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晚报网)烟台作为制造业大市,传统产业占比达70%,化工产业更是传统支柱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做好产业升级优化?烟台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传统产业逐“绿”向新,新兴产业同样在减碳路上持续升级。
烟台在全省率先发布碳达峰工作方案,355个项目入选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库,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年度计划投资,均居全省第1位,绿色低碳加速转型。扎实做好“两高”工作,完成2023年“两高”行业678家企业全覆盖核查,印发实施《烟台市“两高”行业能效改造提升实施方案》,完善市级“两高”行业能效改造提升、企业能效改造提升“两个方案”,健全企业能效装置、能效改造提升项目“两张清单”,完成全市48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及验收工作,指导279家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提升方案。
从制造业入手,烟台推行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耗、碳排放、产能、煤炭、污染物五个减量或等量替代,全面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目前,烟台已关停燃煤机组47.65万千瓦、关闭落后化工企业406家;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1101.26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52.7%,容量及占比全省第一;累计淘汰国三柴油运输车1.6万辆,新增新能源货车1653辆,获评国家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城市。
传统产业逐“绿”向新,新兴产业同样在减碳路上持续升级。比如以烟台正海生物(3006533)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海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企业,是烟台创新企业中的“佼佼者”,历经14年,研发出我国首个国产活性生物骨产品。
据烟台市工信局统计,烟台市在工业领域大力实施绿色制造行动,1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13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1家企业被认定为工信部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款产品被评为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
在坚持绿色发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方面,烟台出台了《烟台市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以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为重点,对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属于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依法依规坚决关停退出,化工企业入园率达到45%以上。
同时,烟台积极推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研发应用,建成冰轮环保科技15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打造胶东半岛液体二氧化碳核心供应基地。为搭建科技创新载体,烟台市目前在“双碳”领域建有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6家,市级9家。
烟台正奋力冲刺GDP万亿级城市,以推动能源、产业、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为主攻方向,深入探索、积极实践,为全国、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烟台智慧与力量。
想爆料?应用市场下载“网易新闻”APP,或拨打新闻热线18363817913,提供新闻线索。网易新闻广告热线18663870898,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