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中国城市100强:前10大角逐,济南大爆发

0
分享至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也是人类利用资源、创造文明能力的最高表现。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全国共有33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843个县级区划以及3.85万个乡镇/街道。
前几日,华顿经济研究院在上海发布了2023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榜单揭晓,意味着中国城市重新洗牌。

谁在进阶,谁在掉队?
中国百强城市向来是区域经济发展“风向标”。
榜单显示,2023年,全国百强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8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0.16%,比去年略有下滑。
百强城市在研发费用、专利授权数量、平均绿化率、年均PM2.5浓度等指标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引领创新驱动和循环经济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
城市竞争不进则退。从全国百强榜单来看,主要有以下变化:
1. 十强格局暗流涌动,杭州来势汹汹
在2023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上,36城排名上升,40城排名下降,24城保持不变。
相较于2022年,十强格局保持稳定,分别是: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苏州、武汉、成都、天津。
但是,各大城市在内部实力上暗潮涌动。
京沪相对超然,一个是首都,汇聚全国资源,一个是国际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地位稳固。
广州成为重点“挑战”对象,面对双重压力。2021年,广州跌出前三名;现如今,前有深圳,以领先优势拉大分数;杭州后来者居上,缩小了与广州的差距,二者仅差0.84分。
榜单认为,杭州有望超越广州,晋级为中国“第四城”。
具体来说,相比广州,杭州在GPD上不占优势,但在代表城市“钱袋子”的财政分值、代表居民“钱袋子”的储蓄分值上,高于广州。在软经济指标方面,杭州在文化和卫生上优势明显,如果杭州补足环境和科教的短板,有望形成“北上深杭”中国城市发展新格局。
作为第一梯队的十强城市,天津是连续两年的“守门员”。
但在软经济指标上,天津已被第11名重庆超越,硬经济指标中GDP指标落后明显。
华顿经济研究院认为,天津只有加快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制定实现全面均衡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才能构筑城市发展新优势,避免再次跌出前十。
2. 江苏是最大赢家,山东第二
以省域看,百强城市最多的省份是:

江苏(13个)、山东(12个)、广东(8个)、河南(5个)、浙江(8个)、河北(6个)、福建(8个)、湖南(5个)、安徽(3个)、江西(5个)湖北、四川(3个)。

在百强城市里,江苏是最大赢家,13个设区的地市全部跻身其中,南京和苏州双子星一个第6,一个第7。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名连云港位列榜单第77位。江苏区域发展相对均衡,得益于每座城市都有自己擅长的产业和拿得出手的全国品牌。
作为经济大省,山东紧随其后,有12城跻身百强,与其经济第三大省的地位相匹配。
山东的百强市,基本都是工业城市,省会济南以0.36分的优势赶超青岛,连续两年位列全国14,拿下山东第一城的宝座。
相比而言,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稍逊一筹,仅有8个城市跻身百强。
3. 榆林进步最大,但软硬不平衡
百强城市中,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
在区域发展上,东北(黑吉辽)和西南(川云桂黔)七省仅有12个百强城市。广东、四川作为经济大省,却分别有13和15个城市未上榜。
榜单认为,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仍需努力。
榆林是位次进阶最猛,总排名上升了16位,超过了许多明星城市,但榆林软经济落后硬经济82位,是百强城市中差距最大的。

陕西榆林作为第二大“煤都”,借着煤炭资源的优势,增速飞快且增量大,成为大西北地区仅次于西安的第二城。

此类城市还有鄂尔多斯、珠海、镇江、东营等。

谁是最被低估的城市?
济南和合肥是最被低估的省会城市。
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强省会的崛起是大势所趋。过去几年,以济南、合肥为代表的省会城市,借强省会战略,聚集和吸引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及产业资源,排名不断跃升。
安徽的省会合肥连续五年排名上升,由2018年的31名跃升至2023年第17位,其中科教指标更是稳居全国第10位,真正实现了科创引领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更值得一提的是济南。2017年,济南市委书记曾在山东省人代会上说,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处境很尴尬,北有京津冀,南有南京合肥,西边则是郑州,再不奋起直追,很有可能“中间塌陷”。
其后,济南奋起直追,不仅没有陷入“中间塌陷”的危局,反而在百强城市榜上持续跃升,从2015年的20名一路攀升至2023年第14名,位居山东省第1位。
作为北方最被低估的大省会,济南今日之荣耀绝非一时运气,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济南真正爆发的一年是2020年,首次跻身于“GDP万亿级俱乐部”,在当年的华顿百强榜中,济南排名到了第17位。
其后一路跃迁,2022年,济南生产总值是1.2万亿,正在迈向“两万亿之城”。在中国百强城市中,位列14名。
一座城市的发展,难能可贵的是持续向上走,这不仅需要施政者的战略远见和执行力,更加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的聚合力,共同促进城市蓬勃发展。
济南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跃升”,做对了什么?
一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2018年开始,济南淘汰落后产能,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抓住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机遇,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数字经济成为济南新的增长引擎,支撑起济南工业互联网的落地以及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2022年,济南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4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领跑山东的同时,也跃居全国数字经济城市排行榜第6。济南被推上高水平规划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宝座。
二是力挺民企,让硬经济更有活力。
细数百强榜单,排名前十的强市,民营经济都很能打。
比如深圳的民营经济占比达到了71.6%,杭州市达到了61.3%,苏州市达到了51.2%。
济南民营经济扛起了全市41%的GDP。这要归功于济南大刀阔斧的改造营商环境,包括持续深化“一次办成”改革、“五减改革”,全面推行“秒批·秒办”“极简审批”,还将“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推成全国模式等等。
今年,济南拿下了“中国高质量发展十大标杆城市”和“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城市”两块金字招牌。
三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战略执行力。
锚定战略方向后,济南开辟了以“项目为王”拼“硬实力”的新路。在“新春第一会”上,济南聚焦“拼经济”,旗帜鲜明地喊出“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围绕项目突破,明确十大领域第一批130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2.4万亿,其决心令外界侧目。
硬实力是济南跨越式发展的底座。

城市比拼,到底拼什么?
华顿榜单最大的特点是不唯GDP论英雄,比拼的是城市的综合实力。
百强榜单除了GDP、财政分值和居民储蓄等硬经济指标,还有科教文卫等软经济指标。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城市的问题本质是人类生存的问题。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软实力的作用更加凸显。这也就不难理解,软实力的重要性了。
回到济南,其软经济实力位列全国第10名,其中环境、科教、文化、卫生分值在30强城市中分别位列26名、13名、11名、11名,文化和卫生指标上优势明显。
2022年,济南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定下了城市发展思路:
“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城市既要有筋骨肉,更要有精气神。”
解读济南拿下山东第一城的密码,就藏在硬和软两个字里。
2022年,济南夺得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的“四连冠”。中央文明办曾明确指出,济南的创建经验立得住、行得通,可复制、可推广,各城市要向济南看齐。
软实力这条路并没有太多先例可循。济南率先提出了从1.0到5.0的五步走打法。在文明进阶后,济南提出更高目标——“高水平建成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以城市软实力提升赋能文明创建,打法令人耳目一新。济南不仅明确了高标定位的“方向标”,更给出了精准细致的“路线图”,主攻10项重点任务。
今年,济南推进共建全国首个、国际一流的城市软实力研究院。
丘吉尔说过,能看到更远地过去,才能看到更远地未来。
作为文化强市,厚重的文化历史,就是济南软实力的本底。
济南又称“天下第一泉城”,其泉水史延续了8000年,趵突泉连续19年喷涌不息。在济南,封尘了4000余年的龙山文化破土而出,打破“中国文化西来说”;2600多以来,散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老建筑,是济南发展史的重要见证。所以,有人将济南比作一本耐读的史书。
济南的历史名人灿若繁星,古有李白、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近代有老舍、季羡林等,他们都曾在济南生活游历或求学为官。杜甫的那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可窥一二。
这一切,造就了济南的独一无二和无可替代性,也成为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宝贵财富。
为了不让历史成为遗憾,济南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老建筑就被全部挂牌保护,在山东省内最先明确“先考古,后土地供应”的政策,守住了历史根基和文化本位。
泉水是济南的第一城市IP,爱泉、敬泉、惜泉早已成为所有济南人的共识。2003年,济南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封井保泉行动,连续出台了多款泉水保护条例;修建地铁时,避开泉水敏感区;下大力气开展河流水系综合治理,用“生态补源”为众泉“补水”。
城市软实力绝不仅限于颜值,更体现在其内在气质上。
济南以建设“泉城书房”为引擎,28家泉城文化驿站、44个泉城书房,“泉民悦读”免费数字阅读等四大行动,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济南文化传承造就了文明连续性。济南泉·城文化景观”被列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软实力也很“硬”,它意味着刀刃向内的改革,政府敢于自我革新,转变服务态度。
在创建文明城上,济南推出了“创嘟嘟”监督平台,只要市民把看到的问题拍下来上传,就能为创城做贡献。济南建立健全“六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获评全国最安全城市,也成为全国唯一连续11年命案全破的省会城市。
软实力极难被“看见”,但润物无声。整洁的街道、文明而有秩序的城区环境……文明济南不仅成为城市共识,而且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现如今,济南5600余个文明实践阵地,做出了有难我帮的服务承诺。
软实力强大,体现为人心向背,决定了城市发展的高度和速度,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城市的本质是人
一个城市的发展,归根到底靠人。
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曾在说过:
在工业经济时代,哪里有企业,哪里就有就业;在服务经济时代,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产业。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最近几年重新审视了生产率与人口密度的关系,发现人口越多,生产率越高。人口规模,是硬实力。和人(人才、人口、人流、人气)有关的其他方方面面,服务于人的,人所提供的服务,则是软实力的范畴。这也是软硬实力交叉渗透的重要领域。
简单来说,拼硬实力,拼软实力,归根结底拼的是人才实力。
据统计,有13个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过去10年,济南人口增加了109万。2022年,济南吸纳了各类人才15.8万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63.6万,获评“2022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在《中国“抢企大战”城市地域全景报告》中,济南以企业迁入量4009家位居20强城市榜第7位,高于上海市和成都市。
这背后是济南的诚意和力度,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企业和人才的流入是自然而然的事。
继全面放开城镇落户条件后,济南又连续两年,为驻济大学生举办毕业典礼,市委书记亲自出席,以城之名邀请毕业生留在济南。
为了招揽人才,济南拿出真金白银,先后出台“人才新政30条”“高校20条”等高含金量政策,包括购房租房补贴、购房租房补贴、求职补贴等等,激励更多青年人才前来创业、就业。为了让年轻人感受这座城,济南愿意财政掏钱,免费让他们来旅游,逛地标性景区。
见微知著,济南以开放包容的格局,向所有志之士,发出邀请:济南欢迎你!
除了最实惠的政策邀请年轻人,济南还以整座城的名义礼遇高端人才。
今年6月,济南举办首届“海右人才节”,以整座城市的名义和专属节日的方式,向人才致以最高礼遇。这是近年来济南市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辐射最广的人才盛会,包括李兰娟在内的41名院士被聘为“海右伯乐”,数量创全市纪录。
在某种程度讲,城运即未来。
城市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人才、资金、技术同时聚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经济,自然就能腾飞。

结语
过去的“唯GDP论”过时了。
回归到城市发展的本质,其最终目的是让人安居乐业。
一座城市能让人憧憬向往,产生影响力和吸引力,不仅需要物质层面的规模和能级,而且需要开放包容的环境,更富有创造力、活力和向心力。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了,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升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出现了多样化、更高层次的要求。
正如何万篷所说,软实力和硬实力,如同DNA双螺旋,相互赋能、相互触发、相互牵引。贯穿双螺旋的,就是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成长曲线。
只有“软硬兼施”,才能形成更强大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成就一座经久不衰的伟大城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因手机全消失的行业有多少?手机已经取代80%以上的行业有多少?

因手机全消失的行业有多少?手机已经取代80%以上的行业有多少?

旅之四季
2023-11-29 07:15:18
卵子排出的“一刹那”,96%女生会有“3感觉”,别傻傻不知道

卵子排出的“一刹那”,96%女生会有“3感觉”,别傻傻不知道

生活大火锅
2023-12-04 07:35:26
财务部的女同事,囤了8万元的抗原试剂,砸手里了!

财务部的女同事,囤了8万元的抗原试剂,砸手里了!

看得见的生活
2023-12-04 07:40:09
加内特:勇士队不是季后赛球队 他们甚至连附加赛都进不了

加内特:勇士队不是季后赛球队 他们甚至连附加赛都进不了

直播吧
2023-12-04 09:30:13
某音上女生“直播卖紧身裤”,这画面是免费可以看的?

某音上女生“直播卖紧身裤”,这画面是免费可以看的?

健身迷
2023-11-23 10:50:20
法媒:米兰与迈尼昂谈判6个月仍未达成续约协议,球员要大幅加薪

法媒:米兰与迈尼昂谈判6个月仍未达成续约协议,球员要大幅加薪

直播吧
2023-12-04 22:48:04
国家税务总局一干部被查,履历惊人,深耕税务系统40余年

国家税务总局一干部被查,履历惊人,深耕税务系统40余年

段哥的生活
2023-12-04 21:08:41
易会满:“零容忍”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

易会满:“零容忍”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

春江财富
2023-12-04 18:08:47
蔚来突发大消息

蔚来突发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3-12-04 19:19:41
被誉为“贺兰山开山斧”的将军履新,曾在枪林弹雨中抢修战略通道

被誉为“贺兰山开山斧”的将军履新,曾在枪林弹雨中抢修战略通道

政知新媒体
2023-12-03 21:42:53
苹果首次对外公开芯片实验室:自研芯片是过去20年里苹果最深刻的变化之一

苹果首次对外公开芯片实验室:自研芯片是过去20年里苹果最深刻的变化之一

超能网
2023-12-04 10:37:17
解清帅哥哥直播揭秘:弟弟在养家没有受罪,女友保密中,内幕揭秘

解清帅哥哥直播揭秘:弟弟在养家没有受罪,女友保密中,内幕揭秘

小毅讲历史
2023-12-04 11:05:38
古力娜扎的异域风情和杨紫的清新可爱,让人们看到不同类型的美丽

古力娜扎的异域风情和杨紫的清新可爱,让人们看到不同类型的美丽

镜头里的我们
2023-12-02 10:55:27
阿里扎爆料,奥尼尔在热火拿到第四冠时,科比气到彻夜难眠

阿里扎爆料,奥尼尔在热火拿到第四冠时,科比气到彻夜难眠

阿雄侃篮球
2023-12-04 22:51:47
浙江:新郎眼神拉丝被指配不上新娘,看完一桌子彩礼,众人沉默

浙江:新郎眼神拉丝被指配不上新娘,看完一桌子彩礼,众人沉默

北风咧
2023-11-29 09:14:58
睡眠和老年痴呆的关系被发现:老人这样睡更健康,你达标了吗?

睡眠和老年痴呆的关系被发现:老人这样睡更健康,你达标了吗?

铠甲护士
2023-12-03 17:06:59
加拿大华人震怒示威!13岁华裔女童遭穆斯林x杀案进入最终辩论

加拿大华人震怒示威!13岁华裔女童遭穆斯林x杀案进入最终辩论

雨夜带刀不带伞
2023-12-04 10:20:33
汤普森现在恐怕肠子都要悔青了!

汤普森现在恐怕肠子都要悔青了!

君子一剑似水流年
2023-12-04 07:28:35
12月3日,朱丹,再次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

12月3日,朱丹,再次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

元气少女侃娱乐
2023-12-03 21:45:14
叶玉卿不愧是奶奶辈骄傲,55岁挑战xs码裹身裙,零赘肉身材太惊艳

叶玉卿不愧是奶奶辈骄傲,55岁挑战xs码裹身裙,零赘肉身材太惊艳

依沐生活
2023-12-04 10:52:25
2023-12-04 23:28:49

头条要闻

陕西一景区对穿军大衣游客免门票 景区回应

头条要闻

陕西一景区对穿军大衣游客免门票 景区回应

财经要闻

保费持续上涨 居民医保一年少2517万人

体育要闻

曾凡博“底角抽烟”困局,该怎么破?

娱乐要闻

短剧疯狂!女总裁赘婿霸总挤满横店

科技要闻

蔚来汽车获独立生产资质 近30亿元"拿下"F1、F2工厂

汽车要闻

奔驰全新长轴距E级车将14日上市 预售45万起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教育
健康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探索五指山,海南自然宝库和绿色城市

艺术要闻

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厦门开幕 为5届10年展览计划拉开帷幕

教育要闻

中国妈妈经验分享:家长这么做,可以帮孩子早日考进新加坡政府学校

睡眠不规律,当心提前衰老

军事要闻

美国防部:一艘美国军舰和多艘商船在红海遭袭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