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漕运?
漕,“水转谷也”。《史记索隐》说,“水运曰漕”。过去,漕运主要用于运输粮食。我国历史上,历代朝廷都设有专门的漕运机构。
明清时期掌管漕运的最高机构总督漕运部院
漕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晋国向有“秦晋之好”的邻邦秦国求助,秦穆公下令从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用庞大船队通过渭河、黄河、汾河运送几千吨粮食到晋国都城绛(今山西翼城东南),这就是《左传·僖公十三年》记载的泛舟之役。
这次长途转运粮食,虽然在运输方式上属于漕运,但就其性质而言,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漕运。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漕运,肇始于秦朝”。秦始皇建都咸阳,咸阳地处关中,但面积狭小,物产有限,还好有渭水横贯其间,加上凿有人工渠之类,可以通过济水、鸿沟运河等由齐鲁地区、黄淮平原、江淮地区运输粮食,滋养“八百里秦川”。
西汉早期,漕运需求不旺,经过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执政后,国力强盛,建设步伐加快、对外战争增加,漕运才重新兴起。倒是吴王刘濞,为了运盐,开凿了“邗沟支道”。
隋唐大运河开凿场景模拟图
到了隋朝,朝廷动员大量人力凿通济渠,连接起河、淮、江三大水系,形成了沟通南北的新的漕运通道。
我们都知道隋炀帝修大运河,那么他修的是京杭大运河吗?
还真不是。隋炀帝所修大运河被后世称为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北京,南至杭州,纵贯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
而我们常说起的京杭大运河,形成于元朝。
明清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地理布局图
元朝对外战争频繁,需要大量军粮供应,而这些粮食,多取自江浙地区。为了运粮方便,朝廷将隋唐大运河中段改南北取直,从淮北直接穿过山东进入华北以达大都。从此,山东运河从地域性航道变身国家水路运输大动脉,运河沿岸的社会经济与城镇建设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明朝初期建都南京,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重心均在南方,运河作用有所降低。后来,明成祖迁都北京,漕运又成中心议题。《明史·河渠志》记载:“英宗初,命官督漕,分济宁南北为二,侍郎郑辰治其南,副都御史贾谅治其北。”
明清时期漕运场景绘画
为了鼓励漕运,明嘉靖年间曾明令规定,每条船准许携带两成货物,自由在沿途贩卖,并允许漕船沿途招揽货源,代客运输酒、布、竹木等大宗货物,往来贸易。
当时,济宁和梁山一带运河上,商旅云集,店铺遍布,运道上白天舳舻蔽水、帆樯林立,夜晚桅灯高悬、渔火满天,盛极一时。
清朝漕运场景绘画
清朝时期,漕运已经成为南北经济贯通联系的主要途径,建有庞大的专门管理漕运事务的机构。漕运最高长官为漕运总督,其下为各省粮道,淮安、济宁、天津、通州运河沿线还设有巡漕御史。
嘉庆以后,黄河屡决,运道常淤,内河也缺乏治理,漕运能力降低。到1901年,运河漕运停滞。
再往后,铁路崛起,运河漕运功能锐减。民国时梁山一带尚有南来小部分民船,由安山西入新坡河,经马庄、窦庄,北出清河门入黄河,由运河文化形成的竹竿巷(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位于今济宁市老运河南岸)记录着当时的热闹景象。
竹竿巷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10月,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首次提出南水北调宏伟设想。
2002年,京杭大运河故道被纳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22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这个春天,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再次启动,3月17日,德州境内潘庄引黄闸开启。
南水北调梁山段航拍图
随着大运河“复活”,我国内河运输逐渐恢复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其载重大、成本低,对煤炭资源的运输具有优势。目前,我国西煤东输主要有朔黄线、大秦线和瓦日线三条铁路运输线,北煤南运则主要依靠京沪、京九、京广等主要干线,全力发展现代港航物流,让“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益”,成为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如今的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坐落着泰山(东平)港、济宁港群、枣庄港群,形成了“公、铁、水”区域性综合运输系统,成为鲁西南地区对外物资运输和晋陕蒙地区煤炭外调南下的重要口岸。
济州港
其中,必须得提一下济州港。它是京杭大运河山东段首个集装箱装卸专业港口,正在逐步打造“国家级物流中心”与“国内首个内河自贸港”。
梁山港则是“西煤东运”的咽喉,煤炭供应沿运河辐射江浙沪,自2021年4月通航以来,单日吞吐量超过4万吨,是全国最大的铁水联运港口。
梁山港
东平港占据着京杭大运河通航段最北端起点港的位置,来自鲁西南、鲁西北以及河北等地区的大宗货物都可以从这里登船,一路向南,通达长江和东海。
“西煤东输、北煤南运、南货北调、集装箱运输”,山东正逐步成为京杭大运河上的大型航运物资集散地,运河经济再次扬帆远航。
来源:“学习强国”济宁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