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昌邑:绿色低碳绘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2023-08-01 15:44:06 来源: 网易昌邑 举报
0
分享到:
T + -

近年来,昌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大环保”思维系统集成推进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创新构建生态治理有效、循环利用有方、绿色发展有力的“大环保”工作新格局,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昌邑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两年达到80%以上,国控河流水质连续两年居潍坊市第1位,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省级环保模范市。

创新环保工作推进方式,着力提升环境治理质效

昌邑按照依法、科学、精准治污原则,创新手段、完善机制,有效提升生态治理工作效能,PM2.5浓度历史性首次达到二级标准,市控以上河流水质均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

创新“全员环保”工作机制,该市围绕打破“环保问题就是环保部门的问题、环保责任就是环保部门的责任”思维定式,建立生态环境委员会领导推进、镇街区和市直部门齐抓共管、691个环保网格综合监管、3000多家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大环保”机制,变环保部门“孤军作战”为全行业各领域共同参与、共抓环保,有效凝聚环保工作合力。同时,健全以责任清单为基础,以目标责任制、情况预警制、定量考核制、问题销号制、监督问责制为内容的“1+5”机制,打造从责任分工到考核问责的闭环工作链条。

探索“环保管家”服务模式,该市创新由第三方机构提供环境问题诊断、系统方案设计、环境治理实施等综合服务的“环保管家”新模式,聘请20多名专家组成专业团队,为园区及企业提供“看环评、核现场、检排污、找问题、查隐患、开良方、常督办”一站式环保咨询和托管服务,帮助300多家企业解决“不会治污”“治不好污”问题,有效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积极培育和输出“环保管家”服务,依托中科院朱永官院士团队,以政产学研紧密结合方式,建设全国首家土壤医院,为全省全国提供土地环境问题诊断治理等服务。

优化“智慧环保”监管方式,该市创新“互联网+环保”监管新模式,构建以环保“智慧大脑”为中枢,以企业用电量智能监测、危险废物智慧管理、机动车遥感监测等若干平台为支撑的“1+N”智慧环保体系,设立实时监测感知点位2000多个,收集汇总、分析处理监管数据3千万条,有效构筑环境监管智能防线。打好“科技+监测+执法”环保监管“组合拳”,全面消除监管盲区,执法精准性提升70%以上,问题解决效率提升50%以上。

探索固废综合利用路径,加快构建循环发展体系

昌邑紧抓“无废城市”建设契机,积极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蹚出一条“变废为宝”绿色循环发展路径。

探索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路径,在全国首创“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变传统“村、镇、市”多个主体为城乡环卫清洁国家标准制定者——满国康洁环卫集团一个主体“一竿子到底”进行生活垃圾统一收集拉运,对每日收集的500吨生活垃圾通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行无需分拣的全量燃烧,产生热量用于清洁发电。目前,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达到100%,垃圾减容量达到95%以上,年发绿电11万度,减排二氧化碳5万吨。同时,强化模式、标准和服务对外输出,已向全国26个省120多个县市区推广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这一经验。

探索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路径,该市结合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盐化工等产业发展特点,探索铸造废砂、粉煤灰、炉渣、印染污泥、碱渣等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精细管理、无害处理、资源利用”新路径,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围绕破解印染企业聚集而带来的印染污泥处置难题,积极引进深圳深水海纳水务集团,建设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干化+焚烧”技术,年可有效处理10万吨污泥,并“变废为宝”生产绿色建材,污泥本地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率达到100%。

探索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路径,该市建立“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收储运体系,探索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燃料化“五料化”利用方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建立废旧农膜定点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变“白色污染”为包装袋、塑料管等“绿色财富”,利用率达到80%以上。构建“谁使用谁交回、谁销售谁收集、专业机构处置、市场主体承担、公共财政补充”模式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年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00吨。

优化绿色赋能发展机制,促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突出生态优先导向,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一体推进绿色产业、绿色创新和绿色惠民,持续提升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水平。

创新绿色产业发展新机制,坚持环境倒逼、绿色崛起,优选现代精细化工、海洋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六大重点产业链,建立“亩均效益”评价、节能评估审查、清洁生产审核等机制,全力提升产业链绿色发展竞争力。像为提升铸造企业经济和环保效益,一方面加大关停力度,将不符合环保要求的200余家小铸造企业全部关停,另一方面新上智能铸锻中心、昌盛智能工厂等绿色制造项目,推动机械制造产业当年产值增长8%。抢占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赛道,建成全省首个一次性全容量并网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全国首个探索海上“风电、光伏、牧场”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年发绿电18亿度。

攻坚绿色科技新技术,该市建立政企学研融合、资源配置高效、成果转化顺畅的创新体系,聚焦生态保护与修复、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等领域,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60多家高校院所开展务实合作,突破200余项“卡脖子”技术,形成一批绿色创新成果。针对污水降氮难问题,创新揭榜挂帅机制,中科院技术团队“揭榜攻关”,脱氮效率提升50%,蹚出污水治理新路径。着眼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建成全省首家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为办学方向的高等职业院校——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每年向社会输送3000名“环保蓝领”。

探索绿色惠民新模式,该市着眼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积极做好“生态+”文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等新业态,努力实现做优生态与做强产业的互促共赢,让“生态绿”转换为“幸福金”。做好博陆山生态保护工作,关停取缔100多家石英矿开采加工企业,并采取运土上山、修渠引水、封山育林等措施,博陆山由废弃矿山碟变金山银山,每年吸引游客10多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补齐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围绕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在全省首创“集中收集、集中储运、集中处理”全链条、智慧化污水处理模式,完成530个村、14万户农户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向100多个县市输出昌邑经验,创新做法入选全省生态环保典型案例。

夏天 本文来源:网易昌邑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