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国花学校是一所12年一贯制的基础教育学校。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建校三年,即成长为一所几千人的大规模学校。怎样在短时间内让学校由大变强?学校决定从迅速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入手,以内涵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
国花学校在几年前就接触了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的对分课堂理论,去年又系统学习了张教授的《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一书。我校认为,对分切中了传统课堂过多讲授的问题,明确提出教师课堂上必须与学生“分权”、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观点。结合学习体会,基于学情和校情,在“对分课堂四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国花学校制定了“单元设计·(4+1)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了推进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且教且研,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01、凝聚共识,统一模式,
为课堂改革提供总体框架
读了《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理论,国花学校在2022年8月,把张学新教授请进了国花学校,让大家用两天时间聆听张教授的报告。接着,又请来了对分课堂实验改革的先行者潍坊文昌中学的校长和老师们,现场指导我校老师上课。通过文昌中学的老师一线指导,我们基本掌握了“对分课堂”的实施路径。
●张学新教授进行对分课堂培训
●潍坊文昌中学老师一线指导国花课堂
经过半个多学期的探索,结合学生的能力要求,国花学校提出了自己的“单元设计(4+1)·对分课堂教学模式”。“4+1”是:精讲留白——独学内化——讨论交流——师生答疑——迁移应用”。在四元之外,我校根据能力要求,提出了“迁移应用”的达成目标。为了引导老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权力,我们又特别提出学生学程的五步走:听学—独学—合学—展学—检学,力求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02、行政主导,层层负责,
确保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国花学校成立“对分课堂”业务领导组,由总校校长任组长,小学初中部、高中部等校长为成员。组长定位、策划、引领学校的课改方向,提出学校的教学模式,全面领导推进工作,定期听取各学部、年级领导的工作汇报;其他成员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深入教研和课堂,阶段性提出整改意见,解决实际问题。总部、分部共同构建“教研修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改革模式与路径,将教研、科研、培训、教学有机融合,共同促进教师发展和课堂变革。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推进会
我们成立了以总校副校长为组长的“对分课堂”督导巡查组,引领教师把“生本”理念、“对分”思想切实融入到课堂教学行为中,统一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督导推进各学部全面使用“对分课堂”,促进以“高效课堂、思维课堂”为标志的“国花新课堂”全面落地;推进国花新课堂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由教师的输出转向学生的输出,由教师的讲授转向学生的表述;督导课堂的合作学习,让课堂走向对话,交流,展示。
03、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推进课改扩面提质
从建模思维说,“4+1·对分课堂”模式给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框架引航、规范标准,是给教师框“大格”。有了规则,树标很重要。为迅速“入格”,我们两学期都坚持举办了“三级”公开课活动。具体是:领导班子面向全体老师,开学进行“亮剑课”,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发挥典型引路、榜样示范的作用,以点带面,逐步覆盖所有学科。普通老师人人上“过关课”,人人参与评分。通过人人参与,保证课堂实验的全面、全体活动效果。
本学期开学第一周的第一节新课堂,就是从领导班子的“亮剑课”开始的。开学才三周,各个学部已经进行了20多节“亮剑课”和“示范课”活动。各个教研组都是先上课听课,再研课、评课,趁热打铁,畅所欲言,人人提升。
在典型课例研讨学习的基础上,老师们再开始自己的课堂实验,就有法可循了。
●听课
●研课、评课
04、过程管理,多元评价,
发挥评价手段的杠杆作用
在态度上,“做对分,我们是认真的!”第一是不犹豫,不怀疑,坚定不移去做。第二是规范名称和流程。第三是创设典型“三个一”:每个校长、主任做到创一个理想教室(蹲点一个班),建设一个优秀学科组,树一个典型老师。第四是考核评价先过关。建立以教学过程评价为主的“对分课堂”评价机制。一是同伴互评。建立以教师“对分课堂”过程性表现为核心的个性化档案袋,制定“亮剑课”、“示范课”、“过关课”三级“对分课堂”评价标准,让“对分课堂”有法可依。二是督导巡课评价、专家评价。评价结果计入学部综合考核。三是学生评价。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各学科教师的“对分课堂”进行评价。老师的课堂教学好与否,先让学生评价。课堂效果好不好,学习的主人说了算。以上多元化评价结果纳入教师综合考核,作为学年度评优评模和晋级的重要依据。
“过关课”要求人人参与,期中前过关50%,校长、年级校长和主任以及教师代表参与评价,从学生满意度、两单设计、常态课和活动讲课等几个方面评价,由业务领导和年级确定过关人员,验收发证,予以表彰。年级和学部教师的过关率又与负责领导的总体评价和考核挂钩,与干部的学年晋级挂钩。
张教授了解到这些后,非常赞同,“用评价把领导和老师推向对分课堂改革的主战场,你们的做法非常有力,令人赞叹。”李香凤校长回复说:“实在做事,做真实有效的事,我们相信一线行动,唯实可为。”
05、内外联动,协同教研,
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为保证教研水平和学习效果,2022年底,我们与潍坊文昌中学、河南漯河实验中学等对分实验学校搭建“校际发展共同体”,通过专家指导,三校一起备课、改课、网上研课评课,充分发挥协同教研的智慧力量,各自发挥资源优势,优化模式。活动达到了业务共享、专业共生的效果。通过定期开展一些学术活动,如联合培训、联合教研、双向交流、资源共享、联合检查等,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对分课堂”研究的合力,教研联合体真正成为教师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桥梁。
●校际发展共同体建设
2023年的2月20到24日,潍坊文昌中学在网上开展了对分课堂常态课直播,我们对6位老师的直播课进行了认真地听课、评课。带着听课的收获和想法,国花学校于2月25号去潍坊文昌中学现场学习和请教。
●国花学校与潍坊文昌中学校“校际发展共同体”协同教研
●观看对分课堂常态课直播
通过张学新教授和兄弟学校的专业引领,教师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和对教学的激情被唤醒,开始更多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状态,更快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生命力,都在于对它的长期坚守和不断完善。从观念到方法到行为,真正有效,需要一以贯之,需要扎扎实实。做对分,国花学校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