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新公安分局以宣为先、以讲为主、以干为要,创新宣讲形式、丰富宣讲内容,深入推进理论宣讲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化,以“接地气”的方式推动理论宣讲“聚”起来、“实”起来、“活”起来。
一、强化组织保障,让宣讲力量“聚”起来。
一是健全机制强基础。分局上下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专题召开党委会对理论宣讲工作进行强调部署,成立领导小组,研究通过了理论宣讲工作方案和年度宣讲工作计划,专门下发通知,组织各党支部认真开展宣讲工作。
二是精心组织抓落实。宣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工室,安排1名民警1名辅警具体组织宣讲工作。做大做强基层公安宣讲队伍,成立由7名党委班子成员、9名基层党支部书记、26名民警、6名辅警共计48人组成的分局理论宣讲队伍,建立起横向到局领导、党支部书记,纵向到基层科所队的“网格化”宣讲队伍,将工作重点不断地向多个领域拓宽,向基层一线覆盖,形成“人人都是宣讲员、个个都是践行者”的浓厚氛围,全面保障了宣讲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三是头雁领航飞得快。分局党委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带头开展形势政策宣讲、二十大精神宣讲32次。高新区宣讲团成员、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强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第513研究所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干部职工代表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听取企业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并以主题党课的形式,为全警宣讲二十大精神,围绕四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党委班子成员围绕“高品质服务重大项目”,每月走进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宣讲惠企政策措施,了解项目进展,全力以赴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二、挖掘内部潜力,让宣讲工作“实”起来。
一是党建与宣讲相融共促。充分发挥党委理论中心组龙头作用,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7次,班子成员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逐人作交流发言,并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确保将党的最新理论学懂弄通、学以致用。围绕党的理论、法纪法规等,开展内部宣讲32场次,党员“双报到”进社区宣讲活动8次,受教育民辅警和各界群众合计达5000余人次,确保党建与宣讲内外开花、共见成效。
二是队建与宣讲多维赋能。按照“一个警种一特色,一个楼层一理念”原则,在分局主办公楼建成“藏蓝铸忠诚,实干淬初心”警营文化,设计制作完成39个版面,进一步激发了全警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起到了教育人、启示人、熏陶人、感染人、警示人的效果。创新“警营夜校”,实行“政工搭台,业务警种唱戏”,对全警进行“短平快”式培训,并采取课时累计、“强制必修+自愿选修”、预定“菜单”的模式,妥善解决工训矛盾、组训难题,截至目前,共开展夜校11期,重点宣讲了执法办案规范化程序、最小化作战单元应对处置、110接处警等内容,充分调动了民警参训的积极性,实现了学思用结合,知信行合一。
三是百姓大宣讲深入警心。邀请烟台市“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百姓巡回宣讲走进分局,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6名宣讲团成员围绕自身经历进行宣讲,以小人物讲述大道理,以小故事反映大时代的形式、传播正能量,进一步增强了全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三、拓宽外部渠道,让宣讲形式“活”起来。
一是建设理论宣讲“双阵地”。线下,开展“萌警来袭”警营开放日,依托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项目,宣讲反电诈、防溺水、灭火器使用等安全知识,赠送了警察小熊、冰箱贴、笔记本、小风扇、钥匙环、纸杯等3500余份小礼品,搭建警民沟通桥梁,让群众零距离感受警营风采,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收获了平安常识,展现了新时期高新警队的良好形象,被市公安局授予“最佳人气奖”。线上,“讲好警察故事,发好公安声音”,截至7月上旬,共在各级媒体发稿120篇,其中,中央级21篇、省级25篇、市级34篇;分局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344篇,及时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公安中心工作的进展、成果,向全社会广泛宣讲,不断壮大主流声音,弘扬时代正气。
二是打造理论宣讲“微课堂”。结合公安主责主业,组织分局各业务警种、派出所警力走进群众、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开展打击养老诈骗、禁毒、预防电信诈骗、防范非法集资、文明养犬、消防安全、户籍政策、预防夏季溺水等主题宣讲86次,通过面对面的宣讲方式,讲解便民服务举措,解答群众疑难问题,让理论宣讲“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真正让理论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是参赛宣讲作品“有声色”。选派青年民警辅警积极参加高新区“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百姓宣讲比赛,政工室民警辅警利用业余时间,自行策划、导演、录制、剪辑视频,参赛作品《坚守初心践使命,忠诚奉献保平安》荣获视频类“一等奖”;治安大队辅警以“不忘初心 为民服务”为主题,围绕市局推出的“就近办”“一次办”等便民利民措施进行宣讲,配以生动的事例和群众的真实好评,全面展现了公安机关爱民、为民、亲民的良好形象,荣获故事类“优秀奖”。(王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