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多校官宣:研究生学制延长!

0
分享至

当下

不少2024考研人正在努力备考

目前

已有部分院校发布了

最新的研招考试调整通知

或正式的招生简章

细看发现不少高校

从2024年起

将研究生的学制延长


7月20日,上海体育大学发布关于2024年硕、博研招考试调整的通知,其中明确,从2024年起,博士生学制统一改为四年。


图源:《上海体育大学关于2024年硕、博研招考试调整的通知》


图源:《2023年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7月10日发布的《陕西理工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显示,该校所有学科专业(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学制均为3年。


图源:《陕西理工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图源:《陕西理工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硕士三年起步、博士四年起步,这样的“基本学制”,未来或将成为主流?


研究生学制延长,成趋势!


研究生学制延长,成趋势!


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基本制度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三至四年。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应当适当延长。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本学校的修业年限作出调整。


图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弹性学制”的政策导向下,各高校内部的学制安排各有不同,硕博贯通、本博连读等也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新选择。但长期以来,专硕学制2-2.5年、学硕学制3年的惯例,已经被大众所熟悉。在2009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教育部还对专硕培养提出了“学习年限一般2年,实行学分制”的教学要求。


过去几年,国内多所高校已经开始对研究生学制进行调整,延长学制,尤其是专硕学制,成为了一种趋势。去年10月,话题#多所高校延长专硕学制至3年#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图源:新浪微博


东南大学在《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章程》中表明,学校硕士研究生所有专业的学制均为3年。中南大学也在《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提到学校的研究生学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全日制研究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为五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优秀硕士研究生可以提前半年申请毕业。这也就意味着,中南大学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专硕已经与学硕一样为3年学制。专硕同样实行3年学制的还有西北工业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布的《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则明确表示:“将基本学习年限由2年调整为3年的学科,在过渡阶段实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优秀者可以申请提前至2年毕业,良好者可申请提前至2.5年毕业,具体标准由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除了将全部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周期调整到3年的学校外,还有一些高校先行在部分专业实行专硕3年学制的改革。如,南京师范大学在去年8月发布的招生公告中,就拟将2023年国际商务、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等专业硕士的学制由之前的2年更改为3年。


同样的,博士“四年学制”在国内高校中也屡见不鲜。山东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章程》明确,本科直博研究生基本学制为5年,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申请-考核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4年。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也提出,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4年,最长不超过6年,本直博、硕博连读基本学制为6年(含硕士),最长不超过8年......


从多所“双一流”高校在研究生学制变革方面的动作可以看出,研究生学制延长,已逐渐成为常态。


“加时”之外,人才“提质”更关键


研究生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标志。7月5日,教育部发布了《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124.25万,比上年增加了6.60万。而在2013年,招生人数为61.14万。近10年间,招生规模扩大了一倍之多。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表示,“中国已迈入研究生教育大国之列,未来将坚定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


然而,反观当下延毕率居高不下的研究生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在学制延长的情况下,持续探索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为关键。


比如,部分高校在发布延长学制消息时同步公示了新的培养方案。以河海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例,专硕调整为3年学制后,在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上,学位课程由20学分增加至23学分,非学位课程则从12学分减少到9学分。课表显示,基础课程方面,原有的6门里剔除了社会政策和社会研究方法;专业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创新创业与职业素质课程分别在原来2门、3门和14门的基础上添加了3门、1门及4门,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学分由选修10学分更改为了至少选修6学分。


江苏大学研究生院则于去年1月发布了《江苏大学研究生双导师工作办法》,工作办法提出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科教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鼓励教学科研团队合作指导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由校内指导教师(主导师)和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副导师)共同指导。在学校共建的联合培养基地中进行科教产教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也由双导师共同指导。


图源:江苏大学研究生院


学制调整牵一发动全身。对于高校来说,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处理招生规模与培养质量之间的关系。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研究生的培养也应及时回应这种变化。对于准备考研或申博的学生来说,调整状态适应学制变化,并充分利用学习时间提升自我价值更重要。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7月1日俄乌最新:风教授暴锤第八联合军

7月1日俄乌最新:风教授暴锤第八联合军

西楼饮月
2025-07-01 16:03:08
婚纱抄袭凯特,贝佐斯新婚妻子被群嘲,中国时尚巨头连带躺枪:Shein王妃是个什么鬼!?

婚纱抄袭凯特,贝佐斯新婚妻子被群嘲,中国时尚巨头连带躺枪:Shein王妃是个什么鬼!?

悦居英国
2025-07-01 21:18:56
证监会召开“救市”会议,7月2日,今日股市市场动态解析!

证监会召开“救市”会议,7月2日,今日股市市场动态解析!

风口招财猪
2025-07-02 01:16:13
特朗普炮轰马斯克:没有补贴你早就回南非了!马斯克回应:全部削减,就现在!

特朗普炮轰马斯克:没有补贴你早就回南非了!马斯克回应:全部削减,就现在!

华尔街见闻官方
2025-07-01 13:17:00
雷霆官方:杰威已接受右手手腕手术,12周后重新评估恢复情况

雷霆官方:杰威已接受右手手腕手术,12周后重新评估恢复情况

雷速体育
2025-07-02 07:02:10
浙大教授揭秘惊人骗局:金字塔竟是近代伪造,只为给中华文化正名

浙大教授揭秘惊人骗局:金字塔竟是近代伪造,只为给中华文化正名

谈史论天地
2025-07-01 16:05:03
自找的!被白玉兰组委会“暗讽”的刘亦菲,给所有人摆了一道

自找的!被白玉兰组委会“暗讽”的刘亦菲,给所有人摆了一道

银河史记
2025-06-30 20:54:11
鼻血警告!山下美月纯欲天花板写真流出,身材比例堪称人间尤物!

鼻血警告!山下美月纯欲天花板写真流出,身材比例堪称人间尤物!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6-30 12:54:39
i茅台卖公斤茅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i茅台卖公斤茅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中访网
2025-07-01 10:11:09
郑钦文为何输球?本人给出答案!球迷却称找借口,应向王欣瑜学习

郑钦文为何输球?本人给出答案!球迷却称找借口,应向王欣瑜学习

小李子爱体育
2025-07-02 03:46:04
3000字看透清华高材生杀妻:还原案件全貌,死者之外全员恶人

3000字看透清华高材生杀妻:还原案件全貌,死者之外全员恶人

温柔看世界
2025-07-01 16:26:21
消失16年的失联潜艇突然浮现,打开舱室后,里面的景象让众人都懵了

消失16年的失联潜艇突然浮现,打开舱室后,里面的景象让众人都懵了

唠叨情感屋
2025-06-26 11:12:08
李嘉格成功让全网见识了什么叫“嫁人后,亲妈成了第一个牺牲品”

李嘉格成功让全网见识了什么叫“嫁人后,亲妈成了第一个牺牲品”

情感大头说说
2025-07-02 01:50:56
亚历山大顶薪续约雷霆:4年2.85亿美元,成NBA历史年薪最高球员

亚历山大顶薪续约雷霆:4年2.85亿美元,成NBA历史年薪最高球员

鲁中晨报
2025-07-02 07:12:17
特朗普:可能考虑将马斯克 “驱逐出境”

特朗普:可能考虑将马斯克 “驱逐出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23:03:19
养老金要迎来上调了,7月2日,股市后面很可能会这样发展?

养老金要迎来上调了,7月2日,股市后面很可能会这样发展?

风口招财猪
2025-07-02 01:45:59
中纪委再划红线!公务员下班后吃饭,这4种行为将被严肃追责!

中纪委再划红线!公务员下班后吃饭,这4种行为将被严肃追责!

鬼菜生活
2025-06-17 12:39:27
董明珠回应格力独董刘姝威:以后尽量少说话

董明珠回应格力独董刘姝威:以后尽量少说话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5:50:08
温网女单首轮:郑钦文错失发球胜盘局,5-7先丢一盘

温网女单首轮:郑钦文错失发球胜盘局,5-7先丢一盘

懂球帝
2025-07-01 21:13:34
B-2横穿亚洲没被发现?美军都公布作战路线图了,还有人装没看到

B-2横穿亚洲没被发现?美军都公布作战路线图了,还有人装没看到

锋芒毕露
2025-06-30 18:08:52
2025-07-02 07:28:49

头条要闻

万斯“一票破局” 美参议院51比50通过大而美法案

头条要闻

万斯“一票破局” 美参议院51比50通过大而美法案

财经要闻

中央财经委: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体育要闻

郑钦文1-2西尼亚科娃 连续三年温网一轮游

娱乐要闻

瘦到脱相!鹿晗首度回应暴瘦内情?

科技要闻

不惧小米YU7?特斯拉逆势涨价

汽车要闻

2026款MG Cyberster/MG5 两款新车售5.99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艺术
旅游
家居
亲子

手机要闻

Nothing Phone (3) 手机发布:背部取消灯条改用小屏幕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家居要闻

中古通透 简约不失浪漫

亲子要闻

0~19岁孩子在想什么?这份指南帮你成为懂孩子的父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