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公立医院住院个人负担金额同比下降12.3%!青岛 :打造“家门口的好医院”

0
分享至

青岛医疗多项创新举措获国家、省表彰,如今公立医院住院个人负担金额同比下降12.3%,正高标准全力打造10个攀峰学科

打造“家门口的好医院”

日前,由山东省卫生健康委指导的“创新引领医改惠民”山东省深化医改十大创新举措评选结果揭晓。我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好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组合拳’”上榜。

近年来,我市在“健康青岛”建设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脚步从未停歇: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不出市就可以得到北京名医的诊疗;去年,公立医院住院个人负担金额同比下降12.3%;如今,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就诊时间从平均3小时缩短为1小时;获评首批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在青岛,一个个看病就医的“利好”不断喷涌,一项项荣誉接踵而至,多年“量的积累”,终于实现了如今“质的提升”。

医疗水平筑高峰,大病不再“北上广”

“大病北上广”现象源于优质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匀,那些一线大城市集结着最高水平的医院、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最顶尖的专家,可以给疑难杂症患者提供更有效的诊疗方案。当青岛看大病的水平快速提升到一定水平,市民看疑难重症便不用再跑“北上广”,不出城就能看到好专家,甚至有不少患者专程从市外来青就医。

近日,48岁的李先生因腹痛、呕吐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青岛妇儿医院城阳院区)就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专家王有利判断他患有一种罕见病——P-J综合征。王有利和青岛医院普外科团队紧急为李先生进行腹腔镜下空肠切除吻合术+回肠切除吻合术,术中证实为多发P-J综合征导致的小肠多发重复套叠。

如今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像这样北京专家出诊、主刀的情况已成常态。自2021年至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陆续派出两批专家共180人、近500人次进驻青岛医院,涉及30个学科,开展坐诊、疑难病例讨论、科室专业调研等工作。该院已获准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专家到青岛并非“行色匆匆”,而是长期入驻,切实让青岛患者享受到了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

在青岛,医疗技术和学科水平不断“攀峰”的医院不仅仅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着力打造以国内一流培育学科、省内一流培育学科、精品亚专科为引领的学科群发展体系,骨科、胸外科获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妇产、老年医学成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分中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患者,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8年多来已确诊、治疗、治愈的疑难罕见病例多达60种1300多例。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分中心正式落户,这是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山东唯一的分中心……

目前,全市三级医院数量已由16家增加到34家。青岛正不断加快“筑高峰”的脚步,发挥高水平医院引领带动作用,围绕提升“转外就医集中和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病种”诊疗能力,积极打造辐射胶东半岛的综合类别和专科类别区域医疗中心。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建设临床专科,重点发展重症、肿瘤、心脑血管、呼吸等临床专科。围绕提升核心专科能力、补齐短板资源和推动关键领域技术创新,高标准打造10个攀峰学科,均衡布局10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

质与效提升,看小病不再折腾

在去年年底的新冠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基层卫生机构发挥了坚实的“兜底”作用。近年来,在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下,家门口的医院“看大病”的能力和“看小病”的质与效均稳步提升,确保了“一般病在区市解决”。全市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60%以上,较2016年提高12%。

基层诊疗能力的提升,源于各层级医疗资源的“贯通”。我市组建了由三级公立医院牵头,其他医院、基层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为成员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实施网格化布局管理;组建跨区域专科联盟、区域专科专病诊疗中心;推广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全市诊疗能力和同质化水平,实现资源扩容下沉,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6个区(市)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区(市),目前已建成18个县域医共体、13个城市医联体网格。

我市深入开展强基提质攻坚行动,入选“国家千县工程”的3家医院均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支持县级医院加强“五大中心”建设,急救绿道智能体系纳入市办实事,覆盖34家医院、132个急救站,急危重症患者平均治疗时间提前5分钟以上,60余家胸痛单元通过国家认证验收,占全市基层卫生院的50%以上。高质量建设50个县域临床重点专科,提高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防治能力。

为落实“慢病在基层”,我市筑牢“基层网底”,深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在6个农村区市打造了14家县域医疗次中心,在城区及城乡接合部建成了28家社区医院,进一步提高了二级及以下常规手术等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优化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通过巡回医疗、邻村延伸服务、上级机构驻村服务等方式,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深入推动基层慢病医防融合,逐步形成了二级以上医院全程参与、基层家庭医生首诊、转诊和下转接诊的基层慢病服务模式。

万物互联走进现实,也催生了医疗健康领域新革命,青岛正以互联之“智”改善就医效率。目前,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接入“健康青岛”平台,开展120项智慧化便民服务,实现居民就诊一码通行、门诊挂号一网预约、医疗缴费“一站式”结算,就诊环节从8个减少为3个、就诊时间从平均3小时缩短为1小时。建设全市统一的互联网医院平台,汇集全市39家互联网医院专家,提供健康咨询、在线复诊、药品配送等服务。青岛在全省首次实现市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全市32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完成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

回归公益性,三医联动“降温”就医费用

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难的问题,根源在“医”,落点在“价格”。就医费用是事关患者家庭负担的大民生问题,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既能看得上病,又能看得起病。

近年来,我市医药卫生领域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通过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持续深化政府投入、医疗价格、医保支付、薪酬分配等综合改革,进一步破除逐利机制,堵住“以药养医”的老路,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建立健全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真正让患者减轻负担,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我市通过压缩药品和医用耗材使用量、控制检查检验等方式腾出空间,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在体现医护人员劳务技术价值的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和医疗服务行为的约束,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市、区(市)政府积极落实“811”补偿政策,基本建立起医疗服务价格补偿和财政投入两条渠道构成的公立医院补偿新机制。自2013年起,青岛9年先后组织实施13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其中2022年动态调整899项医疗服务项目,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27项。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的有效举措。去年11月,青岛市所有符合医保按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条件的298家医疗机构已全部启动DRG实际付费。2022年,按DRG支付的医保基金占比达到80%以上,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4.5%、个人负担金额同比下降12.3%,平均住院日同比下降0.62天。

为了让市民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我市不断“挤水分,提质效”。截至目前,纳入国家和山东省集采的432种药品和18大类医用耗材已全部在我市落地使用,平均降价53%,近三年为我市节约医药费用超26亿元。2022年,提高人工晶体等60多类高值耗材支付标准,进一步为患者减负5.4亿元。创新国谈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保障108万人次购买使用国谈药,医保报销9.1亿元。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游客挤爆日本,赴日品尝海鲜成全球焦点

中国游客挤爆日本,赴日品尝海鲜成全球焦点

爱笑的小妖
2023-10-02 19:28:48
两年合同!莫德里奇确认加盟迈阿密,皇马生涯结束,梅西笑了

两年合同!莫德里奇确认加盟迈阿密,皇马生涯结束,梅西笑了

祥谈体育
2023-10-02 10:48:09
魏晋南北朝的苏联笑话

魏晋南北朝的苏联笑话

阿燕姐说育儿
2023-10-02 14:46:07
NBA震撼大交易!哈登如愿以偿离队,热火完成升级,公牛开启重建

NBA震撼大交易!哈登如愿以偿离队,热火完成升级,公牛开启重建

慕慕聊篮球
2023-10-02 13:13:49
拒绝爆冷❗丁俊晖因迟到被罚一局,4-3逆转小将马海龙晋级次轮

拒绝爆冷❗丁俊晖因迟到被罚一局,4-3逆转小将马海龙晋级次轮

直播吧
2023-10-02 19:37:06
负债超过600亿,千亿房企退市,比恒大更劲爆的雷,炸了!

负债超过600亿,千亿房企退市,比恒大更劲爆的雷,炸了!

楠芯律法
2023-10-02 12:00:12
大事件!大事件!2023年10月2日下午1点产生的五大“社会事件”

大事件!大事件!2023年10月2日下午1点产生的五大“社会事件”

小王游戏论
2023-10-02 17:53:18
Woj:马刺与瓦塞尔达成5年1.46亿美元提前续约合同!

Woj:马刺与瓦塞尔达成5年1.46亿美元提前续约合同!

直播吧
2023-10-03 05:13:04
我也仰望!霍福德:看到波尔津吉斯才发现他真有2米21 可能更高

我也仰望!霍福德:看到波尔津吉斯才发现他真有2米21 可能更高

直播吧
2023-10-02 23:25:05
知名港星因言论惹网民不满!本人火速澄清,指乡下一词意义广泛

知名港星因言论惹网民不满!本人火速澄清,指乡下一词意义广泛

港剧剧透社
2023-10-02 15:24:12
国庆高速堵车出现女司机当众脱裤排尿,专家:不会对桥体造成危害

国庆高速堵车出现女司机当众脱裤排尿,专家:不会对桥体造成危害

小毅讲历史
2023-10-03 09:03:35
退休领导发朋友圈来我市旅游,同事假装看不见,我请客花3千,次月被提拔,大家都愣了

退休领导发朋友圈来我市旅游,同事假装看不见,我请客花3千,次月被提拔,大家都愣了

职场火锅
2023-10-02 17:27:10
国庆第二天,最“恶心”一幕出现了:暴涨70倍,是谁在狠宰我们?

国庆第二天,最“恶心”一幕出现了:暴涨70倍,是谁在狠宰我们?

公蓝一天
2023-09-30 21:04:19
美媒:它们或将全部返回中国!

美媒:它们或将全部返回中国!

占豪
2023-10-02 01:47:19
樊振东昔日绯闻女友晒母女照,26岁身价超亿!被誉为体坛第1美女

樊振东昔日绯闻女友晒母女照,26岁身价超亿!被誉为体坛第1美女

大讲坛
2023-10-02 05:42:20
检查组突击检查,正在赌博的公职人员拔腿就跑!

检查组突击检查,正在赌博的公职人员拔腿就跑!

政知新媒体
2023-10-02 21:08:28
苹果App Store迎来重大调整,在中国上架的App必须具备ICP备案号

苹果App Store迎来重大调整,在中国上架的App必须具备ICP备案号

提供各种瓜瓜乐
2023-10-02 00:35:03
降价80%!中国造出首台5.0T核磁共振,美欧急甩卖,我们不买了

降价80%!中国造出首台5.0T核磁共振,美欧急甩卖,我们不买了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2023-08-30 18:49:23
22亿!导演王宝强的破笼与逆袭

22亿!导演王宝强的破笼与逆袭

德林社
2023-10-02 17:06:52
成都宝马案取得突破:警方公布凶手身份,死者被赞誉为人品良好

成都宝马案取得突破:警方公布凶手身份,死者被赞誉为人品良好

郡主暴躁美少女
2023-10-03 06:52:29
2023-10-03 12:10:44

头条要闻

中国恒大复牌后一度涨超40%

头条要闻

中国恒大复牌后一度涨超40%

财经要闻

意不意外?中国恒大 复牌暴涨40%!

体育要闻

初一输越南vs国庆输韩国 哪个更糟心?

娱乐要闻

田亮父女拍广告 森碟身高直追爸爸

科技要闻

mRNA终于拿下诺奖:有何应用前景?上市公司都有哪些布局

汽车要闻

售24.12万起 奥迪RS套件燃速型特别版车型上市

态度原创

时尚
家居
亲子
数码
教育

疑似已有二胎?他俩的婚姻故事好清奇

家居要闻

闹中取静,于独栋别墅中重构空间秩序

亲子要闻

请问幼儿园你OK了吗

数码要闻

《小舞五年之约》-Cosplay

教育要闻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真题精讲22小题,收藏学习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