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神驰化工的中心控制室,满满的“智慧气息”令人眼前一亮。由126块LED屏无缝拼接的数字大屏矗立正中间,各种数据、各个环节相关数据清晰可见;两排控制电脑一字排开,工作人员有序地处理着一个个数据,并根据情况适时下达工作指令。
“这就是企业的智慧‘大脑’!”技术设备部技术员李俊龙介绍,“以前,各个生产部门仅依靠电话和对讲机进行沟通调度,费时费力,效率还低。现在,通过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只需鼠标轻点几处,就轻松调取了生产实时数据及设备运行状况等相关数据,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通过控制中心的主机大屏,记者能够清楚地看见200余名在岗员工的各项动态情况,“这个是全厂人员自动定位系统,机器人巡检、雷电预警、安全管理系统、AI智能识别,各种生产原料储备等情况都可以通过控制中心实时掌握”李俊龙介绍,“智能化工厂升级改造项目整体投产运营后,每年节能降耗资金500万元以上,并为企业创造不低于2000万元的利润。”
从人工操作到引入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CS),再到数字建模建设智能化工厂,神驰化工稳步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以“数”赋“智”,用科技赋能成功实现了重工企业“轻盈”上阵,也成为东营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营区紧紧扭住数字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坚持推动数字经济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夯实发展底座为抓手,实现了数字经济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高质量蝶变。“目前,东营区已建成省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4家、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获评省级首台套技术装备40件、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16个,累计带动254家中小微企业‘上云用云’。”东营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荣国介绍。
东营区充分发挥财政导向资金作用,推动工业企业应用ERP、OA等管理软件系统;年内重点推动总投资23.16亿元的26个智能制造技改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着力培育打造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和智能制造场景标杆示范;加速石油装备产品标识应用推广,重点突破高端装备数字化转型。今年,东营区将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大势,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在应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路径和模式,全力奔向跨越发展的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