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5 19:12:34 来源: 网易平度

山东
举报
《农村大众》是中共山东省委主办、大众日报农村版,是山东省委、省政府指导全省农村工作的党报,在全国农业农村类媒体中具有较强影响力。为搭建各地交流乡村振兴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平台,2月8日开设“乡村振兴论丛”理论专刊(双周刊),首期刊发平度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兴绩署名文章。作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和青岛乡村振兴主阵地,近年来,平度市持续聚力推动产业发展、城乡融合、改革赋能、党建统领等工作,一盘棋统筹、一条心筑基,持续激发起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率先发展区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新动能。成功入选2021年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和2022年山东省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2023年,平度以“五区”建设支撑打造青烟潍城市群会客厅和青岛辐射带动半岛一体化发展桥头堡。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上,将聚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树牢平台思维、生态思维、要素思维,立足特色、放大优势、创出示范,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强化典型引领 打造示范高地
聚力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率先发展区
平度市委副书记、市长 赵兴绩
作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和青岛市乡村振兴主阵地,近年来,平度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系列重要指示,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率先发展区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022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237.1亿元、可比增长3.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万元、增长6%,平度市入选2021年“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和2022年山东省“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
产业发展提速升级
作为农业大市、农业强市,平度市坚定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同时立足资源禀赋,借势借力平台市场,全面激发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稳产保供强担当。2022年,平度市粮食种植面积达到303.4万亩,总产145.6万吨,约占青岛市的50%,连续10年蝉联全省产粮大县“冠军”,连续11年获评国家超级产粮大县称号,蓼兰小麦攻关田亩产823.2公斤,连续三年刷新青岛市小麦单产纪录。平台赋能聚资源。成立市场化运作的平度农旅集团,通过“国有平台+专业运营+村集体+农户+金融保险”产业发展模式,定向参与乡村振兴,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不划算的事办好、办实、办出成效。目前集团总资产达到361.9亿元,是改制前的12.1倍。建强园区育动能。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文章,以工业思维推进大泽山葡萄文化产业园等6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统筹涉农资金4.7亿元,完善园区基础配套,推进总投资45.7亿元的34个重点一产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粮油、畜禽两条百亿级产业链以及蔬菜、果品等4条十亿级产业链加快构建。全球规模最大、年出菇2万吨的七河生物香菇菌棒智慧化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全国单体最大、年出栏500万羽的阁北头笼养肉鸭基地竣工投用,印象大泽、崔家集向阳红入选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名单。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青岛主会场活动在大泽山镇举行
城乡融合提势聚力
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工作,让城乡发展更均衡、更协调。基础配套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美丽镇街、美丽乡村、美丽庭院“三美”同建和道路通行、农村厕所改造、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四大革命”,总里程6200余公里的农村“四好”公路和通户道路互联互通,10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高质量打造,先后建成15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200个达标村。环境面貌品质化提升。大力实施“花香平度”建设等专项行动,2022年新增绿化面积217.5万平方米,同时总结推广党员联户、信用积分等做法,充分激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大泽山响山潘家村获评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新河入选“中国最美村镇”。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抓好20个教育集团规范运行,推动人员上下贯通和资源统筹使用,惠及学生6万余名。大力推进4个医疗集团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实施基层卫生院改造、村卫生室配套和“智慧村医”工程。入选青岛市唯一的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行走的书箱”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优秀典型案例。改革赋能提效增益
始终将机制改革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招”,树牢“破题意识”“有解思维”,加快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各项重点改革。人才引育机制不断完善。依托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技师学院、“庄户学院”等教育阵地,创建国家级农民培育示范基地1处,农民田间学校81处,累计培育科技带头户150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2万多人,带动20多万农民掌握新技术。产权激活机制不断完善。深化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发放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抵押贷款9笔,共计177万元。在青岛市率先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使用权抵押贷款,累计成交40宗1854亩,成交价款2.3亿元,支持落地项目40个,助力村集体增收1.4亿元。建成青岛市首家市场化运作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完成进场挂牌业务408笔,交易额2亿元。助力村集体增收3300万元,最高溢价率达348%。金融支农机制不断完善。在全国率先开展鸡蛋、苹果“保险+期货”业务,省内率先开展“政银保”“助保贷”融资服务,创新推出国内首单由政府主导并给予补贴的蛋鸡期货收入保险,为农户实现托底增收。引导驻平金融机构推出“股权贷”“林权贷”等系列信贷产品,2022年前11个月全市涉农贷款余额589亿元,增长29.5%。坚持“一条心”筑根基
党建统领提质蓄劲
坚持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引领力、服务力。夯实乡村振兴“主阵地”。在青岛市率先制定《新村运行工作规范》,开展基层基础“大起底 大突破 大提升”行动,攻克基层党建顽疾1.2万余件。因村制宜形成资源开发、资产利用、资金运作、协同经营等7大类31条增收路径,2022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9亿元,村均收入超过150万元。选育乡村振兴“生力军”。强化镇街党委统领作用,科学规划194个管区,选派1125名优秀干部下沉一线服务群众。健全农村干部“选育管用爱”全链条工作机制,全市298个行政新村全部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创新推出体悟实训、结对帮带等“头雁振翅”工程,充分激发村干部队伍活力。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完善从“城市大脑”到“基层细胞”上下贯通的“1+N+N+1”治理体系,2.1万名微网格员办理实事1.2万件。推出“您好·老乡”“夜访万家”等特色党建品牌。平度“1+2+3+N”信用乡村典型入选中央农办《农村要情》,“五必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入选中央文明办典型案例。2023年,平度市将聚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扛牢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责任担当,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率先发展区。
树牢平台思维
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高效
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建设高标准农田7.7万亩,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20万亩以上,开展小麦完全成本保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80万亩。统筹推进现代特色农业设施化提升、园区化建设、融合化发展、绿色化引领、数字化赋能“五化”工程,高标准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重点抓好古岘郁金香、旧店蝴蝶兰等总投资26.7亿元的17个重点涉农项目建设,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为青岛乃至全省农业现代化提供示范样板。
树牢生态思维
加快推动农村宜居宜业
按照片区化规划、标准化建设、产业化融合、景区化提升原则,统筹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布局,成方连片打造青岛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5个,实施235个村庄供水管网改造提升、380个村庄污水治理,修缮改建农村公路388公里,梯次推进新河水厂扩建等总投资28.9亿元的8个重点水利项目建设,配合做好官路水库工程实施。着力抓好大泽山、崔家集两个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分类分批梯次打造7处平度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出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辐射带动乡村全域振兴。
树牢要素思维
加快推动农民富裕富足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深化富民强村五年行动,出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意见,拓展“乡村公共资源+共富公司”模式,把资源增值收益最大限度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持续抓好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引导更多农村公共资源上线交易。大力推广高效农业,加快打造百亿级特色富农产业链,带动全市百万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本文来源:网易平度
责任编辑:
m15650274280@163.com_PD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