氢能产业发展探索路径。推广绿色低碳新产品,支持万华聚氨酯路面材料、中节能万润沸石材料、东德氢能核心装备等产品拓展市场,推广冰轮环保等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探索在电力、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示范。(来源:澎湃新闻)

想爆料?应用市场下载“网易新闻”APP,或拨打新闻热线18363817913,提供新闻线索。网易新闻广告热线18663870898,诚邀合作伙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被控行贿950万!52岁央视名嘴段暄时隔2年露面 满头白发致敬穆勒

被控行贿950万!52岁央视名嘴段暄时隔2年露面 满头白发致敬穆勒

我爱英超
2025-05-11 15:03:55
母亲节s妈发文,晒多张大s和具俊晔未公开照片 ,大s美,具俊晔老

母亲节s妈发文,晒多张大s和具俊晔未公开照片 ,大s美,具俊晔老

二月侃事
2025-05-11 16:37:49
小米退车风波发酵!车主众筹120万请律师硬刚,雷军回应风波!

小米退车风波发酵!车主众筹120万请律师硬刚,雷军回应风波!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05-11 16:18:15
几十块和几百块的T恤:到底差哪?别只看价格!内行教你一眼辨别

几十块和几百块的T恤:到底差哪?别只看价格!内行教你一眼辨别

时尚搭配师Nicole
2025-05-11 15:02:23
华发集团曝出轨, 女客服知三当三,男主管:不用洗,坐我脸上蹭

华发集团曝出轨, 女客服知三当三,男主管:不用洗,坐我脸上蹭

社会酱
2025-05-11 10:15:07
暴利!重庆一高校花85万采购一台路由器,网上同型号只卖150块

暴利!重庆一高校花85万采购一台路由器,网上同型号只卖150块

小萝卜丝
2025-05-11 08:32:40
突发!苹果商店下架国家反诈中心APP

突发!苹果商店下架国家反诈中心APP

新浪财经
2025-05-11 12:22:12
50架飞机全退?美要中国承担百亿违约,2国背刺,中方硬气亮剑

50架飞机全退?美要中国承担百亿违约,2国背刺,中方硬气亮剑

帝王崛起
2025-05-11 12:35:08
iPhone 16 Pro系列降价促销,京东支持国补最高直降2500元

iPhone 16 Pro系列降价促销,京东支持国补最高直降2500元

环球网资讯
2025-05-11 12:11:31
确认裁员了,很严重,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吧!

确认裁员了,很严重,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吧!

地产人言
2025-05-11 18:09:13
99年北京一男子花500万入股中国人寿,18年后,分红把他吓住了

99年北京一男子花500万入股中国人寿,18年后,分红把他吓住了

红豆讲堂
2025-05-09 14:26:45
85岁大爷卧病后才明白:不靠子女,存钱自己养老,是最愚蠢的决定

85岁大爷卧病后才明白:不靠子女,存钱自己养老,是最愚蠢的决定

烙任情感
2025-05-10 19:56:08
国产机担心的事果然来了:iPhone16 Pro降价2000,国补后5499元

国产机担心的事果然来了:iPhone16 Pro降价2000,国补后5499元

互联网.乱侃秀
2025-05-11 09:42:54
13秒23!徐卓一世界田联巡回赛男子110米栏夺冠,成绩达标世锦赛

13秒23!徐卓一世界田联巡回赛男子110米栏夺冠,成绩达标世锦赛

直播吧
2025-05-11 17:52:10
“花75万元采购市价299元产品”,重庆三峡学院回应

“花75万元采购市价299元产品”,重庆三峡学院回应

界面新闻
2025-05-11 15:46:35
月薪九千胖东来杀鱼姐离职后悔了,她没想到自己只是捆螃蟹的绳子

月薪九千胖东来杀鱼姐离职后悔了,她没想到自己只是捆螃蟹的绳子

涟漪读史
2025-05-11 18:30:59
14名北大学生联合报案,已告破!

14名北大学生联合报案,已告破!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5-11 16:24:15
叹息!字节跳动最悲惨的高管今日离职!

叹息!字节跳动最悲惨的高管今日离职!

挖掘机007
2025-05-11 14:55:32
印巴停火前半小时,巴铁遭受开战来最大损失:5名空军飞行员阵亡

印巴停火前半小时,巴铁遭受开战来最大损失:5名空军飞行员阵亡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11 18:26:05
一男子在35楼大厦擦玻璃被男孩割断安全绳,父母看到孩子死相崩溃

一男子在35楼大厦擦玻璃被男孩割断安全绳,父母看到孩子死相崩溃

悬案解密档案
2025-05-10 11:18:43
2025-05-11 21:44:49

头条要闻

两名连襟骑手先后猝死 软件显示生前3天每日工作超11小时

头条要闻

两名连襟骑手先后猝死 软件显示生前3天每日工作超11小时

财经要闻

重庆一家人把755亿巨债留给了股民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陈晓东吐槽权志龙演唱会 说实话遭围攻

科技要闻

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新消息!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房产
亲子
教育
时尚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海口顶级名校官宣增扩!南海大道、金盘的业主们要沸腾了!

亲子要闻

孩子每天需要补充多少水份呢,一个视频讲清楚

教育要闻

同学们家长们!大专生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逆袭之路!

刘诗诗和旗袍100%的适配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