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奋斗20载,荒滩大变样!潍坊“愚公”请乡亲们看一眼南木林的“绿”

2022-11-18 11:31:45 来源: 网易潍坊 举报
0
分享到:
T + -

一茬接着一茬干 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十载奋斗成就雪域高原“塞罕坝”

生态是西藏独有的一张名片。二十年前的南木林县,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氧气吃不饱,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影响了全县各族群众生产生活。2002年,潍坊第一批援藏干部抵达南木林县,面对周围的一片光秃,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的精神,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誓把高原变绿洲。从那时起,一批批潍坊援藏干部人才前赴后继,以实干奋斗书写生态援藏华章。

解放思想

创新举措破局

昔日荒滩换新颜

为啥环境这么恶劣?潍坊援藏工作组调研发现,当地重放牧,不重栽树,上级要求栽树,被动应付,只栽不管,造成年年栽树不见树,生态环境得不到明显改善。如何破局?援藏工作组决心从转变思想上打开突破口,与南木林县委县政府多方征询林业专家意见,科学制定栽树方法,在公路两侧土壤条件较好的区域,采用“大坑、大苗、大水、深栽”的“三大一深”植树法,栽下了柳树、杨树等10万余棵,通过加强后期管护,成活率达到80%上,有力地增强了干部群众信心,打破了南木林栽不活树的思想禁锢。从第三批援藏开始,工作组每年加大资金投入,在国省道、县乡道路两侧持续栽树的基础上,又在县城内道路两侧大量栽植柳树、雪松、紫叶李等绿化树种,让南木林县城终于有了“绿”。

2011年,第四批援藏工作组经过实地调研,决定在南木林县雅江北岸建设生态示范区。经过历批援藏干部的接续奋斗,到2022年,示范区累计投资两亿多元,完成造林4万亩,栽植新疆杨、榆树、柳树、藏川杨、小青杨、沙棘等苗木200万株,建设绿色走廊林网、水渠100公里,形成了集沙地、湿地、草地、树林等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生态建设大格局。

握指成拳

招商引资赋能

示范引领惠民生

南木林县是西藏第二人口大县,贫困人口占到了近四分之一,潍坊援藏工作组把南木林县脱贫攻坚工作当作份内事,积极探索改善生态与脱贫攻坚结合路子。在艾玛乡德庆村投资500万元建成占地300亩的“湘河谷”经济林产业扶贫试验示范基地,带动周边200多名群众进入基地就业。有了经验和信心,潍坊援藏工作组积极扩大战果,引进企业投资1600万元,在南木林镇米如村山岭上打造经济林1000亩,在孔阿村种植海棠1200亩,在山巴村种植海棠880亩,成活率达到85%以上,通过种树、管树,又解决了近1000名易地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

在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的同时,潍坊援藏工作组积极鼓励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大量吸收附近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园区工作成为公司员工。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湘河谷”经济林生态扶贫产业试验示范区和海棠生态园三个项目,帮助群众增收4000多万元,帮助南木林县如期脱贫摘帽。

种管并举

拉长链条增效

生态经济谱新篇

三分种,七分管。潍坊第七批、第八批援藏工作组传承发扬历批援藏好经验、好做法,以“愚公”精神,巩固好原有林区面积,建立了一支60余人的专业管护队伍,持续加大投入提高管护质量,进一步改善树木生长环境,在量和质上同向并行。使命在肩,脚步不停,潍坊援藏工作组联合南木林县政府在茶尔乡、多角乡、土布加乡等乡村适宜地块大力植树造林,进一步扩大林区面积。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潍坊援藏工作组积极招引经济林和林产品配套深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条。目前,南木林县的高原海棠果、海棠白兰地酒、元宝枫油等深加工产品已经上市销售,年实现销售收入1600余万元,扩大了南木林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了进一步挖掘生态效益,带动南木林县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提高市场经济意识,潍坊援藏工作组进一步拓展思路,引导当地干部群众大力发展林业生态经济,让各族群众从依靠种树、管树干活挣钱,转变到靠卖生态产品、卖土特产赚钱,带动干群思想解放,促进南木林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二十载光阴荏苒,潍坊援藏人充分发扬“塞罕坝”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用接力奋斗在雪域高原孕育出一片绿洲,让数万群众直接受益、广泛受益、长期受益,为西藏的生态建设贡献了山东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潍坊援藏人将牢记新使命,勇挑新重担,踔厉新奋斗,续写新篇章。

(来源:潍坊融媒)

夏天 本文来源:网易潍坊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