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山东的冬,“集”出生活的热气腾腾

2023-02-03 17:20:12 来源: 网易山东 举报
0
分享到:
T + -

纯以景物而论,山东的冬天并不出众。

虽然威海荣成的大天鹅照例光临越冬,胶东沿海的冬捕也会响起刚劲的渔家号子;然而,在零度左右的气温主导之下,山东的冬天没有银蛇蜡象一般壮阔的北国风光,更缺少一些南方冬天的柔情蜜意。

即便老舍先生对济南冬天给予了更多偏爱,但谈及的主要优点,依然仅仅是“暖和响晴”。

山东的冬天,朴素而慵倦,场景大抵相似——主色彩是灰色,树叶萧疏,缺乏了色彩的变动,极目所见千篇一律,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即便是旷达如苏轼,也会在山东的冬天里,生出些类似“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的喟叹。

但换个角度看,山东的冬天,也许并不在景色,而在于那种跟冬天相互对抗又紧紧依存,最终浑然天成的人文气息。当你深入到山东冬天的精神内里,就会发现在寒冷之下,藏着热络、喧腾的独特气象。

今年,“黄河大集”重新回到了山东人的视野。去年12月,以“过年就买山东货”为主题的黄河大集春节季正式启动,政府站台,媒体聚焦,网商助力,一度远离城市视野的大集,意气风发地占据了大家关注度的C位。

所谓“黄河大集”,是指围绕弘扬传承黄河文化,打造炎黄文化体验廊道,通过线上带货加线下大集加宣传推荐的方式,整合发动各类媒体宣传带货资源,在沿黄传统乡村大集组织实施系列惠民利民活动。目的是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带动文旅消费。

2023年,山东将计划开展冬季年货大集,春季春游大集,夏季文创大集,秋季丰收大集四个主题活动。未来,黄河大集将逐步从沿黄九市延展到全省,从山东推广到沿黄九省乃至全国。

在当下,各类消费渠道日趋完备的情况下,为什么山东人会对“大集”情有独钟?

说到底,“大集”的意义贵在“逛”而不单单是“买”,重在“游”并兼顾着“购”。大集是几代人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记忆,很多人的童年时光,都萦绕着大集上浓重的乡音叫卖,以及地道的小吃风味。新年伊始逛一逛大集,即便脚上沾了土,身上落点灰,也是与故乡风尘的亲密“接壤”。无需带着什么目的,也不用导购推介,如果有兴致甚至还能跟老板讨价还价一番,浮生半日闲的心态,在“大集”的逛吃中完美归位。

在大集上,除了能够感受山东人的热情开朗,还能感受到山东丰饶的物产。即使是在冬天,温室大棚里依旧出产着琳琅满目的新鲜蔬菜,肉摊上供应的永远是当天的鲜货,还有各种各样的山东好品,在坦白中展现着最质朴的原貌。大集上看似没有太多约束,但却最有自己的规矩,那是按质论价的本原商道,是童叟不欺的人格操守。在山东的冬天里到大集上逛逛,置办点年货,会让你同时感受到“好客山东”“好品山东”的双重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能在乡风乡味的呼吸之间,寻得山东人的精神根脉。

山东人尚礼俗、重家庭,一些习惯甚至让人觉得拘礼。但没有人能够否认,这种互相之间的探望和团圆,是维系亲情与感情的重要纽带。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山东各地都有着剪窗花、写春联的高手,展现着一个家庭和地方的艺术修养。譬如潍坊的剪纸和年画,都是驰名全国的非遗技艺。

在饮食上,特别强调品质规格的鲁菜,更在年夜饭上做出了花样。胶东的“花饽饽”应时应景,鲁南的煎饼也已经成为新网红,而闻名天下的“山东水饺”,则是最隆重的家常。潍坊萝卜或者章丘大葱,鲁西南牛肉以及渤海湾的鲅鱼,各色纯正馅料混合,经过切碎、调和后浑然一体。包容在莹白的外衣之中。水与火的共同成全,让饺子在复杂的工序后,完成境界的升华。饺子上桌,便是万众和乐、天下一家。

在这个冬天里,我们看到山东的景区里人头攒动,影院和餐馆一座难求。看到返乡探亲的人们,把家乡的物产与亲人的祝福,装满整个后备箱。看到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们,以时不我待的干劲抢抓开局,兼程出发。时间如常流动,万物依然生长,我们对于生活的庄重与珍惜,终于汇成澎湃的生机,驱散着自然的寒意和疏离。

明日立春,回望这个即将离开的冬天,相信每个人都会心生感慨。我们相信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美好,如同庄稼一样,在冬天里蓄力,也将在春风中拔节生长!

夏天 本文来源:网易山东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