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口区六合街道农发菌业3万吨/年工厂化鹿茸菇项目生产基地,菌种经装瓶、接种、冷却等环节后,进入培养环节。生长车间实现了智能控温、控光、控湿,生产全程安全可控,种下菌种后100天就可以收获成品。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5.6亿元,总占地面积309亩,引进国外先进的菌种专利技术,采用模拟生态环境、智能物联控制、精准栽培作业等国内领先技术,是国内首个单体设计规模万吨以上的鹿茸菇工厂化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鹿茸菇生产基地。2022年8月试生产成功,11月份鲜品上市。预计到2023年3月,可实现年产鲜品3万吨,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20%,年收入12亿元,利润2.2亿元。
别看现在项目发展红红火火,企业发展过程中也曾一度遇到瓶颈。农发菌业的前身是2011年建厂的晨阳菌业,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的王牌产品白玉菇、蟹味菇年产量已超1万吨,基本达到厂区生产规模的上限,且市场接近饱和,虽然产品不愁卖,但是企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只有主动求新求变才能闯出一条新路子。2019年,河口区六合街道紧紧抓住国企混改的有利契机,结合河口区深入实施农村“三变”改革的资源红利,推动山东农发集团入股成立农发菌业,成为省属国有控股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谋划建设了3万吨/年工厂化鹿茸菇项目,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6月,农发菌业引入了战略投资方中电投新农创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久琦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正式走上“新能源+菌业”“高科技+菌业”等多维度、多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逐步成长为“龙头企业+乡村振兴”的新标杆。
作为农业龙头企业,农发菌业联合延海昌路16家规模以上企业,成立了“企业党建联盟”,每月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实现了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以党建联盟推动企业联建。在联盟企业联席会议上,与会人员就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体分析研判,助企纾困,实现了政企互动、相互赋能。针对企业提出的食品加工园缺少配套雨污分排设施,企业的治污成本大幅增加的问题。河口区六合街道经过深入研讨,超前谋划了政府债券项目,现在已全面开工,实施道路建设、雨污排设施配套、路灯安装及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将大幅提升园区配套水平,为企业生产发展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