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文区创新“社区微业”打造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不仅关系着老百姓的“钱袋子”和安定幸福,也是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关键支撑。
在城市社区,剩余劳动力如何实现就近就业,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多财富?尤其是“4050”人员,他们是家庭中的“顶梁柱”,却由于身体条件、技能匮乏、欠缺求职渠道,在就业中普遍面临困难。如何帮助他们实现“逆袭”?
奎文区创新实施“社区微业”行动计划,以社区为“微载体”,全面摸排次要劳动力市场“微需求”,精准提供“微就业”“微创业”“微服务”,用社区“小循环”促进“家门口”就业创业,打造有奎文特色的新就业形态。
镜头一:
4月20日上午9:40,在奎文区潍州路街道北王社区,从社区食堂走上二楼,原来的办公区被改造成了一个小型会展中心,大厅讲台上一位来自人力资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通过课件讲解职业生涯规划。上午不到10点,这里已经有20多位附近居民,边听课,边“找岗”。
每个月“逢十”的日子,这里都会举办一场小型岗位对接沙龙——有用工需求的单位、企业来宣传招聘,附近想找工作的居民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岗位。“没有也没关系,‘沙龙’每期都会请老师来讲课,有针对年轻人的网络直播课程,也会针对我们不太懂手机和电脑的人进行技能培训。”在场居民纷纷说道。
今年49岁的程立香是岗位对接沙龙的第一位求职成功者。她原本在一家酒店做了20年面案,考虑需要照看孩子,就想在家附近找工作。3月12日,在北王社区岗位对接沙龙开办的第一期活动现场,程立香向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和意向岗位,没想到3天后,就接到了上岗通知。“我现在在社区食堂工作,早上送完孩子,9点才上班,下午2点多就能下班,还管一顿午饭。不仅一点都不耽误照顾孩子,关键干的还是自己的本行。不累,工资比原来还高。”程立香说。
如何将合适的岗位精准推送给需要的人?关键是靠细之又细的“笨功夫”——在“沙龙”现场的6本登记本给出了答案。
“我们将社区内所有求职人员进行摸底,建立信息档案本,对有意向参加岗位对接沙龙的居民建立登记本,活动现场有求职人员签到本和企业签到本。活动结束后,我们再梳理有求职意向但是未能到场的居民,继续挨个打电话告诉他们今天有哪些企业,看是否符合他们的就业选择;每场‘沙龙’结束,我们也为达成求职意向的居民建立台账。这样就能不漏下一个想求职的人。”北王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徐华介绍。
短短一个多月,北王社区已提供就业岗位260个,100多位残障居民、全职妈妈将串珠、包装袋加工等可以居家制作的工作带回家。
镜头二:
4月20日下午2点,经营着“老龙湾烤鱼烧烤城”的马连龙正在市场进货。“烧烤季”到来,他的店里分外忙碌,自从上个月开始,就一直在物色招聘厨师。
“找一个来就能上手的厨师不容易。一个偶然的机会,奎文区人社局的领导了解到我们的招聘困难后,帮我们想了一个办法:既然‘全能’厨师不好找,那我们可以把厨师能干的活儿拆分开。于是我招聘了穿串工、配菜工,一段时间运转下来,后厨也不需要再招厨师了。”
将一个岗位需要的技能拆分开来适配合适的求职者,奎文区首创的“颗粒化”重组生产要素环节,根据工作时间、技能等级、生产流程等生产要素,对市场主体生产任务进行拆分,精准匹配社区待就业人员,一举破解了“招工难”。
不仅如此,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做些简单工作的“4050”人员,也可以通过“颗粒化”的拆分与匹配获得岗位推荐。
目前,奎文区已对6个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内1800余家个体工商户经营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通过对340余家商户用工需求的“颗粒化”拆分,为56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
镜头三:
4月20日中午11:40,正是放学时间。在福寿街与游麟路交叉路口东北角,一辆崭新的小吃车前,附近放学的小学生们正排着队买鸡蛋灌饼。“自从3月27日开业以来,几乎每天都能卖出去200多个。”老板吴营边忙碌边介绍。
满足大龄求职者多样化的技能需求,创业帮扶亦是题中应有之义。这辆小吃车就是奎文区人社局对辖区内求职者的“技能储备库”之一。
“创业技能储备”的创新源自一场将心比心的考量。最初,奎文区人社局考虑公益岗位的就业人员是三年工作期,三年结束后年龄更大,求职更难,于是就想怎么能让他们在三年工作期满后依然能有工作、有收入。“单位领导带着我们考察了许多像餐车这种投资小、技术门槛低、回报快的小项目。每到一处,先考察调研,看中了的项目就开始谈判,把加盟费和耗材费用谈到最低,好多次对方都以为是我们自己要干这个活。”奎文区人社局政策法规科科长张茜笑着说。
技多不压身,奎文区对辖区内有就业需求的居民开展“衔接培训”,设立社区大讲堂、社区夜校,常态化开展储备培训,让人人拥有“适合技能”。
服务者说:
如何将更多合适岗位推送给需要的居民?
社区是家门口就业的第一阵地,奎文区精准锁定服务对象——“两低一高”群体,即低收入、低技能、高预期社区居民,对全区2417名待就业大学生、低保户和公益性岗位、零工客栈固定登记人员进行走访登记,详细了解时间、技能、工作经历、就业意向等需求,让人人都能找到“适合工作”。
有了“社区微业”这个好的政策,如何破解就业公共服务机制“治理难”?
奎文区组建“1+8+67+1000”的人社管家队伍,在宣传推介“社区微业”相关政策的同时,调查摸排社区公共服务短板,从居民生活需求中挖掘就业空缺,对接行业主管部门,依托社区食堂、养老托育、医疗陪护、便民维修、健身器材养护等基础设施开发就业岗位1031个,并提供与岗位需求相适合的专业技能培训。
帮助居民找到“适合工作”后,如何进一步完善务工保障?
奎文区联合中国人寿在全国率先开发“新市民新业态职业意外伤害”保障项目,解决了运营方不敢参保、用工方不愿参保、务工人员不想参保的难题。目前,已将零工客栈登记的2300名灵活用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记者手记:
天下难事必成于细。将社区食堂改造成招聘会场,一遍又一遍通过电话向有求职意愿的居民推送合适的工作岗位;将招聘单位需要的岗位拆分开,以便更多“不那么专业”的人能获得就业机会;不仅提供公益岗位,并为之计深远,送技术、配设备,实现“技能储备”;配备“新市民新业态”职业意外险,解决用工方与劳务人员后顾之忧……奎文区一招一式,扎扎实实破解“就业难”,稳固就业存量、开拓就业增量、提高就业质量,以优异的就业答卷,让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可感可触。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18849广东阳春13岁男孩班内遭霸凌濒临死亡,各方发声
- 215000乌克兰宣布将对185名个人和181个实体实施制裁
- 314522大皖新闻探访南昌开出2.2亿巨奖彩票店:有彩民买中同一串中奖号码
- 412567美国务卿等官员会见到访的乌克兰代表团
- 510807以军抓获大批哈马斯武装,光着身子抱头坐在地上!
- 610423联合国真急了
- 710250古特雷斯罕见行动,以色列又“急了”
- 88292中国留学生嫌邻居太吵在美投毒被驱逐回国
- 125092累计降温超20℃,多地将开启“俯冲式
- 217301大皖新闻探访南昌开出2.2亿巨奖彩票
- 314088五月天巴黎演唱会被指走调破音、站桩式
- 411354网传“中学生被同学打成植物人”,亲属
- 59298逆转超车!台媒民调:中国国民党支持度
- 68490黑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一新,被查
- 76248中国留学生嫌邻居太吵在美投毒被驱逐回
- 85992以色列内阁部长儿子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