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赶“黄河大集” 寻家乡记忆
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喜庆的福字随风飘扬,销售蔬菜水果、畜禽海鲜、服饰鞋帽等各类商品的摊位沿着街路一字排开,人群中不时传出高亢的叫卖声。1月14日上午,“家乡味·嘉祥情”嘉祥县黄河大集暨2023年网上年货节在嘉祥鲜农都广场隆重启动,活动现场,不仅有木雕、鲁锦等众多非遗项目亮相展出,马村煎包、朱楼炸鱼等老字号美食应有尽有,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和购物。
临近春节,年味渐浓,赶大集、备年货成为大家忙活的事。为进一步刺激拉动春节经济消费,点燃城市“烟火气”,嘉祥县通过“线下大集+线上带货+宣传推介”的方式,举办“嘉祥情文化汇演”“黄河大集年货节线上展销”“特色农产品展销”“线上年货展卖”等活动,打造具有浓郁鲁西南特色的“年货大集、好品大集、文化大集”。同时,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传统年俗文化,真正让群众有地方消费、有地方游玩,着力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岁末年初的家乡大集,不仅是一个买买买的市场,更是一份乡情所在。在嘉祥街道护山村大集,一大早,商贩们支起桌子,摆开摊位,吆喝起来。各式各样的糕点、新鲜的水果蔬菜、晶莹剔透的糖葫芦、刚出锅的脆香油条……一样样事物撩动着赶集人儿时的向往和过年的欢喜。“我家就在附近,今天来这买点年货,找到了小时候赶集的感觉,很有年味儿。”前来赶集的护山村村民刘玉霞感慨地说,以前交通、购物都不方便,买东西全指着大集,现在村里的超市啥都有,年轻人网购更不用赶集,现在来赶集在“赶”不在“集”,更在乎“赶”的过程和情怀。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赶大集在农民生活中已经不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但不变的是它留在大家心中那份浓浓的乡情。嘉祥街道陈庄村前来赶大集的刘秋云给孙女买了糖葫芦,快中午12时,刘秋云和孙女都逛累了,他们在大集上就地找了个摊位坐下,喝了两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吃了几个酥脆可口的吊炉烧饼和羊肉炸串。“几十块钱能保你吃好喝好。” 刘秋云放下碗筷,一脸欢喜地说。
捞鱼、称重、装袋……在马村镇马东村集市一角,季强正在一张大案板前售卖自家养殖的海鲜产品。“现在老百姓的日子好,钱袋子也鼓起来了,我这刚一会儿工夫就卖出去三四十斤鱼了。” 摊主季强忙得不可开交,一边捞鱼一边高兴地介绍,由最开始的手推车、三轮车到现在的皮卡车,越来越方便,来赶集的群众也“鸟枪换炮”,集市外的空地上,整齐地停放着一排排小轿车和微型面包车,大家的生活蒸蒸日上。
黄河水,深深融进了山东人的文化基因,而大集,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一路陪伴我们走进现代生活。岁末年初的“黄河大集”,有着悠久而至纯的年味儿,在此期间,嘉祥县将持续奉上一场场“有看头、有玩头、有买头”的贺春盛宴,让广大市民充分领略“黄河大集”的独特魅力。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12172中国驻日大使回应“日方人员被采取刑事
- 210507连续三天,三省省委紧急开会
- 310310洪都拉斯外交部:总统卡斯特罗很快将访
- 47359父亲称儿子被生母虐待致截肢 当地:母
- 57242果然,韩国这样被日本打脸了
- 66721部分省考公务员招聘年龄放宽至40周岁
- 76648宁夏万亩林场主“跪地求水”,家属:今
- 85418轻松一刻:夫妻档合伙“整活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