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2023年高考,龙口一中实现优生突破和大面积上线“双丰收”

0
分享至

2023年高考,龙口一中向前迈了一大步,实现优生突破和大面积上线“双丰收”。

在刚刚闭幕的全省普通高中校长全员培训班上,作为8名发言的代表之一,龙口一中校长林允修代表烟台市县域高中所作的《摒弃零和思维 寻求多向发展 努力开创县中突围新思路》发言,向大家揭示了学校师生奋力拼搏、背水一战、突破困境的曲折历程。

发展总是曲曲折折。前几年,有130年校史、曾创造辉煌业绩的龙口一中同样遭遇了县中发展的困境:优质生源流失问题。如今,不到两年时间,龙口一中正视问题,迎难而上,打出了“求同存异、并行发展,优化结构、多元发展,主动延伸、协同发展”战术,全力向生源竞争、办学固化、学段壁垒等三个突出问题发起攻坚。

突破生源竞争:

求同存异,并行发展

生源和师资,尤其是生源问题成为县中困境的“首要”。2021年8月,新一届龙口一中领导班子将解决生源问题、减少优秀生源流失作为打一场翻身仗的“第一份作业”,发挥资源优势,使出浑身解数,全力化解生源隐患问题。

然而,事实依然“残酷”,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没能收获理想中的果实。2022年中考招生,生源仍在流失,而且呈愈演愈烈的态势,让这个高中教育的新兵———校长林允修有了深深的挫败感。

问题到底在哪里?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调研,有着民办学校教育经历的林允修突然感悟到:“生源竞争,公办学校自然不自然地将民办学校当成了竞争对手,采取的做法是针锋相对,而没有深入研究,没有反思原因,更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策略,缓解这种竞争压力。”在林允修的带领下,学校各层面开展大讨论,深度分析公办、民办学校的各自优势和不足,摒弃“零和”思维,寻求多向发展。

接纳是改变的开始。在与多家民办学校的接触考察中,林允修体悟到“存在即合理、发展即价值”的道理,感受到双方在文化建设和精细管理上的明显差距。

理念上厘清了,就有了改变的动力。与同行为伍,学习是核心。民办学校文化建设引领和科学精细管理,给了林允修灵感和启发。为此,学校广泛讨论,确立了“一体两翼、四轮驱动、赶超发展、振兴一中”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实施“规范管理教育月”“精细管理推进月”“课堂教学研究月”“全员包生导师制”等系列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实施“感动一中月度人物”及年度榜样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标兵、优秀备课组长、爱岗敬业标兵评选等序列活动,落实关爱教职工制度,调动和激扬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突破办学固化:

优化结构,多元发展

在校生5500多人、教职员工650多人,一个大校如何管理,使其产生最佳效能。

之前龙口一中实施“分区管理”架构模式,即一校分三区,教学独立、相互竞争、并行发展,在原来普通高中教学出口相对单一的背景下有着独特优势。但新高考由“二元”(文理)转为“多元”(六选三),“分区管理、大校化整为零变小校”的教学管理架构显然“水土不服”。在林允修看来,大校具有“集中资源抓培优拔尖、整合资源搞选科走班、统筹资源做分层教学”的巨大优势,改革学区制释放大校优势,有效应对新高考。

2022年暑假,龙口一中上上下下忙活起来,完成了教学组织架构的改革调整,将原来的学区管理架构调整为级部、学部管理模式,形成“三级一部”的整体管理格局。高三级部主任杨益富表示,实践来看,调整后的教学架构,减少了教学管理层级,提升了教学管理效率,教学层次更加明确,分层次教学实施更加精准,为所有学生投放了更加适合的教育。

另一个大动作是调整优化部门设置。学校将原有15个部门整合为7个,进一步充实壮大教学一线队伍,有效为教学松绑减负,服务教学更有序,赋能教学更有效。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脱胎换骨”式的改革,在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教学中心,质量第一”不动摇的基础上,在全校上下营造出“教学中心、尊崇学术”的教研氛围、学术氛围和“师生利益至高无上”的舆论导向。

《龙口第一中学教师绩效实施方案》《龙口第一中学部门工作执行力和业绩考核办法》《龙口第一中学级部(学部)工作考核办法》《龙口一中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和绩效考核制度》《龙口一中日常教学常规及考核办法》等一揽子制度,建构起涵盖从干部到教师、从级部(学部)到部门、从教学到其他各项工作的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教学为核心的各项工作得到全面理顺,工作运转有序,执行力明显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得以全面激发。

有效机制,换来了教学成绩的大幅提升。记者了解到,本学年,在烟台市组织的3次统考中,龙口一中都实现了优生培养和大面积上线“双提升”,对比中考入学成绩,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并在烟台作了2次典型发言。值得一提的是,在烟台市各年级历次统考中,龙口一中均有学生进入烟台市前10名(共计10人次),创造这一极其优异成绩烟台市41所普通高中仅有3所,特别是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龙口一中崇实学部高一年级李宇轩同学以总成绩679分高居烟台市第1名,这是近年来龙口尖子生首次在烟台市统考中夺魁。

学科竞赛再现佳绩。2022年学科奥赛,龙口一中4学科共有26人次在全省获奖,尤为突出的是数学15人获奖,分区赛阶段,崇实学部18名学生参赛15人获奖,其中高二年级的童麟翔同学以全省第10名的优异成绩获得省一等奖并入围省集训队,他是17人中唯一一个来自县级高中的学生。决赛阶段,童麟翔发挥稳定,最终夺银。

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是教育教学的关键。目前,学校先后有英语、政治、地理、化学学科入选烟台市学科示范基地,地理学科入选烟台市课程基地,2022年10月被烟台市教育局评为烟台市首批特色高中。今年1月地理学科获评省级高中学科基地,是学校推进学科建设,构建“省、市、县、校”四级学科建设体系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将进一步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对学校乃至区域学科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突破学段壁垒:

主动延伸,协同发展

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是高考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素养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不可急功近利,更不能靠短时间“突击”。

久久为功。作为一名高中教育的新兵,林允修对新高考下功夫研究,悟到了新高考“反套路”“反刷题”的道理。他说,其实,新高考带来的教学改革涉及到基础教育各个学段,要从系统性、整体性来谋划突破。作为普通高中,面对新课程、新课改,不应仅仅停留在自身的教学变革上,还要担负起引领整个基础教育向新高考改革方向迈进的使命。

教育本是一体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贯通,才能为学生成长打下坚实基础。从基础教育迈进高中教育,再从高中教育延伸到基础教育,这个高中教育的“新兵”将高中教育的视角和视野投向了基础教育,围绕学术引领和携手共育两个“金刚钻”,探索打通全学段贯通之路。

目前,在各学科高考学习研究中,龙口一中的教师们不仅探究新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而且还花心思和精力“攻关”上游学段———初中和小学,引领初中和小学段教师顺应新高考精神转变教学思维,勇于进行教学改革与调整。

今年2月,全市初中数学教师齐聚明德学校,进行寒假集体研修活动。龙口一中数学教研组长张晓燕作了现场交流与分享。她以《高考考查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为题,从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和或然与必然的思想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使教师对高中数学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日后教学提供了指导。

“携手共育”,是龙口一中突破学段壁垒的另一途径。每周末,学校优秀教师都举办竞赛学科兴趣班公益活动,为具有学科特长的初中学生进行辅导。

努力付出,换来可喜成果。在2023年高考中,龙口一中实现优生突破和大面积上线“双丰收”,迈出了一大步。路漫漫其修远兮。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家长的期待,就是龙口一中永远前行的不竭动力!(崔凤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郑重告知全球!新冠疫情是美蓄意制造传播的,必须还世界公道

中国郑重告知全球!新冠疫情是美蓄意制造传播的,必须还世界公道

来科点谱
2025-05-10 06:30:03
月入1.2万负债1.2亿,深圳一对退休夫妻申请破产,法院:立案审查

月入1.2万负债1.2亿,深圳一对退休夫妻申请破产,法院:立案审查

潇湘晨报
2025-05-10 19:35:06
曝一线女星与富商私生子,出国留学是幌子,网友:就差直接点名了

曝一线女星与富商私生子,出国留学是幌子,网友:就差直接点名了

史行途
2025-05-10 15:16:43
大S死因质疑升级!刚打完电话就被拔呼吸器,原因疑曝光!

大S死因质疑升级!刚打完电话就被拔呼吸器,原因疑曝光!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05-10 20:25:12
印度承认自家战机被击落,罕见用中文公布战况,莫迪察觉到了什么

印度承认自家战机被击落,罕见用中文公布战况,莫迪察觉到了什么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5-08 15:37:39
快评|印巴为何停火?已达成“一场胜利,各自表述”的效果

快评|印巴为何停火?已达成“一场胜利,各自表述”的效果

澎湃新闻
2025-05-10 21:52:27
中国反舰导弹已就绪!印度航母再次出海,40架“枭龙”严阵以待!

中国反舰导弹已就绪!印度航母再次出海,40架“枭龙”严阵以待!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10 18:02:57
江疏影和张近东父子的瓜!

江疏影和张近东父子的瓜!

八卦疯叔
2025-05-10 10:15:03
台湾时事评论员:一旦中国在ai技术和芯片产业上面迎头赶上,那么美国就剩下被动挨打的份了

台湾时事评论员:一旦中国在ai技术和芯片产业上面迎头赶上,那么美国就剩下被动挨打的份了

逍遥漠
2025-05-10 23:00:40
“联合远征军”发声明继续援乌,巴再次击落印度阵风俘获女飞行员

“联合远征军”发声明继续援乌,巴再次击落印度阵风俘获女飞行员

史政先锋
2025-05-10 19:22:30
比亚迪已经负债高达5943亿,还在疯狂扩张,但只是车圈小卡了眯

比亚迪已经负债高达5943亿,还在疯狂扩张,但只是车圈小卡了眯

杜家科技
2025-05-10 15:26:40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那位告密者张清:众叛亲离,过得好惨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那位告密者张清:众叛亲离,过得好惨

新兴网评
2024-12-11 21:02:46
新华时评丨中国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立场坚定不移

新华时评丨中国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立场坚定不移

新华社
2025-05-10 22:14:05
国安3-1获5连胜仍不败!队史首胜新鹏城 塞鸟传射 张玉宁失空门

国安3-1获5连胜仍不败!队史首胜新鹏城 塞鸟传射 张玉宁失空门

我爱英超
2025-05-10 21:56:51
炸裂!张兰律师爆料大S家何止洗劫一空?简直堪称“黄金大劫案”

炸裂!张兰律师爆料大S家何止洗劫一空?简直堪称“黄金大劫案”

二月侃事
2025-05-10 17:02:30
83 架战机被击落,日媒集体失声,专家:日本40多架阵风或成废铁

83 架战机被击落,日媒集体失声,专家:日本40多架阵风或成废铁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5-10 14:03:20
九寨沟突然放大招!全国景区慌了:这管理水平是要逼死同行?

九寨沟突然放大招!全国景区慌了:这管理水平是要逼死同行?

小彭聊社会
2025-05-07 00:55:19
捂不住了,终于开始彻查了!

捂不住了,终于开始彻查了!

槽三刀
2025-05-09 22:33:20
全网“围剿”小米汽车

全网“围剿”小米汽车

互联网思维
2025-05-10 23:35:25
库克表态:苹果今年将采购190亿颗,美国制造的芯片

库克表态:苹果今年将采购190亿颗,美国制造的芯片

互联网.乱侃秀
2025-05-10 11:02:44
2025-05-11 03:52:49

头条要闻

美港口货运量大减 特朗普又"语出惊人":这是好事

头条要闻

美港口货运量大减 特朗普又"语出惊人":这是好事

财经要闻

沸腾了!中国,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体育要闻

这个老头儿,仍然是你们的头儿

娱乐要闻

李凯馨为录音风波道歉,网友不接受

科技要闻

陷“虚假宣传”风波,小米SU7 Ultra遭退订

汽车要闻

破局者亿咖通 智向全球的科技“新势力”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本地
健康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一中学子梦圆国科大,他说:我们不要提前焦虑,要学会见招拆招!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军事要闻

巴军发射导弹 士兵们振臂高呼:这是我们的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