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4日上午,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省双拥模范城创建调研考评组组长黄润生一行到胶州市胶莱宋家屯村调研督导胶莱街道双拥共建工作。考评组先后到宋家屯村双拥特色一条街、红色记忆陈列馆、胶州第一党支部旧址、宋阎新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等双拥共建点进行调研督导,并详细听取了胶莱街道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情况介绍。


11:40分,大巴车缓缓到来,黄厅长一行同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程海林,胶州市委常委、市人武部部长王兵,胶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李昌,胶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阎凤强等领导阔步而下,胶莱街道党工委书记刘井哲、胶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胡海鸥上前迎接。胡主任就传承基因打造“红色家园”、雕琢服务优化“红色关爱”、打磨队伍激发“红色动能”等三个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传承基因,打造“红色家园”。1927年7月,胶州地方史上最早的党组织——中共胶县宋家屯支部建立,自此,胶州的革命星火在这里初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世事沧桑变幻,不变的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共产党人和融入血脉中的红色基因。胶莱街道宋阎新村百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守护国家的英雄,虽然新村只有2873人,但退役军人共产党员36人、现役军人23人、重点优抚对象17人、立功受奖8人,一系列数字昭示了宋阎人为国家英勇付出的坚强信念。


岁月沉淀成历史,信仰却点燃了恒久不灭的光。时至今日,宋家屯党支部旧址经过岁月的洗礼,已演变成一个春风化雨的教学点。胶莱街道于建党百年打造“红色记忆陈列馆”、2022年5月在全市率先创建“双拥特色一条街”,深耕红色文化土壤,建立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荣军夜校和退役军人之家等功能完备、特色鲜明、配套齐全的“红色家园”。每年有上千名党员、干部、群众、现役军人和学校师生来此参观学习,这里已经成为全市一个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的重要红色阵地。


雕琢服务,优化“红色关爱”。退役军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把退役军人工作落实到位,胶莱街道用心用情为退役军人做好服务,采取一系列举措,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送到每一名困难退役军人的心坎上,进一步提高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营造关爱退役军人、尊崇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近年来,胶莱街道宋阎新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大力开展关爱帮扶退役军人活动,悬挂光荣牌71个、建光荣榜2处、为新兵入伍开欢送会6次、走访帮扶困难老兵15人次,为现役军人家属送喜报开庆功会5次,累积投入资金50余万元,切实落实“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走访慰问服务对象400人次,春节、端午节、儿童节、建军节等重大节日,领导带队走访功臣模范。胶莱街道始终将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目前,办事处共有20余家军创企业,其中,中层有50%以上都是退役军人,他们在经济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办事处特别关注退役老兵、近两年转业的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工作,连续两年举办“大美胶莱 荣军送岗”招聘大集活动,在大集上,把企业的岗位信息、招聘需求、还有薪资待遇等,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儿,让退役军人在家门口儿就能找到称心如意工作。此项工作在新华社每日电讯、学习强国、退役军人事务部网站等宣传报道。


打磨队伍,激发“红色动能”。胶莱街道宋阎新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坚持党建引领,延续“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在“胶州第一党支部”成立退役军人之家党支部,特聘3名退役军人指导员,成立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指导员队伍,加强退役军人自我教育管理,引领其发挥优势和主体作用,持续擦亮拥军荣军崇军品牌,注重从退役军人中择优发展党员、培育村级后备力量,有10名退役军人当选村“两委”成员,6人任新村负责人。组建退役军人志愿队、突击队、先锋队,参与胶东机场胶莱片区拆迁、官路水库倒地清表、疫情防控、安保维稳等工作中,发挥了尖刀兵、突击连的作用。2023年2月6日,在胶莱街道深化“三比三促”暨“项目落地年”动员大会上,表彰了21名退役军人,激发退役军人的使命担当,激励他们更加主动的参与到社会经济建设上来,真正实践“军人精神永传承、全域上合立新功”!


黄厅长对胶莱街道双拥共建特色做法给予了“特色鲜明、用心用情”的高度评价,认为胶莱街道双拥工作载体丰富、措施明确、机制健全,希望继续发扬双拥工作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双拥政策法规落实力度,推动双拥工作走向深入,巩固好新时代军民共建成果,打造具有胶莱特色的双拥特色品牌,共同谱写双拥工作新篇章。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站在新的起点,胶莱街道将围绕“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目标,弘扬“胶莱战队”精神,汇聚起军民携手同心的磅礴力量,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进姿态、“唯旗是夺、唯快取胜”的进击状态,跑出加速度、干出高效率,奋力推动新时代退役军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上合空港、官路新城”添砖加瓦。(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