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为生者权 为死者言 看潍坊公安首位“女宋慈”

2023-03-09 11:49:33 来源: 网易潍坊 举报
0
分享到:
T + -

秦国的“令史”、唐宋的“仵作”,相传从公元1235年宋慈开创“法医鉴定学”至今,法医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将时钟拨回到48年前的昌潍地区公安处(现潍坊市公安局),18岁的王瑛手持解剖刀,成为潍坊公安第一位女法医,也是上世纪70年代全省唯一从事毒化刑事检验的女法医。3月7日,记者采访了今年66岁的王瑛,聆听这位“女宋慈”背后的故事。

  王瑛(右)和同事在潍坊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法医实验室。

培训初期因为害怕彻夜难眠

1975年7月,山东轻工业学校(现齐鲁工业大学)即将毕业的王瑛接到一张改变她一生的通知——“因成绩优异,被选拔进入昌潍地区公安处,8月底,赴山东省刑事化验培训班学习。”

上世纪70年代的潍坊公安法医队伍负责昌潍地区(含平度、五莲)所有非正常死亡及刑事案件的尸检与鉴定。一间偏房、一个药箱、一排标本、几支滴管便是全部家当。第一次进入解剖室的王瑛,看着众多人体标本后吓得转身就跑,但在冷静下来后,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又将她重新推回了那个冰冷的房间。从那以后,潍坊公安有了第一位“女宋慈”。

虽然已经接受了成为法医的事实,但王瑛在心理上还是有些恐惧。在山东省刑事化验培训班培训初期,她经常会因为害怕而彻夜难眠,因为恶心而吃不下饭,边吐边学,是解剖课上的常态。经过半年的培训,已经可以坦然面对“死亡”的王瑛学成而归,回到了昌潍地区公安处。

  王瑛(右二)与同事用化学试剂检验鉴定。

第一次出警就爬上冰面拖尸体

回想起接手的第一个案子,王瑛仍记忆犹新。“那天刑侦科接到报案,白浪河冰面上发现一具尸体。”王瑛说,当时正值冬日,还不是太冷,冰面还比较薄,到达现场后,站在河边的师父老沈一再叹气,最后一跺脚:“瑛子,你去!冰太薄,男的太重冰面担不住。”

就这样,王瑛系着绳子战战兢兢爬上冰面,徒手把尸体一点一点拉回岸边。上岸后她发现,自己的棉衣已被汗水浸透,这是她第一次在出警时与“死亡”正面交锋。

如果说第一次出警让王瑛意识到女法医的重要性,那一起中毒案件,让她对这份职业更加笃定。

“一起报案称有两名女孩突然死亡,其中一人是准新娘,家人怀疑是被邻居恶意投毒,邻里关系剑拔弩张,死者家属吵着要让邻居‘血债血偿’。”为尽快查明真相,王瑛连夜就地尸检,在确定死因为中毒后,她将女孩生前接触过的所有器具化验了一遍,靠着一支滴管,最终找到毒源——一只误食农药的家鹅。当时生活条件有限,许多家禽不明原因死亡后主人舍不得扔,便会吃掉,之前村里也曾出现村民因此而中毒的事件。了解情况后,王瑛将村里老老少少召集到村口,拿着大喇叭一遍遍地嘱咐。正是因为这起案件,王瑛发现法医也可以救人。

  王瑛(三排右一)与山东省刑事化验培训班全体同学留影。

带团队攻坚建立国家级实验室

就这样,王瑛的解剖刀一拿就是15年。1990年,她到其他岗位任职,虽然岗位几经变迁,但始终放不下对法医工作的惦念。2008年,王瑛调任潍坊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分管刑事检验。

回想起刚做法医的那段经历,王瑛印象最深的就是出现场时的那些简单工具,手套、口罩、剪刀、镊子、常用试剂。由于缺乏专业仪器,当时的检验用的多是化学方法,虽然可以定性,但难以定量检验。此番重回刑警,王瑛意识到刑事技术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压舱石”,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承担起引领侦查、支撑诉讼、服务全局的“重担”。面对新的考验,王瑛带领团队开始攻坚,没有设备就反复申请、没有经验就各地学习、没有场所就整合办公、人员不够就加班加点,蛰伏3年,潍坊市公安局成为全省地市级第一家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的单位。自此,潍坊市公安局出具的检验鉴定意见被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认可。

4000平方米的国家级实验室建成,56人的刑事技术队伍组建,5个全国公安机关司法鉴定重点实验室、1个公安部警犬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一个药箱、一支滴管检验鉴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而属于这位“女宋慈”的公安生涯也完美谢幕。王新杰、韩惠斌、孙培亮……细数不断涌现出的杰出后辈,王瑛仿佛又回到了当初那个让她又爱又怕的解剖室,回忆起了她那段无悔的青春。

夏天 本文来源:网易潍坊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