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0 13:31:10 来源: 网易济南

山东
举报
数字,正在深深融入生活、嵌入城市、写入历史。
我们习以为常的扫码支付、人脸识别、语音助手将无法实现,与城市运转息息相关的水、电、气、暖供应安全系数将直线下降,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成长壮大将戛然而止,每一次从“0”到“1”突破的科技创新将更加艰难……当下,以数字为支撑的人类社会,正在加速向智能化、智慧化迈进。如今,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打造数字城市已经成为每一城、每一域都要扛起的使命担当。在“数字城市建设”新赛道上,济南从一开始就领先“一个身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比达17%以上,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7%;在2022数字经济城市排行榜中,济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排名第六。先天优势这么突出,难怪济南在去年9月23日全市数字济南建设推进大会上,果断喊出打造“数字先锋城市”的目标,目的就是在领先的路上一路领先,以数字领先实现能级跃升、发展超越。盛夏时节,在7月19日召开的“万人大会”——数字济南建设重点突破大会上,无论是在现场还是透过大屏幕、手机屏幕都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数字气息”。“数字气息”,来自于大会开场的虚拟人——泉小荷的惊艳亮相,会议流程的串场都由“她”来负责。这个AI虚拟人使用智能语音合成技术、数字人面部表情算法、唇形动作合成算法架构,实现了多语种、多模态仿真交互,能适应各种应用场景。去年的大会是“推进大会”,今年的大会则是“重点突破大会”。从“推进”到“突破”——大会主题的变化,可以看出数字济南建设的形势之变。济南巧妙选择了一条以点带面的新路——机关先行,以机关数字化带动政府数字化,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数字化。这条“先让机关用起来、先让机关党员干部用起来”的路子,的确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体系架构日益完善。建立数字济南建设政策体系、制度体系、推进体系,搭建起数字济南总体框架——“1+4+N”。系统整合加快推进。部门单位内部系统持续优化,“山东通”“爱山东”两端门户实现集成,全市政务服务系统集约度明显提高。数据共享逐步拓展。基本建成上下级联、左右互通、高速连接、智能分发的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基础数据库汇聚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空间地理等数据资源116亿条。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建成经济运行、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20个专题应用,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梳理接入117项数据资源,基本实现城市空间数据一图呈现。第一年,主要是夯实基础、搭好框架、打造底座,打通数据汇集、模块构建、应用开发、场景打造等方面的梗阻。“一年夯实基础、两年重点突破、三年全面提升、四年示范引领”。这座城市没有给自己留太多时间。毕竟,数字浪潮迅雷不及掩耳,数字化竞争如同百舸争流,今天的领先只是暂时的,稍不留神就会被追兵赶上、标兵落下。如今,夯实基础的建设元年即将走完,数字济南建设迎来了“二年级生涯”。这次数字济南建设重点突破大会上,市委书记刘强提出了今年要推进“五个重点突破”——完善“1+4+N”框架体系中17个专项应用,搭建好数字济南整体智治框架,并实现稳定运行。这些专项应用,是实现智慧化治理的重要支撑。全面完成各级各部门内部系统优化整合,做到统一入口、“一件事”集成办理,推动政务效能大幅提升。看得出,有些部门单位还没有完成优化整合任务,这点必须加快推进。全量汇聚各级各部门数据资源,基本建成全市通用共享的“数据湖”,进一步增强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的支撑能力。数据是建设数字城市的基础资源,没有海量的数据,就算有强大的算力和先进的算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持续壮大软件、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标志性数字产业,推动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空天科技等未来产业取得突破。数字经济的壮大,关键在于相关产业的做大做强。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和济南辨识度的应用场景,擦亮数字济南建设品牌。数字,关键在于用,以用为大。没有用、没法用、不好用,都不利于数字济南建设的推进。只有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甚至打造出“走出济南、走向全国”的应用场景,才能让数字更有持久活力。任何的探索创新,都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克服这样那样的困难,必须破解这样那样的难题。这就要求,在推进工作中坚持好、运用好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济南来说,数字济南建设要想取得重点突破,就得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和整体思维,聚焦数字济南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持续发力。在这次从市级领导到街镇党员干部都实时收听收看的大会上,市委书记刘强除了总结成绩之外,还面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提醒——防止“表面化”“简单化”“小而全”“高大上”“盲目干”“单打一”等错误倾向。这六种倾向,从字面意义上都能很好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把握四个字——“重在应用”。一个管用、好用的数字系统、数字体系,一定能让数字济南建设事半功倍。避免六种错误倾向,这条数字济南建设的路子就能走得稳!重点突破之路能否走好,关键在于求真务实、扎实推进。这次大会明确了数字济南建设重点突破的八个“发力点”——夯实基础底座,继续建好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算法研究。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底座越扎实,体系运转更有效。打基础的工作,还是要持之以恒推进。优化系统建设,抓好部门数字化诊断结果运用、既有系统优化提升、新建系统统筹建设等工作,形成数字资源“一本账”。有的部门系统利用率不高,有的平台需要升级迭代……这些都需要统筹推进,不能各自为战。激活数据价值,聚焦“汇好、用好、管好”三个关键环节,积极探索激活数据价值的有效路径。海量的数据堆砌在那里,一点价值都没有。只有把数据汇全了、用起来、管理好,数据的价值才能逐渐显现。拓展场景应用,紧紧围绕不断满足群众、企业、政府治理迫切需求。善于创设场景,推动供需有效对接,积极推广场景示范,打造一批好用、实用、管用的标志性应用场景。场景拓展,要坚持“求精不求多、求实不求虚”。提升数字素养,强化“一把手”引领,用好“山东通”,做好实战性培训演练,持续提升干部队伍数字思维、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有的领导干部不常用、不会用、不喜欢用数字平台,这是不对的。没有示范引领哪来应用推广?没有素养提升,怎么适应数字时代?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扎实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建强产业载体。济南的软件、信息技术装备、人工智能、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等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集群效应,这就需要乘势而上,做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等工作。此外,钢铁、化工、建材、铸造等传统产业也要推进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数字化改造。确保安全可控,保障好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源容量安全、人的安全。没有安全,一切围绕数字的建设都等于零。加强工作协同,确保各专班、各级各部门在“一张图”上分兵把口施工,把各区县(功能区)数字建设放在数字济南总体规划中谋划推进。数字济南建设是一项整体性、全局性的工作,需要各级各方面的合力。数字,是济南正在加速驰骋的新赛道,也是“撬动”未来的新支点。扎实“四步走”的数字济南,正在领风气之先!

本文来源:网易济南
责任编辑:
林万旻_jn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