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黄河入鲁第一县东明,文旅融合迈向高能级

2023-02-01 17:19:54 来源: 网易山东 举报
0
分享到:
T + -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东明是黄河入鲁第一县,是先秦大思想家庄子故里,文化旅游资源禀赋良好。东明县文旅局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这一有利形势,紧跟全县“北工南农”主体功能区发展脚步,立足特色优势盘活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充分释放文化旅游消费潜力,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文旅融合迈上新台阶,开创东明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城乡

东明县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东明文化中心2021年建成启用,各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对外开放,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展示东明形象的新窗口,开展对外交流的新名片。

县文化馆在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中获评国家一级馆。

县图书馆树立“智慧图书馆”建设理念,拓展阅读、讲座、朗诵、艺术等读者服务内容,实现了办证、借阅、查询等业务自动化。

县博物馆、美术馆也打造了高标准展厅,完善了展陈设施,大大提升了办展水平。

近年来,东明县通过整合公共文化建设、行业扶贫等资金,大力开展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目前全县每个乡镇(街道)均建有综合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农村文化广场500余处。滩区24个新建村台和1处外迁社区也全部高起点、高标准配套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新建南华书房、龙脉御园、县医院、明兴现代教育机构(梦蝶路)、明兴现代教育机构(振东路)5处城市书房,已全部整备完毕,试运营中,11月底全面开放。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注重精品文化活动品牌打造。坚持每年举办全县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采取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带动和引导基层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如每年寒假期间举办的读者有奖征文活动已连续举办14届,全县农村文化艺术节已连续举办11届,“尼山书院杯”国学知识竞赛已连续举办7届,通过长期坚持举办,在群众中逐渐凝聚品牌影响力。

办好主题活动营造节日氛围。在每年文化遗产日、世界读书日、5.18国际博物馆日以及劳动节、国庆节、春节、中秋等节日期间,策划举办形式新颖、文化氛围浓郁的主题活动和展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节日氛围。

开展文化下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坚持举办文化下乡活动,丰富文化下乡产品,将戏曲、图书、展览、演出、书法绘画等文化产品和活动送到群众身边,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工程,每年送戏下乡演出500场左右。坚持开展“基层文艺骨干培训”,深入乡镇、村实地开展文化艺术、图书管理培训,提升基层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组织活动水平。

文物保护开发利用有声有色

东明县位居中原,历史悠久,境内现有文物保护单位49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古遗址4处,古墓葬4处,古建筑4处,石窟寺及石刻3处,抗战遗址、纪念设施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处。文物资源较为丰富,包括史前文化、商周文化、汉代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家文化、红色文化等。

在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改革。2020年由县委政府两办出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提高文物依法保护水平。

举办高水平展览。2021年策划举办了《东明历史文化展》等10余个展览,以实物、摄影、书法、美术等多种形式反映东明历史文化风貌。

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东明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菏泽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就在东明县大屯镇夏营村成立,目前全县有14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遗址、纪念设施和革命史迹。2021年文旅局完成中共夏营支部旧址修复,县博物馆策划了串联“东明盐民暴动纪念地”“黄河抢险纪念碑”“王高寨九十六革命烈士纪念地”“中共夏营支部旧址”的红色旅游路线。

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东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丰富。近年来,县文旅局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做好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承工作,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东明县建立和完善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名录和传承人体系。全县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5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以上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0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以上5人。

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一是建立非遗传习所。鼓励积极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目前东明县的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部建有保护传承中心。二是积极组织开展非遗展示展演。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展示展演活动,进一步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和传承非遗成果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对外推介。积极推荐和组织优秀非遗项目参加国内外各类博览会和展会、展览,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各类培训,增强东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地的交流,扩大认知度与影响力。积极组织参加“山东手造 优选100”遴选活动,推选了东明粮画、蓝印花布、东明香肚、手工挂面、红薯粉条、东明西瓜酱等8个东明县特色手造产品。东明粮画成功入选优选100提名项目。充分发动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参加“振兴传统工艺·鲁班杯”大赛,葫芦入围雕刻制造类作品名单。

东明粮画产业被认定为“省级非遗工坊”并入选菏泽市十佳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手工挂面被认定为“市级非遗工坊”,全县新认定县级非遗工坊4处(蓝印花布、东明香肚、东明红薯粉条、东明西瓜酱)。东明香肚项目入选菏泽市十大优秀实践案例。

乡村旅游体系呼之欲出

东明县有3A、2A级景区各1个,乡村旅游点2个,三星级酒店一家,在建重点文旅项目2个。全县已初步形成3个省旅游强乡镇(焦园乡、菜园集镇、武胜桥镇)、8个省旅游特色村(焦园乡李寨村、张营村,菜园集镇庄寨村、李屯村,武胜桥镇玉皇庙村,长兴集乡老君堂村,陆圈镇王官屯村,大屯镇刘岗村)、5个省农业旅游示范点(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河故道植物园、百果园、玉皇庙村、东明西瓜科技示范基地)、4个省精品采摘园(百果园、王官屯村采摘园、玉皇庙村采摘园、东新农场葡萄采摘园)、3个省景区化村庄(武胜桥镇玉皇庙村、菜园集镇庄寨村、长兴集乡老君堂社区)的乡村旅游体系。

(东明县景区、文旅综合体、非遗等文旅资源分布情况)

打造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带

根据《菏泽市文化旅游发展三年攻坚行动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方案》要求,结合东明实际,下一步,东明县主动协调争取,推动一批文旅项目实施。以黄河大堤为纽带,以24个新建村台社区和4个保留的旧村台为节点,串点成线、串线成面,谋划实施“东明黄河特色村落保护展示项目”和“东明县黄河风情带生态廊道建设项目”,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博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非遗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打造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带。加强服务引导,推动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文化旅游项目等现有项目的提升改造。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加强文物勘探工作。充分发挥文物教育作用,提升博物馆管理、办展水平。广泛征集体现黄河文化内涵的实物资料,注重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提升黄河文化展陈水平,开展黄河文化讲堂,讲好“黄河故事”,筹办好《筑梦黄河滩——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纪实展》,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基地。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做好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申报,加强传承人培育。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健全完善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生态保护区“五位一体”保护传承体系。加强非遗项目“深加工”,创作文化艺术精品。

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指导乡村旅游发展,积极推动开展各类示范基地、研学基地、景区化村庄等申报工作,大力开展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按“文旅兴县”和全域旅游要求整合资源要素,抓住黄河旅游线、庄子旅游线、红色旅游线等特色旅游文脉,对全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设计,通过“文旅+”和“+文旅”有效整合,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等方面的界限,实施多业融合发展。延伸旅游业产品链条,以市场为导向引导旅游业由单纯的“看”到“吃喝游乐住购”一体化多元发展。积极争取和宣传文旅惠民政策,鼓励支持本地企业运用先进的生产加工、产品设计等科学技术,开发经营具有该县特色的休闲食品、文化标识纪念品、手工工艺品,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完善文化旅游产业结构。

突出特色优势,策划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深入挖掘东明县文化旅游资源及其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时代价值,以黄河文化为总基调,融合庄子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景观资源,串联优质旅游项目,打造一系列精品旅游线路。依托民间博物馆、乡村记忆博物馆等文博场馆资源,发展“文博场馆+旅游”。突出东明“长寿之乡”和东明黄河故道植物园等康养资源优势,发展“康体养生+文化旅游”。依托东明韩楼粮画村、大屯镇“全国民间艺术之乡”以及庄子文化和红色资源,发展“教育+文化旅游”。依托门球大赛、马拉松等国际国内赛事,大力发展“体育+文化旅游”。

夏天 本文来源:网易山东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