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昌邑:移风易俗让清明更“清明”

2023-04-10 14:00:20 来源: 网易昌邑 举报
0
分享到:
T + -

又是一年芳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

在昌邑市柳疃镇常家庄村,村民们陆续来到了村纪念堂内开展祭扫活动。很多村民通过摆放鲜花等方式取代纸钱焚烧,祭扫现场文明有序。纪念堂门口悬挂一幅书写工整、装裱庄重的《常家庄殡葬守则》。“为推动丧葬礼俗改革,20世纪80年代常家庄村民委员会筹资6万余元建成了这座纪念堂。当时党员干部带头,动员村民把传统坟墓全部迁入纪念堂,很快便实现了村内坟头‘清零’。”常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常国志说。

据了解,该村的红白理事会已成立9个年头,理事会成员由6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担任。红白理事会制定了丧事办理流程和办理标准,摒弃丧葬陋习,简化治丧程序,治丧一般在24小时内完成;严格实行不扎纸草、不穿戴孝布、不设宴、不送花圈“四不”治丧标准。2021年,该村红白理事会入选了山东省“百佳红白理事会典型案例”。

这是昌邑市倡树文明新风、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昌邑市充分践行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积极倡导健康美德生活方式,深入推进丧葬礼俗改革,引导群众自觉将清明节祭扫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助推社会风尚清明进步。

“我们编印《昌邑市移风易俗指导手册》,在市镇村三级开展线上线下移风易俗培训,指导乡镇、村(社区)依法依规开展移风易俗培训,已培训2500余人次。同时在690个村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实现移风易俗制度写入村规民约全覆盖,规范村民文明节俭进行婚丧活动。”昌邑市民政局副局长逄佩佩说。

清明时节不仅要追思故亲,更应该缅怀先烈。昌邑市充分利用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在昌邑市抗战殉国烈士祠前,来自全国各地的瞻仰者络绎不绝,管理员魏铁良正激情澎湃地为来访者介绍着烈士们的英雄事迹。魏铁良告诉记者,昌邑县抗日殉国烈士祠,始建于1945年,由当时的昌北县委建立,主要为纪念寿光、昌邑和潍县三个地方的抗日烈士,是省内建立最早、保存最好的烈士祠之一,里面供奉着527位烈士的牌位,

“每年清明前后都会有上万人来参观祭拜,缅怀先烈就是要把烈士的事迹宣传好,把英雄的精神传承好。”魏铁良说。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昌邑市马疃烈士陵园,由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退役军人、中小学生组成的祭扫队伍正在开展为无名烈士墓碑“描红”活动。每来到一座墓碑前,大家首先鞠躬,随后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描摹碑面上的碑文。

马疃烈士陵园内立有1946年初东冢区委建成的抗战殉国烈士纪念碑,碑的背面刻有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86位烈士英名。1998年纪念碑迁移于此,碑文正面右侧写有“昌邑县东冢区抗战殉国烈士纪念碑”,中间写有“气壮山河”四个大字,左面写有“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四月四日东冢区全体民众同鞠躬”。纪念碑后是革命将士浮雕墙,浮雕墙后面刻有卜庄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297名英烈姓名。目前,陵园中有无名烈士墓99座。

“‘描红’活动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和敬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汇聚了加快发展的正能量。”昌邑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夏佳说。

夏天 本文来源:网易昌邑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