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乡县以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在企业谋划项目时“贴上去”、审批中“全程代”、开工后“跟到底”,为项目提供全程“一站式”代办服务,以审批服务“多角度”创新推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
直播赋能 开启审批“云”服务新模式
开展“云”上办事大厅。依托为民服务中心,联合行政审批服务局、医保局、税务局等30个进驻部门和单位共同打造“云”上办事大厅。通过直播间“云游”大厅,直播业务办理现场。
开展“云”上教办导办。一方面,直播间开启“云教学”,请业务骨干现场讲解网上申报的详细流程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制作短视频讲解政策和服务指南。指导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云”办业务。
开展“云”上疑难解答。通过与观众互动,搜集群众意见建议,现场解答群众政策咨询和业务办理方面的问题。5月6日,“金乡县政务服务直播间”进行首场直播,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与群众通过网络直播形式面对面交流,现场答疑解惑。首播累计观看3346人,在线解答群众咨询问题80余条。
精准服务 实施“审批+地名+门牌”集成办理新机制
联动协同,合力攻坚。将原来分属于不同审批阶段的三个事项,通过精简、压缩、合并,与现有规划审批流程进行有机融合,推行“一链办理、高效办结”,实现“三证合一”的归集办理,变原来的部门“单打独斗”为现在的“合力攻坚”,在报建过程中涉及到门牌地名的审批事项,联审联办,确保项目单位只需到一个窗口,交一套材料,获取一次结果。
流程再造,便民利企。打破传统审批顺序,优化办事流程,建设单位通过网上申报系统申报立项规划许可时,相关信息通过审批管理系统共享给民政机关,申请确定项目标准名称;建设单位申报工程规划许可时提交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及各层平面图、建筑物的四至图共享给公安机关,申请确定楼幢门牌编号事项。办理工程规划许可时,即进入地名命名、门牌编号等工作程序,工程规划许可批前公示到期后,同步发放附带标准地名、门牌编号审批附件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完成后统一验收,确保地名标志的规范。
攻坚克难、规范标准。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将审批、地名、门牌领域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形成汇编,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业务人员协同服务水平,统筹推进项目名称和门牌编号规范标准,认真落实地名命名原则,不断提高城镇建筑物名称、编号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自集成办理机制建立以来,共有绿郡锦里、山阳盛境等12个项目获取了附带门牌楼号和标准地名的工程规划许可证,“三合一”模式,项目审批效率提升60%以上。
制度集成 打造“勘得清”政务服务新品牌
细化勘验标准,重塑勘验新流程。制定《联合勘验实施细则》《多勘合一实施办法》《现场勘验使用指南》等12项勘验工作制度,对涉及现场勘验的57项审批事项进行标准化梳理,分类制作格式化标准表,明确勘验标准,组建勘验人员库,形成专业化勘验服务队伍,规范实施“勘前准备、现场核查、证据留存、结果反馈”标准流程,确保整个勘验过程公开透明、合理合法。
创新勘验模式,探索勘验新举措。开展“提前上门指导、消除二次勘验”现场勘验服务,针对学校食堂、大型餐饮、医疗机构设立等安全性要求高且相对复杂的审批项目,提供“前期图纸审查,中期现场布局指导,后期视频帮扶整改”等全周期服务,为第一时间获得许可做足准备。借助移动端等设备实施“非接触性”现场远程勘验模式,解决常见项目复勘往返跑、养殖场疫情防控等特殊区域进不去等问题。推行“多勘合一、集成验收”联合多部门统一行动,一次性现场验收,当场许可批复,真正做到一次性“勘得清”。
优化勘验服务,打造勘验新亮点。针对复杂许可事项,组织专人以“我要开诊所”“我要卖农药”等高频民生事项为题目,以动漫短剧、三维立体图形为载体,编制简单易懂、直观鲜活、标准清晰的办事指南28套,让服务人员“一口清”,办事群众“听得明”。推出“随时应急”勘验服务,为企业群众提供“随时应急”勘验服务,让群众第一时间获得许可,打通许可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