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河口区召开“抓党建、促振兴”重点项目观摩会议,对上半年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对下半年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对标对表、聚焦聚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河口区委书记赵书刚出席活动并讲话。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实地观摩了5个镇街的10个观摩点;第二阶段召开集中会议。
赵书刚强调,要抓党建固根本,汇聚乡村振兴合力。首先抓紧抓牢抓实镇(街道)党(工)委、涉农部门党组(党委)党建工作,理顺“镇(街道)党(工)委—行政村党组织(新村党委)—街巷微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培养造就一支素质过硬的农村干部队伍,充分激发全区近4000名党员的创造活力,让党员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要抓产业促发展,拓宽乡村振兴路径。农业经济是规模经济,必须全区域谋划、一体化发展。要打破镇域、村域界限,在全区范围内搭建平台、统筹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针对性地破解我区农村产业发展小、弱、散的难题。要有全链条理念,着力补齐育种、仓储、饲料加工、冷链物流等高附加值环节,推动农业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要有品牌思维,强化品牌包装、突出亮点培育,打造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品牌。要抓改革求突破,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要继续解放思想,保持战略定力,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全域农村“三变”改革,找到区级、镇级层面“三变”改革的总抓手,提高“三变”改革质效。要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共富联合体建设,试点“共富联合体+共富公司”模式,以组织的力量、市场的手段激活乡村资源,提升乡村产业的竞争力和带富能力。要强化市场风险意识,尊重群众意愿,规范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对选择的“三变”产业和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保证群众资产保值增值。
赵书刚要求,要强化政策保障。找准政策与河口区的结合点、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去争取政策、运用政策,最大限度争取“政策红利”。要强化资金保障。准确把握上级相关资金投向,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争取的力度。加大金融支农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根据我区实际量身定制一批金融产品,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金融保障。要强化人才保障。更加重视农村“软环境”建设和人才开发,深入实施“集聚英才·汇智河口”行动,切实发挥120名乡村振兴人才服务团作用。探索临近退休科级干部到村担任党建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实施新村“育苗工程”,从毕业大学生中招聘一批“新村后备干部”,为乡村发展激发更多新动能。充分发挥下派第一书记“催化剂”和“倍增器”的作用,为群众解决一批急难愁盼的问题。要强化作风保障。大力倡树“十个树牢、十个反对”的工作作风,结合“干部下基层·联心促发展”活动、“转作风、提能力、强担当、促发展”干部作风提升行动,推动党员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摸实情、找问题、寻对策。不做“油腻型”“躺平型”“空转型”“躲闪型”干部,纠正一切与高质量发展要求格格不入的行为习惯,以干部作风的大转变推动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
河口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宝,驻河口区省派工作队牵头负责人,省纪委监委驻审计厅纪检监察组副组长、三级高级监察官丁春荣参加第一阶段观摩;河口区委副书记、河口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文娟主持会议并点评;河口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永跃,河口区政协主席徐文棠,河口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许孝磊,河口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王飞,河口区委常委、市直驻河口区下派工作队队长耿蕴书;河口区政府副区长魏兰兰,河口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河口区政协副主席;河口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河口区乡村振兴工作专班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镇长(办事处主任)、副书记;河口区委各直属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省派工作队驻村工作组成员,市直、河口区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组成员共15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