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花学校落实立德树人基本要求,始终遵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原则,涌现出一大批师德高尚、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
程渊光
程渊光,中共党员,现任九年级四班班主任,所带班级先后被评为牡丹区优秀班集体、菏泽市优秀班集体。并担任九年级三班、四班的语文老师。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和“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在家校互融共育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工作上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勇于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素质,处处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
「率先垂范,身正令行」
孔子《论语·子路篇》中有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对统治者提出的治国理论,同样适合管理班级。在教学和生活中,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榜样作用,教师的自身品德修为有时会在学生身上留下终身烙印。“教导学生不仅要循循善诱,还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程渊光老师说。
暑假期间疫情肆虐,接市应急管理局通知,在全市开展“菏心抗疫”志愿服务活动,招募30名志愿者,参加消杀、入户核酸检测、配送发放生活物资等,服务为期一周,结束后组织集中隔离。程老师介绍道:“那天晚上我发了一个去做志愿者的朋友圈,在众多评论中,有两位家长的留言我印象深刻,他们告诉我,看到我的朋友圈,孩子们踊跃去村里做志愿者。此刻,我真真正正理解了‘身正为范’的道理。”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程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他都率先做好,他经常说让学生从心里服你,一切工作都很容易展开。
「爱生如子,潜心育人」
“只有真正的用心去爱孩子,他们才会真真正正地爱你,家长才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你。”程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始终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为人师者的初心和誓言!
每当学生身体不适,程老师都会第一时间带他们去就近诊所、医院,都是看完病后再通知家长。“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里,我们就有责任也有义务照顾他们的一切,我一直以为我就是一个服务者,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程老师说道。
「温情家访,家校合育」
从某种程度上说,程老师开创了国花学校家访的先河,自2020年秋季学期以来,他已经把班级所有学生家访了一遍。在后面的假期(包括暑假寒假期间),程老师也是三番五次的去登门嘱咐。只要班里有新转来的学生,第一个假期程老师几乎都是去新生家里家访。“我是想尽快了解孩子,同时也给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程老师笑着说道。
他在家访回忆录上这样写道:忘不了驱车百余公里的疲惫,忘不了导航到田地里的无奈,忘不了打了几通电话、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家的辛酸,忘不了大雾天气与大货车仅一米之隔的急刹……当然,更加忘不了的是家长非常热情的握手,更忘不了学生见到你那种既兴奋又感激的眼神,也忘不了他们返校后的改变……
在他们这个年龄,调皮、自律能力差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且每个班级都会有那么几个特别不好管的“问题学生”,可是,经过几次的家访,我发现他们都在慢慢改变,以前调皮的学生他们都不好意思再违反纪律,我想应该是在不经意的某个瞬间打动他了吧。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改变就是,在学校说三遍五遍的事都不管用,家访时嘱咐一遍,孩子们就记住了。我始终认为,微信、电话这些“键对键”远不及“面对面”。电话里、网络上的寥寥数言,无法替代一次真挚的握手、一个会心的微笑,更不必说一场真诚深入的促膝谈心。
「步履不停,蓄能成长」
程老师在工作上,始终坚持不懈地深入钻研,潜心揣摩,并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以自觉的精神对待教学,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三尺讲台,一腔热血,程老师始终不忘初心,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谨记心间,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奋战在教学一线,倾情奉献,忘我前行,获得了大家的普遍认可,成为学生和同事眼里的最美奋斗者。
好老师不是天生的,是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关爱的眼睛,触动了老师们的心灵,激励他们一定要做一名好老师。面对着孩子的期望和家长的信任,程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广大教师的共同心声:我们愿作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在三尺讲台上用语言播种,用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确保每一位孩子都健康成长,谱写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