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物资下沉、渠道畅通、机制保障…全市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平稳有序

0
分享至

 面对疫情防控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安排,紧紧围绕“保健康、防重症”总体目标,着力推动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各项任务落实落细,最大程度保护农村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有力保障泉城社会秩序稳定和社会安全。

  1月26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为高质高效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在具体工作中探索采取了“三个三”疫情防控推进模式。

  整合资源要素,全力做好“三个下沉”

  一是保障医疗物资下沉。明确镇、村医疗机构和重点人群药械配备标准并抓好落实,确保常用(特效)药品和设备及时到位。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储备对症治疗药品、抗原检测试剂对应服务人口占比达到35.7%;发放治疗康复健康套餐包261497个;平均每个村卫生室配备氧气包、氧气罐或氧气瓶1个、指夹式血氧仪3个。

  及时采购22224瓶“阿兹夫定”,按照每个村卫生室6瓶的标准免费配发全市3704家村卫生室,并紧急动用市级储备500万片布洛芬配送到各村镇卫生室(院)。

  二是保障医护力量下沉。组织县、镇医疗力量下沉一线,充分发挥家医团队和农村(社区)网格作用,最大限度为农民群众提供良好医疗及必备生活服务。目前,全市45个乡镇卫生院和3704个村卫生室共计拥有医务人员达10132人。

  三是保障生产生活物资下沉。全力提升快递物流配送效率,及早做好化肥、农药等农资需求调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扎实做好各类必备物资应急储备及投放工作。

  统筹协调推进,全力确保“三个畅通”

  一是畅通分级诊疗渠道。充分发挥医共体、医联体作用,制定出台《关于印发济南市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有效搭建县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分级诊疗县域医共体架构。特别是坚守镇村医疗机构首诊防线,优化基层首诊、接诊、转诊流程,完善农村急救转运体系,确保重症患者能够及时转运、收治。

  二是畅通药品保障渠道。定期分析研判疫情发展趋势,全力稳定重点药品和抗原试剂储备生产供应。全市农村地区现储备连花清瘟中成药等各类药品70多种、总价值4650万元,抗原检测试剂1460万人份、N95口罩250万只,基本能够满足当前疫情防控需求。向博科诊断、永芳、康尔泰等7家生产防疫物资企业派驻重点工作组,切实保障重点企业生产有序、供应稳定。向6家重点医药物流企业发放600张通行证,向2家涉及互联网医药配送业务的申通、京东发放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优先配送旗800面,有力提升全市疫情防控重点物资保障供应能力。

  三是畅通重点人群服务渠道。统计摸排农村地区重点人员46.2万人。严格落实红、黄重点人群分级标注、分类管理制度,实行台账管理。各村普遍组建“村(社区)两委成员+家庭医生团队+网格员+志愿者”四位一体服务保障团队,由村“两委”成员带头,对重点人员中的独居老人、留守老人、困境儿童等落实帮包责任制,坚决守牢农村防疫阵地。多举措加快重点人群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已达94.1%。加强对春节返乡人员的宣传引导力度,指导其错峰返乡,减少聚集性活动。

  凝聚工作合力,全力强化“三个保障”

  一是强化防疫氛围保障。深入推进农村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新媒体、乡村广播、小喇叭等方式,深入宣传“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突出抓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处置,确保舆情平稳可控。

  二是强化农业生产保障。全力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持续提高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全市农业稳产保供情况总体平稳有序。全市蔬菜、猪肉、鸡蛋、禽肉上周单周产量分别达26930.4吨、3028.6吨、2696.2吨、2069.5吨。

  三是强化工作机制保障。将五级书记要像抓脱贫攻坚一样抓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要求落到实处,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区、镇两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市、县工作专班作用,全面推动统筹协调、政策协同、基层动员、督促落实等各项任务落实。

  探索建立“7+14”督导机制(7个督导调研组+14支区县“四进”工作队),到14个区县进行全覆盖、多维度督导调研。目前,7个督导组已全部完成第一轮督导调研,及时反馈督导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并督促区县第一时间整改到位。市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市委组织部研究印发《关于在新阶段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中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通知》,对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提出“十个进一步”要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动员村“两委”、1010名驻村第一书记、302名驻村工作队员和农村党员等加入抗疫大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到户、到人,牢牢守住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

(来源:爱济南)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装栏杆、骂邻居,国内停车困局,被日本一个双线设计轻松瓦解

装栏杆、骂邻居,国内停车困局,被日本一个双线设计轻松瓦解

李子橱
2025-04-20 09:58:45
俄罗斯的错误绝不能再犯!如果台海开战,中国必须咬死这三点

俄罗斯的错误绝不能再犯!如果台海开战,中国必须咬死这三点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5-11 06:45:05
57岁女子每天睡前坚持揉肚子,体检时医生说:“你是养生高手!”

57岁女子每天睡前坚持揉肚子,体检时医生说:“你是养生高手!”

河山锐新闻
2025-05-08 16:47:05
唐斯:绿军能成为卫冕冠军是有原因的 他们今晚展现出了毅力

唐斯:绿军能成为卫冕冠军是有原因的 他们今晚展现出了毅力

直播吧
2025-05-11 09:22:20
中年夫妻靠啥维持感情?网友:相互满足对方的需求(生理、物质)

中年夫妻靠啥维持感情?网友:相互满足对方的需求(生理、物质)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5-11 00:05:08
相隔百公里,治疗差价几十万!一批患者涌到大城市看病

相隔百公里,治疗差价几十万!一批患者涌到大城市看病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0 13:24:56
泽连斯基要求“特别军事行动”:对俄罗斯进行去纳粹化和非军事化

泽连斯基要求“特别军事行动”:对俄罗斯进行去纳粹化和非军事化

雪中风车
2025-05-09 06:31:12
有情有义,广州队旧将张志雄在进球后展示广州、铜梁龙队徽

有情有义,广州队旧将张志雄在进球后展示广州、铜梁龙队徽

懂球帝
2025-05-10 22:45:10
被判10年的李天一,改名换姓出狱后,最恶心的一幕还是出现了

被判10年的李天一,改名换姓出狱后,最恶心的一幕还是出现了

小故事娱乐
2025-03-23 12:20:03
四川省2025年养老金调整将至,2000元和1万元增长钱数会是几倍?

四川省2025年养老金调整将至,2000元和1万元增长钱数会是几倍?

暖心人社
2025-05-10 22:17:08
没苦硬吃!贝克汉姆带俩儿子去无人岛度假,住处太简陋被儿子吐槽

没苦硬吃!贝克汉姆带俩儿子去无人岛度假,住处太简陋被儿子吐槽

译言
2025-05-09 00:05:03
凯尔特人115-93赢尼克斯,大比分1-2!这一战,我彻底看清5个现实

凯尔特人115-93赢尼克斯,大比分1-2!这一战,我彻底看清5个现实

毒舌NBA
2025-05-11 08:35:13
闹大了!董小姐之后,医学界再爆丑闻!

闹大了!董小姐之后,医学界再爆丑闻!

财经要参
2025-05-09 08:30:03
名宿直言湖人放弃詹姆斯 退役巡演浪费夺冠机会 东契奇很不满老詹

名宿直言湖人放弃詹姆斯 退役巡演浪费夺冠机会 东契奇很不满老詹

篮球话题团
2025-05-11 01:35:03
佛山地铁亏麻了?末班车提前能减少亏损吗,一场艰难的经营求生战

佛山地铁亏麻了?末班车提前能减少亏损吗,一场艰难的经营求生战

记录生活日常阿蜴
2025-05-11 00:51:47
澳门这晚成“见光死”现场,高清镜头暴露真颜,刘嘉玲丑得没眼看

澳门这晚成“见光死”现场,高清镜头暴露真颜,刘嘉玲丑得没眼看

趣文说娱
2025-05-09 11:17:54
日均接诊500人,"骨折不用开刀"!上海社区门诊↗

日均接诊500人,"骨折不用开刀"!上海社区门诊↗

看看新闻Knews
2025-05-10 21:52:59
男子4×100米接力:中国队38秒30获小组第三,跑出赛季最佳但无缘决赛

男子4×100米接力:中国队38秒30获小组第三,跑出赛季最佳但无缘决赛

懂球帝
2025-05-10 21:13:39
8位正部级干部,有新任务

8位正部级干部,有新任务

鲁中晨报
2025-05-10 16:52:34
华为签约婵宝!前有李伯伯手握王炸打稀烂,后有任老爷子慧眼识珠

华为签约婵宝!前有李伯伯手握王炸打稀烂,后有任老爷子慧眼识珠

小嵩
2025-05-10 11:01:34
2025-05-11 09:39:00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戏剧性地突然宣布停火 背后有五大原因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戏剧性地突然宣布停火 背后有五大原因

财经要闻

重庆一家人把755亿巨债留给了股民

体育要闻

这个老头儿,仍然是你们的头儿

娱乐要闻

李凯馨为录音风波道歉,网友不接受

科技要闻

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新消息!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手机
亲子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教师进教室的第一件事情是做什么

什么?这年头艺术家的颜值居然卷成这样了

手机要闻

曝三星首款三折叠手机显示面板,最早下月开启量产

亲子要闻

我上网就是为了看这些好宝宝的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