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产业振兴铺就乡村共富路——昌邑市龙池镇东利渔村乡村振兴侧记

2022-12-02 11:27:25 来源: 网易昌邑 举报
0
分享到:
T + -

秋末冬初时节,昌邑市龙池镇东利渔村南1500亩盐碱地里,富翔清洁能源龙池100兆瓦集中式地面光伏项目如期开工,全面进入建设阶段,成为东利渔村实现产业跃升的又一强力引擎。

“项目计划于2023年6月实现全容量并网,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发电量1.4亿千瓦时,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0万元。”东利渔村党支部书记朱言波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还将计划推广“上电下渔”模式,将太阳能发电板架高,充分利用太阳光辐射发电,下面修建养鱼池,发展浅水渔业,实现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东利渔村地处昌北,村里拥有集体耕地和盐田近万亩,但土地盐碱化严重,农作物产量低,集体产业一度单纯依赖于制盐业。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东利渔村抢抓发展机遇,短短几年时间,初步构建起了以盐业为主、多元化种植为支撑的产业布局,实现了一个从落后村到模范村的华丽转身。

多元化产业结构赋能乡村振兴

东利渔村地广业多,沿着宽阔的水泥生产路一边走一边看,新一季的冬小麦已微微露头,为田间披上了一层淡淡的绿意,田间不时可见一片片的文冠果树苗茁壮生长。

“我现在种植着70多亩地的文冠果树苗,两年苗每亩地收益三四千元。一年下来仅这一项家庭收入就达20多万元。”东利渔村村民王成文告诉记者,在村委的号召下,自己也种过花生种过紫薯,近几年更是通过文冠果的种植实现了家庭增收。

而像王成文这样,从事文冠果种植的全村还有20多户。

“不少村民还种谷子,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打造了利渔小米的品牌,村民收入更为可观。”东利渔村村主任孙伦法介绍说。

而在前几年,东利渔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盐场。2014年,朱言波上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两委成员决定打破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的格局,为村集体经济开辟更多产业路径。

近年来,朱言波充分利用东利渔村土壤偏碱性的特点,从昌乐县引进了蜜薯种植,目前种植面积达300亩,同时打出了利渔小米、利渔蜜薯等农品品牌;2018年,引进高粱新品种“红缨二号”,当年种植面积近4000亩;发挥在外乡村人才优势,与山东沃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了新品种文冠果,文冠果抗旱、耐寒、耐盐碱能力强、管理费用低,实现了良好经济效益。近年还引进了山东雅拉食品有限公司动物隔离养殖等项目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近年来,我们对盐田进行了集约化经营,将村民手中的承包盐田收归集体所有,目前村集体经营的盐田大约3600亩,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就收入六七百万元。”朱言波告诉记者。

和美乡村让百姓共享致富红利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多元化产业结构让这一图景正在东利渔村变为现实:

11月6日,记者在东利渔村东面的丰产河看到,宽阔的水面微波荡漾,各种海鸟或浅翔于水面,或小憩于水草间,一幅和谐宜居的生态画卷。

良好的生态改善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大面积的农耕种植。朱言波介绍说,丰产河常年有大雁、天鹅、野鸭等100余种鸟类栖息,村里将计划与曲阜师范大学合作,建立候鸟栖息地观察站,拍摄研究保护丰产河鸟类资源。

走在村里,一幅新农村画卷跃然眼前:街阔路平,不染杂物,屋舍齐整,规划有序,百姓邻里谈笑间怡然自乐,尽显文明新风。朱言波介绍说,近年来,村里先后投入20余万元对村内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清理,建设了村民文化广场,每年绿化植树3000棵以上,完成了“户户通”硬化工程,硬化路面30000多平方米,硬化了三横三纵8000余米农田道路,方便了村民下地干活。改造296套无害化厕所,在昌邑市首家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改造,做到了雨污分流,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东利渔村也成了十里八乡的模范村。

产业振兴改变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更让村民尽享产业发展之红利。这几年村民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目前,除了有一份土地收益保障之外,还有不少村民就近到龙池化工园区谋得一份工作,实现了多渠道增收,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5.5万元。

“我们村80%的村集体收入用于村民的分红,今年每位村民仅分红一项就能拿到近两万元钱。”朱言波说。

(来源:昌邑融媒)

夏天 本文来源:网易昌邑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