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泰安榜样魏新娥:照顾三家人生活、拉扯两个侄女长大 孝老爱亲甘如饴

2022-11-09 10:08:01 来源: 大众网 举报
0
分享到:
T + -

魏新娥给婆婆梳头(记者 田阳 摄)

深秋时节,枝叶渐枯,风一吹便是满地黄叶,给人萧条之感。但在新泰市石莱镇西高家庄村村民魏新娥家,一方庭院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盆栽花草有秩序地摆放在院中的石阶前,魏新娥95岁的婆婆正在屋门前静坐着晒太阳。这一幕温馨画面是魏新娥家的日常,但背后也藏着她几十年的辛苦付出。

59岁的魏新娥是地道的农村家庭妇女,她与丈夫婚后育有二子,二人辛苦将孩子们抚养长大并成家立业,有了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家庭和睦,幸福美满。劳累了半辈子,本以为可以享受子孙绕膝的幸福生活了,然而却事与愿违。2011年,魏新娥丈夫的三弟被查出患有股骨头坏死,丧失了劳动能力,三弟作为家中唯一的顶梁柱,无法外出打工,这个家庭也失去了经济来源。三弟媳因为承受不住家庭的重担选择了离婚,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女儿。

当时,两个侄女都还小,大的11岁上小学5年级,小的4岁多,还没上幼儿园。魏新娥不忍两个孩子无人照料,她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照顾两个孩子的重任,把她们当成自己的亲闺女抚养。“两个孩子小,我不管谁管,可不能让孩子作难。”魏新娥说。由于三弟生活不能自理,魏新娥一并负担起照顾三弟日常生活起居的重任,直到三弟去世。

魏新娥给婆婆擦手(记者 田阳 摄)

除了三弟家,魏新娥丈夫的哥哥因早年股骨头坏死,常年在轮椅上生活,生活多有不便,嫂子在济南干家政当保姆,常年在外很少回家,魏新娥便隔三差五送点吃的到他家里,顺便帮忙整理一下家务。公公去世得早,婆婆一个人生活。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照顾婆婆的重任又落到了魏新娥一个人身上。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她主动将婆婆接到家里亲自照顾,每天一日三餐,吃的喝的都按时做好放到眼前,吃穿用都想得很周到。婆婆年事已高,耳朵听不见,交流存在困难,但魏新娥仍不厌其烦地悉心照料她的日常起居。“以前我们娘俩还能坐在一块拉拉呱,现在她不大爱说话了,就喜欢静静坐着。”魏新娥一边说着,一边给婆婆洗脸梳头。婆婆很自然地把手递给魏新娥,就好像这个动作已经重复了千百次,两人虽少了语言的交流,却仍能从身体的动作上得到日复一日的感情积累。

魏新娥与丈夫在菜地里收菜(记者 田阳 摄)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魏新娥夫妇俩都没有正式的工作,种地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丈夫有时外出打工,她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要干地里的农活。魏新娥夫妇一共种了20亩地,还承包了4亩核桃园,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儿媳妇也都有工作,照顾孙子孙女上学、吃饭的重任又来到了魏新娥身上。农忙时期,她忙完家里忙地里,一刻也不得闲。“最忙最累的时候是接送孩子们上、下学,有时候一车送不了,我得来回送三趟,觉得可真累啊!但是累也就那一会,我坚持坚持也就过去了。事头上觉得难,过去了也就好了。”魏新娥说。

如今,魏新娥的两个侄女都长大了,大侄女现已成家立业,小侄女也进入初中二年级学习,成绩不错。两个侄女都把魏新娥当成了亲妈,跟她无话不谈,性格也都积极开朗,这让魏新娥倍感欣慰。去年三弟媳从云南回来,提出想接走两个女儿时,魏新娥丝毫不拦阻,她说,侄女大了,愿走愿留全由自己做主。今年大侄女结婚,魏新娥还给大侄女套了被子,做了小婴儿的包被,按照习俗,这些应该由母亲来做的事情都被魏新娥一手包办了。虽然嫁到了外地,但大侄女还是会定期跟魏新娥打视频电话,交流生活中的点滴。

“我母亲今年也98岁了,身体还不错,平时都是哥嫂轮流照顾,我抽空过去帮忙洗洗衣服洗洗澡,重点做好卫生工作。我姊妹多,都挺孝顺,不用天天去。”提起自己的母亲,魏新娥表示,自己愿意为家庭付出一切的品格,都是在母亲身上学到的,母亲嫁给父亲的时候也承担起了照顾家里老幼的重担,自己的三个叔叔和一个小姑都是在母亲的照顾下长大的,母亲勤劳善良的性格深深影响着自己。

魏新娥的事迹传遍了西高家庄村,也影响着村庄里的人们。照顾老小在外人看来辛苦异常,但魏新娥却乐此不疲。她甘做一名平凡的农村家庭妇女,勤劳善良,任劳任怨,默默付出,用实际行动撑起一个家。

夏天 本文来源:大众网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