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高新区上半年民生项目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济宁高新区发展软环境保障局按照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统一安排部署,坚持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按照一切工作往前赶的要求,指导协调各承办单位努力攻坚、挂图作战,高效推进民生实事。截至6月底,22件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按计划完成节点任务目标。
对标对表 整体推进
发展软环境保障局牵头各项目承办单位按照一项目一专班、一项目一清单、一项目一图表的要求,采取周调度、旬推进,区领导采取现场督导、专门调度等方式全面掌握项目进度,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堵点、卡点问题。截至6月底,农业生产经营从业者培训、教室照明提升工程、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试点等6项工作完成全年工作计划;新增婴幼儿托位526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16%。
提质提效 打造亮点
各项目承办单位积极打造示范点,创新工作经验。比如:党工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塑造“蓼河公岗”特色公益岗品牌,开发设置民族事务、残疾人之家协理员等创新型公益性岗位,切实做到“因需设岗”。城乡建设和交通局安全用气工程在打造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一套“宣传发动、协调推进、检查考核、资金配套”等“四位一体”的推进管理制度。发展软环境保障局婴幼儿托育服务先后迎接全国“一老一小”现场交流会、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现场交流会观摩。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育结合中心获批2022年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济宁高新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提升老人的幸福感及获得感》被光明网刊发,《济宁高新区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标准建设》被中国改革报刊发。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申报课题《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分级工作机制的探索》入选济宁市基础教育改革项目。
共识共为 造福民生
济宁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民生实事的推进实施,党工委定期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区重大民生指挥部统筹各有关部门、街道切实把民生实事作为“一把手”工程,齐心协力抓落实。牵头部门履职担当,责任单位主动靠前作为。比如:财政金融局、发展软环境保障局联合研究制定《2023年济宁高新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各街道配合摸底调查1721户,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城乡建设和交通局和各街道共同组织全区物业公司开展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组织开展示范物业项目观摩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取长补短;高标准打造“美好家园”示范小区,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济宁高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增进民生福祉。今年以来,按照党工委、管委会的“1477”发展思路布局,锚定全国最优,全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改革创新引领区和产城融合样板区建设。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着力提高群众满意度,坚持创新融合、开放包容、求真务实、笃行不怠,推动高质量民生事业发展,以高质量民生建设推进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最后,济宁高新区发展软环境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就重点教育项目建设、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进展情况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