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营市紧紧围绕服务保障石油能源安全,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模式,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总目标,深入开展一系列安全整治行动,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和防范措施落实,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创建提供坚实安全保障。今年1—8月份,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6.73%、26.47%。
聚力压力传导,强化机制措施,严格安全责任落实。
示范带头推动
市委常委会会议先后6次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5次调研检查安全生产,并组织召开全市第一个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定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市政府实行安全生产“两个每月”机制,市政府常务会议每月听取一个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情况汇报,各市长每月带队开展“四不两直”暗访督导检查;市政府召开3次市安委会全体成员(扩大)会议和6次专题会议对安全生产工作及时作安排部署。
高位研究落实
为落实国家“十五条硬措施”和省“八抓20条”创新措施,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若干措施》,细化了6个方面28大项具体落实措施。
突出重大风险防范化解
市政府主要领导点题开展安全生产“补短板、强弱项、提本质、保安全”专项行动,分批分次、梯次治理突出问题和主要风险隐患,目前4项共性问题和10个行业领域的21项个性问题的总体整治进度达到90%。
聚力日常监管,强化专业力量保障,压茬开展专项整治。
强化专业力量配备
市安委会17个安全生产专委会办公室所在单位全部单独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承担专委会办公室具体工作,核定正科级领导职数1名,全部统筹选派2—3名正式在编人员专职负责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
将乡镇应急办全部调整为独立设置,不承担非应急管理职责,实现“机构专设”;一般乡镇、有化工园区的乡镇应急办分别统筹不少于8名、10名专职人员,实现“人员专干”;镇街、开发区全部实行委托执法和派驻执法中队联合执法,实现“执法下沉”。
创新实行安全生产一线优培计划
市委组织部从全市市直部门选派10名优秀年轻科级干部成立安全生产一线专项督导组,由市安委会办公室负责管理指导,深入一线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督导。
压茬开展综合整治不断档
先后部署开展“除隐患、保平安”综合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集中攻坚行动,持续深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今年以来已完成两轮“全覆盖”检查,检查企业(场所)4.4万家次,消除隐患16.6万项,立案处罚企业2699家次,实施处罚4655.3万元。
聚力本质安全,创新实施智慧监管,促进智能化监管能力提升。
实施预警监测提升行动
利用AI智能分析、人员定位技术,对脱岗睡岗、装卸区人员爬罐、特殊作业监护人缺失、重点区域人员超限等16种违规行为进行捕捉,实现实时报警、快速处置、闭环管理,试点企业单日平均违章行为从12.7项下降到2.3项。创新搭建企业人员在岗在位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精准预警研判,实现重要节假日及企业复工关键时期企业带班领导、装置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到位情况精准掌握。
实施油气储存基地智慧库区工程
研究打造了以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平台为基础,以视频监控系统、紧急切断系统、气体检测系统、雷电预警系统为支撑,以人员定位、智能巡检、气云成像泄漏检测等N种功能为辅助的“1+4+N”智慧库区示范工程,有效强化了油气储存基地智能管控。
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管理工程
将全市危化品生产企业、储存企业、化工园区、加油站全部安全生产管理要素统一上传至危化品企业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根据不同主体安全生产特点分别制定标准化模板,建立安全指数综合评估模型,动态评估研判企业、园区安全风险演化趋势,有效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智能决策的系统管理水平。
聚力应急救援,创新实施三项机制,实现应急处置“零盲区”。
实施油地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机制
灾害事故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通过平台将灾情信息一键推送至各有关部门和油田运行管理中心,油地双方需要应急抢险救援时,可以通过平台申请迅速增援配合,实现应急指挥灵敏、协同作战高效。
实施线上应急指挥调度机制
依托全省统一作战指挥平台和全市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线上应急救援指挥调度机制,实现与119、110、120、122等接警系统数据互联、整合分析。通过指挥调度平台实时查看定位信息,迅速开展应急物资装备、队伍、专家等调派工作,全面提升突发事件数据汇聚共享及应急联动处置效率。
实施危化企业应急安全交底机制
对危化品企业重点罐区、设备装置逐一编制交底卡片678张,明确物料、工艺、风险、处置方法、指挥场所、消防水源、可调队伍及装备等关键信息,优选精通工艺安全又懂应急救援的安全交底员855名,为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先期处置和外部应急救援提供了有效导向支撑。
聚力宣教培训,扎实开展警示教育,精心培育安全文化。
强化警示教育
以《东营应急之窗》为主要载体,开设“曝光台”板块,累计曝光企业20余家,曝光隐患300余条。策划制作安全生产领域问题隐患警示教育片《履职之殇》、《零容忍》,在全市安全生产大会播出,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各级各部门高度评价。
搭建宣教载体
策划创作了安全生产法普法短剧、应急科普课堂短视频,组织开展了少儿安全绘画比赛、防震减灾手抄报评比、安全文化书画、摄影作品有奖征集等活动,推动建成了白鹭园湿地公园公共安全体验馆、清风湖应急安全文化主题公园、稻庄镇应急安全科普教育基地等一大批应急安全宣教基地。
注重典型选树
相继推出化工大市的安全“守护人”刘良范、深耕应急执法一线的邓树君以及东营援豫社会应急队伍、黄河抢险救援总队等先进典型,组织开展“最美应急人”选树活动,选树先进个人12名,“安全生产月”期间,举办东营市2022年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暨“最美应急人”主题发布会,在全社会塑造东营应急的良好形象。
强化全员教育培训
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面对面”谈话,累计面谈4825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强化复工复产安全风险警示和安全管控,年初指导4481家企业完成“开工第一课”,18万余名企业员工接受教育。组织全市3294名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总监参加安全生产“八抓20条”创新措施专项考试,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