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乙类乙管”防控措施有哪些改变?风险如何防范?权威解答——

0
分享至

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社会广泛关注。

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法定程序是什么?防控措施带来哪些改变?如何有效防范调整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邀请权威专家——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雷正龙、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主任李群进行了解读。

问:我国的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主要依据什么标准划分的?目前,甲类和“乙类甲管”的传染病有哪几种?

雷正龙: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发生时的危害程度,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现行法定传染病病种共40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目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乙类甲管”的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2种。

问:“乙类甲管”传染病与“乙类乙管”传染病在防控措施方面的主要不同点何在?

雷正龙:在疫情防控方面,“乙类甲管”与“乙类乙管”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报告时限方面。对于“乙类甲管”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对“乙类乙管”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二是隔离措施方面。“乙类甲管”传染病对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乙类乙管”传染病根据病情需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三是区域管理方面。对已经发生甲类(包括“乙类甲管”)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可以采取隔离措施;对于甲、乙类传染病发生暴发流行时,可以采取限制聚集性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封锁疫区等紧急措施。

四是交通卫生检疫方面。发生甲类(包括“乙类甲管”)传染病时,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乙类乙管”传染病不实施该措施。

问: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法定程序是什么?调整后会出现哪些风险?如何有效防范?

雷正龙: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关条款规定,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回归“乙类乙管”可能会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调整后由于不对传染源及密接人员采取隔离措施,可能造成新冠病毒感染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二是短时间内新冠病毒感染者大幅增多将明显增加就医需求,同时医务人员自身感染将导致医疗服务供给减少,因此调整初期部分地区将可能出现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现象

三是调整初期,部分公众对新冠疫情的快速上升可能出现焦虑情绪,担心新冠感染后的健康危害。

为此,将采取以下措施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平稳实施。一是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知识,倡导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帮助公众合理用药、正确就医,保持平和心态、乐观心情。二是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前做好医疗资源准备,统筹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分级分类诊疗机制。三是加强药物供应保障。做好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抗病毒药物、抗原检测试剂等准备,通过各种途径及方式,满足居民购药用药需求。

问:调整后在疫情防控方面,政府责任是否有变化?各部门是否还有责任?

雷正龙:我国的疫情防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各有关部门继续分工负责、协调配合,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二是完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相关药品和检测试剂准备,三是加大医疗资源建设完善和建立分级分类诊疗机制,四是完善人群核酸和抗原检测策略,五是做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和分类分级健康服务,六是强化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防控,七是强化疫情监测,八是做好信息发布和宣传教育。各行业主管部门也将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加强督促指导,积极稳妥推进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

问:政策调整后,个人如何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许文波:一是个人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坚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健康饮食、保持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

二是应当注意自身防护,勤洗手、遵守咳嗽礼仪、文明用餐;保持居室整洁,常通风,清洁为主,必要时使用消毒剂;前往人群聚集场所时应规范佩戴口罩。

三是可适当储备相关药物,在出现疑似新冠症状后,可先进行自我抗原检测,若结果为阳性,且症状较轻时,可居家治疗;若出现症状加重趋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四是新冠病毒检测阳性或具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应尽量避免外出。老年人、具有基础性疾病重症高风险人群、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尽量不外出。

问:政策调整后,如何有效地保护老年人、孕妇、儿童等脆弱人群?

许文波:一是老年人、严重基础病患者、孕妇、儿童等脆弱群体首先要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规范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必须前往,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居室要经常通风,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接收快递等物品做好个人防护和适度外表消毒。

二是符合疫苗接种要求的,应当尽早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接种。尤其是60岁以上、有基础性疾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应接尽接、应接早接,对保护自身健康极其重要。

三是尽可能减少老年人、孕妇、严重基础病患者、儿童等脆弱群体的感染机会,若家庭同住人员中感染者,居家治疗期间可单独安排在一个房间内,避免与相关人员接触。

四是社区摸清老年人、孕妇等脆弱人群群体底数,关注相关人员用药及治疗需求,为其提供必要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

五是社区和家人关心关爱脆弱群体的心理健康,使其保持愉悦心情,适量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问:实行“乙类乙管”后,新冠疫情监测、数据收集、报告和发布要求有哪些变化?

李群: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传染病后,疾病监测、报告和对外发布等工作,也要做出一些调整:

一是调整公布内容。保留确诊病例、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不再公布密切接触者相关信息。

二是调整公布频次,根据疫情变化情况进行调整,最终调整为每月一次。

三是调整监测内容。将前期以每一个病例为重点的监测,调整为以疫情趋势、重点人群为重点的监测,在继续做好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基础上,开展医疗机构和社区人群哨点监测等多种形式的监测,加强病毒变异监测,相关监测结果将在中国疾控中心网站上公布。

问:是否有可能再进一步将新冠病毒感染降至丙类传染病?从乙类降至丙类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李群:根据传染病传播方式、传播速度、流行强度以及对人体健康、对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丙类传染病通常是一些常见、多发的传染病,像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等共11种。对这类传染病防控重点是关注其流行趋势,控制暴发流行。

是否进一步将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丙类传染病,取决于它的危害程度,需要持续监测疾病发病情况和病毒变异情况,有了充分依据后,经过科学评估,再考虑是否从乙类调整至丙类。一般来说,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病毒毒株较为稳定,毒力致病力最好能进一步降低;二是对疾病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预防和治疗手段更加成熟;三是群众对疾病风险有更为充分的认知,个人防护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尚需一定时间去观察研究,积累更多科学数据进行评估。

问:政策调整后,疫情应对组织体系、应对体制是否会相应地进行调整?群防群控、联防联控是否还会坚持?

李群: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疫情应对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一直在根据全球疫情形势变化和病毒变异情况,并结合我国疫情防控实践,因时因势因地进行优化、调整、完善。此次调整后,各地可以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和防控措施实施效果,深入研究论证,继续优化、调整、完善疫情应对的组织体系、应对机制,以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一直是我国应对各类传染病疫情的成功经验总结。今后仍要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持续关注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变化,持续开展病毒变异监测和分析研判,持续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用好群防群控、联防联控这一重要法宝。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了还高利贷,我当了鸭子,那次之后,我对美女客户有了感觉

为了还高利贷,我当了鸭子,那次之后,我对美女客户有了感觉

风花雪月集
2023-09-25 12:25:26
许家印,何以至此?

许家印,何以至此?

老方
2023-09-29 15:17:05
与女子在厨房站立着发生关系,男子被起诉强奸,法院宣判:无罪!

与女子在厨房站立着发生关系,男子被起诉强奸,法院宣判:无罪!

观史通鉴
2023-08-31 10:03:22
带着家人去了一趟东北,回来之后就烦死了,必须吐槽一下

带着家人去了一趟东北,回来之后就烦死了,必须吐槽一下

南瓜观点
2023-09-28 08:56:19
产后堵奶,男催乳师给我涂抹精油后,我忍不住闷哼

产后堵奶,男催乳师给我涂抹精油后,我忍不住闷哼

星星汤泡饭
2023-09-14 17:50:30
幼儿园的保安大叔牵着学生上楼梯,保安大叔:多牵几个就下班了

幼儿园的保安大叔牵着学生上楼梯,保安大叔:多牵几个就下班了

小天使饲养员
2023-09-29 14:04:56
印度男孩因酷似“人身象头”,被奉为神灵转世,连父母也去跪拜他

印度男孩因酷似“人身象头”,被奉为神灵转世,连父母也去跪拜他

水墨疏窗
2023-09-27 11:36:43
印度本次叫板加拿大,实际是为减少对美依赖,中印关系将出现缓和

印度本次叫板加拿大,实际是为减少对美依赖,中印关系将出现缓和

魔城情感
2023-09-28 15:11:01
深圳地铁两男子因拥挤打架,流血量惊人!网友:这才是真正的互殴

深圳地铁两男子因拥挤打架,流血量惊人!网友:这才是真正的互殴

花小萌和你聊情感
2023-09-29 12:26:57
哈萨克斯坦领导人托卡耶夫:继续坚定不移的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哈萨克斯坦领导人托卡耶夫:继续坚定不移的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实事大家谈
2023-09-29 14:11:43
都说恒大许老板欠了2.5万亿,可许老板真的欠2.5个万亿了吗

都说恒大许老板欠了2.5万亿,可许老板真的欠2.5个万亿了吗

酷玩健身
2023-08-18 16:17:11
一击致命!中方刚反制落,不到24小时,20名美企高管就欲往白宫

一击致命!中方刚反制落,不到24小时,20名美企高管就欲往白宫

恶犬吠军武
2023-09-28 07:00:13
拜登上街加入罢工,特朗普挖坑埋葬国运,马斯克预言美国已死

拜登上街加入罢工,特朗普挖坑埋葬国运,马斯克预言美国已死

创作者_CWDD
2023-09-29 16:01:17
价格又涨了,如果价格再涨,普通老百姓就买不起了

价格又涨了,如果价格再涨,普通老百姓就买不起了

小果趣味体育
2023-09-28 17:12:12
杨振宁儿子放话,不管你愿不愿意,该发生的事还是会发生的!

杨振宁儿子放话,不管你愿不愿意,该发生的事还是会发生的!

次元君情感
2023-09-28 10:24:14
他出道44年零绯闻,为妻女买了26套房子,梦想回山东安享晚年

他出道44年零绯闻,为妻女买了26套房子,梦想回山东安享晚年

蜜蜂会穿搭
2023-09-28 10:41:31
美国技术实验室拆解华为Mate60,两个技术难点,始终无法破解

美国技术实验室拆解华为Mate60,两个技术难点,始终无法破解

次元君情感
2023-09-28 22:50:49
7-0!日本亚运队露出獠牙,对手全场0射门!中、韩争冠别忽视他们

7-0!日本亚运队露出獠牙,对手全场0射门!中、韩争冠别忽视他们

体育世界
2023-09-28 22:13:41
2-0!格列兹曼持续输出,10人马竞高歌猛进,11连胜杀人诛心

2-0!格列兹曼持续输出,10人马竞高歌猛进,11连胜杀人诛心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3-09-29 05:37:46
重庆6个女儿在家不上班不嫁人,父亲犯愁,没人谁敢要!

重庆6个女儿在家不上班不嫁人,父亲犯愁,没人谁敢要!

真相人间
2023-09-27 00:03:03
2023-09-29 17:24:49

头条要闻

特鲁多称美印会谈锡克教领袖事件 结果美声明只字未提

头条要闻

特鲁多称美印会谈锡克教领袖事件 结果美声明只字未提

财经要闻

恒大系丧钟轰隆:许家印的罪与罚

体育要闻

时辰已到,末日降临

娱乐要闻

baby化身嫦娥送祝福,黄晓明称赞

科技要闻

能造EUV光刻机的欧洲:第一次有了自己的EUV生产线

汽车要闻

内装更豪华 福特探险者赤金版10月4日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游戏
健康
教育
手机

艺术要闻

金秋citywalk 2023北京798艺术节开幕 近百场活动持续一月

《Fate》新作过场动画会自动跳过 官方给出解决方案

不同人群,适合不同的茶

教育要闻

张雪峰推荐:考研很热门的5个专业,毕业生容易就业

手机要闻

华为Mate60 Pro+体验:产品力毋庸置疑,真“遥遥领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