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授人以渔!“寿光模式”走遍大江南北

2023-03-14 11:07:53 来源: 网易寿光 举报
0
分享到:
T + -

“已经建起来5个蔬菜大棚了,还有9个准备建,各方面标准都跟咱们村的一样,人家一听是按照‘寿光模式’的路子来,都非常满意。”3月9日,正在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端村镇东垒头村建蔬菜大棚的寿光稻田镇崔岭西村蔬菜种植能手崔全合,在电话里向崔岭西村党支部书记崔玉禄介绍了指导当地建设蔬菜产业园区的进展情况。

雄安新区安新县端村镇东垒头村,寿光稻田镇崔岭西村帮助建设的蔬菜大棚完成扣膜。

自从这两村开展结对共建以来,崔岭西村派出了包括2名技术人员在内的30多人的队伍,帮助东垒头村建设蔬菜产业园区,让两个相隔500多公里的村庄因蔬菜而结缘。

在潍坊市与雄安新区的联合推动下,去年7月以来,寿光已有4个村与雄安新区相关村庄结对共建,充分发挥寿光蔬菜产业全链条优势,“手把手”指导当地农民掌握现代化蔬菜种植技术,建设高标准蔬菜园区共计1300亩,助力发展蔬菜产业,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拓展创新‘寿光模式’,既要有‘走在前列’的发展心,更要有‘造福农民’的大情怀。”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刁家宾告诉记者,这几年,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寿光模式”已走出潍坊、遍染全国,“寿光常年有8000多名技术人员在全国各地指导蔬菜种植,每年培训各地农业人才1万多人,全国的新建蔬菜大棚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

雄安新区容城县城子村的高标准蔬菜大棚里,新定植的口感西红柿长势旺盛。

“样板式”推广种植模式

雄安新区种上了“寿光菜”。容城县城子村的高标准大棚里,新定植的33000株口感西红柿长势旺盛,这些是寿光从十几个口感好、销量高的西红柿品种里精心挑选的。

“发展设施农业效益好,过去我们技术不行,现在有新技术了,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城子村村民刘冬明是一位有十几年种植经验的“老把式”,得知村里要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他第一个报名。

“不是单纯地照搬,而是立足实际地融合。”为确保“寿光模式”在雄安新区生根发芽、结出硕果,寿光专门选拔干部组成工作专班到地挂职,从园区建设、种植管理、蔬菜销售等全链条进行合作。

雄安乡村振兴寿光工作专班成员孙明告诉记者,他们依托在寿光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建设了气候模拟室,根据雄安新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开展蔬菜种植模拟,确保相关品种成功种植,“推动‘寿光模式’走出去,也是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重要机遇。”

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0万亩,共有蔬菜大棚15.7万个,年产量达450万吨,年交易量约900万吨,是全国人民的“菜篮子”,也是向全国输出先进蔬菜种植理念和技术的重要源头。

探索协作新机制,打造共富新样板,寿光在实现自身蔬菜产业持续升级的同时,致力于“把一整套蔬菜产业化模式推向全国”,并探索推行了企业示范带动、院所服务联动、政府扶持推动等多种方式方法,向全国26个省区市提供了蔬菜问题集成解决方案,不断促进全国蔬菜产业上档升级。

经营体系建设是蔬菜产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顺应市场对高品质蔬菜的消费需求,寿光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推动蔬菜产业园区建设,全面推行生产标准、技术服务、生资供应、产品包装、品牌销售、质量检测“六统一”标准管理,走出了一条蔬菜产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新路子。

这是拓展创新“寿光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寿光模式”走出去的重要形式。

新疆和田3万亩日光温室工程建设现场,工作人员加快推进大棚建设。

距离寿光4000多公里的新疆,不论是和田市的3万亩日光温室工程,还是石河子市十户滩镇果蔬大棚园区,或是阿克苏、阿拉尔的现代化种植园区,都能看到“寿光模式”融入当地发展的身影。

“去年我们建设的实验棚试验效果不错,一公斤羊角蜜在新疆卖到35元,种植的彩椒出口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一公斤出口价格30元。今年,我们计划再建设500座大棚。”寿光华耕农业公司董事长张东升告诉记者,他们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努力,在戈壁滩上建起了和田地区目前最大的农业产业园区。

2021年底,寿光翔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朋朋应邀到新疆石河子市考察,发现该地在农业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决定在十户滩镇建设面积在900亩的大棚园区。

“这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且地处天山北麓,水源丰富。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种出的羊角蜜比其他地区都好吃。”刘朋朋说,去年10月,总投资1.3亿元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式启动,园区计划建设50多座第7代新式标准化种植大棚。

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在四川建设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作为寿光蔬菜产业的龙头企业,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在此方面也是当仁不让。据该集团副总经理马晓梅介绍,他们先后在西藏、江西、四川等建设了3个代表性的标准化蔬菜产业园区,采用水肥一体化自控、物联网监控、荷兰工厂化种植等先进技术,并坚持“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推行现代农业订单生产,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产业支撑。

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在西藏建设的有机蔬菜产业园。

在西藏白朗县,寿光蔬菜产业集团不仅建设了占地1563亩的农业全产业链园区,还根据当地土壤贫瘠板结问题研发了“沙培”种植新模式,助推当地果蔬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48亩增至1.46万亩,以全县1.28 %的可耕地产出了占农牧业总量41%的效益。

西藏康马县马达乡高海拔大棚种植项目外景。

“链条式”输出蔬菜技术

3月9日,在西藏康马县马达乡高海拔大棚种植项目现场,蓝天白云下的9座温室大棚里种植着无花果、草莓、水果黄瓜、辣椒等果蔬,在春节后陆续上市。

西藏康马县马达乡高海拔大棚种植项目草莓大棚内,当地群众在采摘草莓。

“这几个温室大棚,都属于去年启动的高海拔大棚种植项目,当年就实现了产出。”已在西藏发展果蔬种植7年的寿光人孟德利说,通过运用寿光大棚种植技术等,高原上大棚蔬菜农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这是寿光坚定扛起向全国传播前沿蔬菜种植技术重任的一个成果。该市积极组织龙头企业、技术人员走出去,在全国加强蔬菜基地建设、强化种植技术服务;同时吸引越来越多的农业人从全国各地前来取经。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参观队伍。

9日当天,江西赣州市乡村全面振兴专题培训班58人到位于寿光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参观学习。从产地环境到温室建设,从种苗选择到种植技术,从采后初加工到餐桌的各环节全产业链行业标准,让大家禁不住发出赞叹。

这一天,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共接待了上海、温州等共计5支学习参观队伍。今年以来,该中心平均每天接待6支学习参观队伍。

“我们常说的种植技术,也可以称之为种植标准。用标准化改变蔬菜,让没有种过地的人也能种出高品质蔬菜。我们研制了国内首批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的全产业链行业标准,填补了行业领域空白。”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标准科负责人夏海波说,因为其中有很多内容来自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常年积累,所以也被称为“寿光标准”。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采用的标准化高端化蔬菜种植模式。

目前,该中心已启动126项各类标准的研制工作,发布了番茄、辣椒、黄瓜、茄子、西葫芦5项全产业链行业标准、以及14项地方标准和19项团体标准,在全国认证50处试验示范基地,并开发了全国蔬菜质量标准查询服务平台,形成14大类、182个品类的蔬菜标准数据库,努力将先进技术、生产标准及解决方案推向全国。

采用这些标准,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一个涉及多个乡镇、总占地达到1500亩、共130多个蔬菜大棚的果蔬种植基地已经形成。当地人称这个基地为“小寿光”。

这样称呼是因为这个基地的产业发展和种植技术带头人就来自寿光。他就是寿光满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满义。采用“寿光标准”,他在全国多个地方建大棚、建基地,传授先进蔬菜种植技术。

社旗县李店镇狮子庄村蔬菜种植户贺书玖说:“到底怎么样才能种好菜,肯定有个好办法,但之前没接触。张满义来建基地后,从种植到采摘,一步一步教我们,让我们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种得好,卖得就好。春节后一个多月,我家仅螺丝椒一项就收入两三万元。”

社旗县兴隆镇大康庄村蔬菜种植户周同会深有同感:“张满义带来了新模式、新技术,让我们种植的辣椒质量好、价格高,来收购的菜商不断增多,有时候要的量大,我们都采摘不过来。”

“从种植到管理,采用的都是寿光的标准技术。”张满义告诉记者,很多当地人对他说,来自寿光的模式,在推动当地蔬菜产业发展、品牌效益提升、农民发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寿光先后向全国推广了大棚滴灌、立体栽培、椰糠栽培、臭氧抑菌、火焰消毒、熊蜂授粉等20多种先进技术,并帮助很多地方不用出国就能学习到8个国家的先进农业理念和技术,成为推动全国蔬菜产业上档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第二十三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展出的蔬菜种植“太空舱”概念模型。

“集成式”开发国际市场

拓展创新“寿光模式”,寿光蔬菜种植技术、寿光蔬菜在国际上也崭露头角,保鲜蔬菜、冷冻蔬菜、冷冻水果、腌制蔬菜等已大量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更让国际市场瞩目的是寿光的现代化蔬菜种植技术。去年,第二十三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线上开幕。其中,备受瞩目的蔬菜前沿栽培技术展示馆,一经亮相就受到广大网友的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尤其是首次亮相的模拟宇宙环境种植蔬菜的两个“太空舱”,吸引了无数网友的眼球。

这两个“太空舱”模拟了太空宇宙中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交变磁场等特殊环境,同时充分利用人工补光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环境智能控制技术等模拟作物生长所需的水、阳光以及温度等生长条件,展示在太空极端条件下利用人工创造的环境种植蔬菜的场景。

翔天农业新建的集装箱式“植物工厂”内,工作人员在观察蔬菜长势。

今年,部分设想成为现实。通过集成人工补光、无土栽培、环境智能控制等技术,翔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集装箱式“植物工厂”,实现了封闭小环境内的闭环运行,让一个个集装箱摇身一变成为可移动的袖珍蔬菜温室,销往欧洲、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

“育苗、定植,我们有一个完整的手册,即使你不会种菜,通过我们提供的手册,也能够种出蔬菜来。”日前,记者来到翔天农业,公司经理刘守城带领记者走进了一个集装箱“植物工厂”内部,只见种植室内被分成了上下五层,分别种植了罗马生菜和芹菜。

蔬菜被穴盘固定着,生长在营养液中长势正好。而控制室内的屏幕上则显示着室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营养液浓度等数据。“这40尺的集装箱,可种植5000株叶菜,相当于两亩地的产量,28天就能收割一茬,水和营养液实现了循环利用,节水节能。”

阿联酋农业部官员在阿布扎比参观翔天农业“植物工厂”。

“我们的核心技术是控制系统,控制室内的补光灯、定期补肥、自动灌溉,在这里,通过传感器就能实现自动化,无人看守。”刘守城说,他们在集装箱内,完全模拟自然环境,对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高精度控制,让蔬菜实现纯净的智能种植模式。

此种植模式打破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对于作物生长的制约,不仅能有效解决远洋、边防、沙漠等特殊自然环境下的新鲜蔬菜供应问题,让各地人民吃上新鲜的寿光蔬菜,还让寿光的“智慧农业”在世界各地大放光彩。

夏天 本文来源:网易寿光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