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创建“党旗红·和谐美”信访工作品牌为目标,坚持把源头和基层作为信访工作的着力点,探索建立“335”工作模式(即构建三级阵地体系,用好三支矛调队伍,建立五项矛调机制),全面加强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努力实现让群众反映诉求“最多跑一地”、解决问题“最多访一次”。
构建三级阵地体系
畅通信访工作渠道
抓牢基层信访这个关键,不断健全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构建县镇(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
一是高标准打造县级矛调中心。在县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和综治中心共建的基础上,建成县级标准化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现各部门联合接访,访调深度对接。同时,设立“金牌调解员”工作室、昆仑工作室、律师工作室,向来访群众提供专业性、有针对性的法律指导和法律援助,运用多种方式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是高质量推进乡镇矛调中心建设。统筹整合各乡镇(街道)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综治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三大平台,建成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设立专门的接访窗口、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听证室等功能场所,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了“三心合一”、有机融合、工作联动、资源共享。
三是实现村级事务工作室全覆盖。指导全县342个行政村全部成立村级事务工作室,由管区干部、村“两委”干部、法律顾问轮流坐班值班,主动下访收集社情民意,上门解决群众诉求,把矛盾化解在初萌,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用好三只矛调队伍
汇聚信访工作合力
高度重视信访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信访工作力量,着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可靠、善作群众工作的信访专兼职队伍。
一是建强信访干部队伍。科学制定信访干部队伍培养规划,通过业务培训、外出交流、挂职锻炼、岗位轮训、结对帮带等多种形式,提升基层信访干部素质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全部乡镇(街道)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明确党(工)委副书记兼任信访办主任,配备2-3名专职信访干部,确保信访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二是建立金牌调解员团队。在全县范围内优选一大批口碑好、威望高、善于处理矛盾的“金牌调解员”,组建金牌调解员团队,打造“品牌工作室”,直接参与调解成功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300多件,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是组建乡村事务顾问团。镇村两级聘请经验丰富、调解能力强的离任村“两委”干部、退休教师、热心人士等组成乡村事务顾问团,充分发挥他们人熟、事熟、情况熟的优势,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累计化解矛盾纠纷近万起,和解成功率达98%以上,受到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建立五项工作机制
提升信访工作质效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信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不断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着力提升矛盾化解质效。
一是创建信访案件源头责任追溯机制。通过源头追溯压实“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引发、谁负责”责任,推动源头责任人积极主动化解遗留问题,真正做到“事心双解”,干部群众“两情交融”。经验做法经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峰海同志批示后在全省推广。
二是建立“一舆情两专报”信访报告机制。每日信访情况和重点案件坚持“一舆情两专报”(即每日信访舆情、信访舆情专报、信访风险预警专报)直报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重点案件提级办理,第一时间批示处置。
三是创新运用“1312”案件化解工作法。即“一名包案领导牵头,成立责任部门化解、属地单位稳控、信访人近亲属所在单位帮扶三个工作专班,用好一套信访案件源头责任追溯工作机制,形成担当作为和推诿塞责两张责任清单,确保各类信访积案得到妥善化解。
四是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党政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信访局全体干部下访督导制度。党政领导干部定期坐班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深入联系点、村庄一线调研走访;信访局全体干部分组每周到联系乡镇(街道)下访督导不少于1天,切实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现场办公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
五是实行信访案件评议机制。按照中立性、多元化、社会化为原则,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律师、金牌调解员、专家学者等领域筛选一批信访工作评议员,组建评议员人才库,不定期举办信访案件评议会,邀请评议员采取质询、辩论、评议、合议等形式,对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办理结果实行公开评议,评议结果由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形成会议决议,通过拓宽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制度化渠道,形成化解信访矛盾、纾解群众心结的合力。
来源/聊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