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普通高中学科基地遴选结果》,经各市推荐申报、专家评审,确定41所学校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其中,青岛市3所高中入选,分别为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政治学科、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高级中学外语学科、胶州市实验中学物理学科。三所学校何以入选省级学科基地?学科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青报教育在线采访时分享了他们的特色做法。
胶州市实验中学
融合课程促进物理学科基地建设
刚刚过去的2022年,胶州市实验中学以物理为支撑学科,获评青岛市首批特色高中;物理、数学、生物、语文、历史五个学科被评为青岛市基础教育学科基地;十二次获物理奥赛金牌学校。如今,学校又以物理学科入选省级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凸显出学校在物理学科教育方面的强大实力。
胶州市实验中学教研中心主任赵后明介绍, 近年来,学校坚持推进融合课程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物理高考、强基、竞赛一体化发展策略,促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学校开发、开设物理多学科融合课程,以五个青岛市学科基地为平台,实施融合课程教学,利用奥赛实验室、人工智能教室等物理特色学科教室,建立包含学案、课件、案例、习题、视频的学案平台,开设了《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导学课程》、《高中物理跨学科融合课程》等多门校本选修课程,汇总《融合课程教学案例集》。
另一方面,学校加强物理奥赛和强基教学,注重学生生涯规划和研究性学习指导,按照“高考成绩为核心,强基计划是关键、学科奥赛辟新径”的整体思路,以强基促高考,以奥赛求突破,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和人文精神。学校教育教学成绩连年攀升,2021年和2022年各有1名学生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北京大学物理专业,有多名学生获物理奥赛银牌和省赛区一二等奖,学校成为清华北大等多所名校优秀生源基地。
学校还高度重视物理学科真实情境下的教育教学,让学生在教学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组织广大学生走进海军潜艇学院、青岛市科技馆、胶州市青少年创客活动中心等社会实践基地,开设创新科技发明社、摄影协会等学生社团,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更加深刻地了解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讯员: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