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百家科创企业和百名高层次人才”上合行——少海国际科创专场活动在胶州绿城喜来登酒店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施剑林、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董事长程志强、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储林等40位专家和企业家齐聚上合新区,共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大计,聚力建设资源汇聚、活力迸发的国际科创价值高地,为上合新区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和项目支撑,
活动现场,施剑林院士作纳米生物医学专题报告,胶州市人民政府与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铁北京局区域总部项目、上合海洋产业研究院项目、干细胞产业集群—中航生物项目、少海科创产业中心项目等总投资118亿元的12个项目集中签约,为上合新区新兴战略产业突破发展聚势赋能。
胶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培源在致辞中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一座城市发展的内涵、动能和能级,都离不开人才的引领和驱动。
上合新区拥有独一无二的开放优势。上合示范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宣布、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国内唯一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综合性开放平台,胶州作为核心区所在地,肩扛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历史使命,聚力“搭平台、创模式、聚产业、强主体”,加快“四个中心”和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建设,打造新时代对外开放新高地。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坐拥全省唯一的4F级国际机场,正加快实施三年三千亿投资计划,为东北亚门户枢纽建设和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两大“国字号”示范平台全面起势,以高水平开放赋能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
上合新区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经过整体性谋划,上合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全面搭建。上合经贸综服平台登录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综服平台完成2.0版迭代升级,数字党政·智治上合工作平台顶格运行,“三大平台”以数字化手段重塑了上合新区招商引资、社会治理、政务服务新格局。上合大道、融合大道两条城市大动脉,连接上合和临空,贯穿南北和东西,带动全域要素资源加速流动、有效整合。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流量与日俱增,“发展动力源”作用愈加突出,空港综保区即将封关运营,正成为驱动青岛乃至全省对外开放的新引擎。诸多红利相互叠加、共同释放,必将为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场景。
上合新区营造近悦远来的创业生态。坚持抓实体经济主线不动摇,41个国家行业大类中有31个,818家规上工业企业数量雄踞全省同级城市榜首;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541亿元、增速5%,总值和增速均位列青岛十区市第二位;“5-2-1”矩阵式发展思路由“施工图”变为“实景图”,二十大生态园区塔吊林立、热火朝天,上合工业互联网国际化特色先导区加速申建。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集成发布上合新区人才金政三十条,创新实施“股权投资”“以赛选才”“按薪定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4A级生态景区规划建设少海国际科创城和长江以北首家人才主题公园,通过政策扶持、资本赋能、服务保障,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品质服务。雄厚的产业优势和人才生态,为人才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活动伊始,上合示范区、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青岛大沽河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有关负责人分别围绕功能区建设发展沿革、重点产业规划、创新创业环境、人才集聚优势等作专题推介,全面展示国家战略在上合新区落地生根、国际地方经贸合作蒸蒸日上、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的生动实践。
随后,胶州市人民政府与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坚持产业需求导向,针对海洋生物制品、海洋装备、水产种质检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水养殖等领域,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现代科技创新体系,开展中试试验与产品熟化等功能性过程,推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协同发展。
在项目签约环节,胶州市人民政府与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签约中铁北京局区域总部项目,大沽河度假区管委会、少海发展集团分别与相关科研院所、企业签订上合海洋产业研究院项目、少海科创产业中心项目、干细胞产业集群—中航生物项目等11个项目合作协议,实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助力总部经济、现代海洋、医养健康、金融贸易等新兴产业发展。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施剑林以《从纳米催化医学新概念,到肿瘤解聚治疗临床初探》为题,围绕纳米医学概念与现状、纳米催化肿瘤治疗、纳米医学临床研究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施剑林院士长期从事无机纳米材料、药物输运和纳米诊疗剂等方面的研究,多次担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纳米专项等课题项目首席科学家,是中国“纳米催化医学”学科的开创者,带领团队推出的最新科研转化项目——“肿瘤解聚疗法”项目,为纳米医学和临床医学开辟了全新研究领域。
、服务保障,大力营造“宜居宜业、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创新出台教体系统人才引育、头部企业人才奖励等政策,系统集成才赋上合人才金政30条,年度落实高层次人才、平台奖励4797万元。深入实施“人才贷”金融赋能措施,为8家人才企业提供贴息贷款7400万元。完成青岛人才无感服务系统开发试点任务,率先实现人才政策“无形认证、非申即享”,人才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全面建成1500套人才公寓,配套建设国际人才医疗绿色通道,打造机场人才贵宾通道,加快建设半岛国际人才公园,“上合爱才、就等您来”的爱才氛围更加浓厚。
2023年,市委组织部将紧紧围绕市委“项目落地年”部署和“1+2+3+N”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按照“锁定目标、重点突破、完善功能、强基固本”工作基调,以推动人才工作国际化、产业化、数字化为主线,聚力“搭平台、创模式、聚产业、强主体”,加快打造上合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枢纽、产才融合发展高地、科创要素集聚高地、人才生态引领高地“一枢纽三高地”,全力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