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苗随风轻摆,稻香扑面而来,“希望田野·稻香七村”在眼前延展而来。
位于垦利城北2公里、黄河右岸的七村,现有114户、278人、党员20人,是典型的农业示范村、传统村落保护村。近年来,垦利区垦利街道七村积极改善村级生态环境,并结合村级特色,统筹资源优势,不断推进村内产业升级,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水稻种植产业升级,叫响“稻香七村”
种稻养荷,七村有“小江南”美誉。
“我们村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种水稻,现在村里耕地面积是3300亩,其中1200亩是稻田。”李贻孔原是垦利烟草专卖局派驻七村的“第一书记”,后来被返聘回村,并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他也成为彻彻底底的“七村人”,对村内的大事小情了如指掌,“我们立足传统优势特色,加以创新改良,通过在水稻上做文章,推动产业发展升级。”
据介绍,2013年,依托驻村帮扶单位的帮助,七村成立“生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先后投入167万元,规划建设“优质高效水稻科技生态试验田”,配套育秧机、插秧机、旋耕犁、拖拉机、大型收割机等各类农机设备,规划建设了日加工量达30吨的大米加工厂,不断延长产业链。合作社坚持“普惠制”原则,采用“合作社+生产基地+社员”的运作模式,其中,村集体以“机动地”入股,试验田发挥实验、示范和新技术、新品种、新标准普及推广作用,社员以土地入股,共享收益。
在村两委的带动和鼓励下,合作社吸引了276位村民入社。“为确保产品质量,我们加强管理,逐步形成了‘六统一’运营模式,并和省农科院水稻科研所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在水稻种植和品种引进等方面得到了技术上的支持。”李贻孔告诉记者,通过物资、插秧、管理、收割、加工、销售的“六统一”,七村的水稻种植从传统种植模式,逐渐转变为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的高效生态种植,“我们还申请注册了‘入海口’大米商标,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申请通过了QS认证、有机认证。”
这也为村民带来更高的收入。“加入合作社之前,一斤大米能卖到2.5元左右,加入合作社之后,有了这两个认证,每斤能卖到3元。”一斤几毛钱的价格差,对算细账的水稻种植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种了50亩水稻的孙金宝仔细对比过这几年的收入,“现在咱有加工厂,卖大米的话,能收入12万元左右,以前卖未脱壳的稻子的时候多,一般也就能卖7万块钱左右。”合作社带来的收益显而易见。
“2013年,村民人均收入是11000元;现在,村民人均收入是17501元,仅合作社的人均纯收入就增加了3000元左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升华说,不仅村民收入增加,村集体的收入也在增加,“2013年,村集体收入也就是5万元,现在已经增加到了30余万元。”
两馆一书一基地,留住文化、记住乡愁
“1935年,一批饱经沧桑、满怀希望和梦想的鲁西南移民辗转千里,历经千辛万苦来此安营扎寨、拓荒开垦、艰苦创业、薪火相传。”这说的就是最早的七村村民。为更好地打造“保得住生态、留得住文化、记得住乡愁”的“最美乡村”,七村建设了村史馆、乡村记忆馆。
通过对英雄人物、老物件、农具等的展示,让乡村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人心。“农村包含了大多数人儿时的记忆和乡愁,村史馆和乡村记忆馆都是利用原有老房子建设改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青年人重温历史,了解七村的来历、发展和成长。”七村不大,从村广场往北走,说话间,李贻孔便带着记者来到乡村记忆馆、村史馆,“乡村记忆馆重点展示老物件、传统农具,这些上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本身也是展示品;村史馆里介绍了村庄来历、隶属、姓氏来源、历史沿革等,馆里记载的革命前辈、乡贤,我们都专门实地调查过,搜集整理了大量的资料。”
“一部村史感党恩,一本村志载乡情”,这是村史馆内村志板块“前言”上的一句话。“其实,村志的编撰从2012年就开始了,但一直未能完善,也没能最终定稿。”七村村委成员张文彩说,李贻孔驻村之后,开始着手对村志进行完善,通过多方走访、核实,最终确定了七村的来历、变迁、大事记等内容,目前36万字的村志已经定稿,“这本村志不仅见证了七村八十多年的沧桑巨变,也记录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寄托着村民们的乡愁。”
如果说村史馆、乡村记忆馆,以“记忆”的形式记录乡愁,那村西的城里城外研学基地,则更侧重以实践的形式展示乡村文化。“通过对七村文化的挖掘梳理,我们在这集中展示了乡村文化、农村新貌、移民变迁、爱国主义教育、美丽乡村建设状况。”城里城外研学基地负责人岳莉介绍说,基地主题文化鲜明,融中华传统长城文化、书院文化及徽派建筑艺术、黄河口农耕文化、胜利油田石油文化、美丽乡村红色文化、移民文化于一体,积极申报山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和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并设置了农事体验、手工制作、生态养殖等50余种课程,“通过研学实践体验,增加年轻人尤其是学生对乡村文化的感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新时代文明实践,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中午在大食堂吃的包子,喝的西红柿鸡蛋汤,不孬不孬!”骑着三轮车准备去打水的袁顺兰,看到李贻孔后,停下车子跟他打招呼,并跟记者解释,“俺村75岁以上老人,都能去免费吃饭,我今年76岁了,也去食堂吃。”
近年来,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七村组建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站长、以村“两委”为成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队伍,制定相应工作制度和措施保障,夯实“一系列平台”,孵化“一系列队伍”,开展“一系列活动”。开办“人民大食堂”,每周定期供村内75岁以上老年人吃饭,是系列活动之一。
据介绍,为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七村在村容村貌上融合水稻文化,塑造了魅力村落平台;精准定位,借助村史馆、乡愁记忆馆,培育红色教育平台。此外,七村还创新“唤耳”宣讲,发挥小喇叭和文明湿地公园阵地作用,使之成为党史的“传声筒”,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纲领蓝图”,宣传支农惠农的“福袋礼包”, 打造耳边课堂,让老百姓听到权威声音、感受善行美德、体会邻里乡情。
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建设,七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队的先锋作用,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移风易俗上带好头做表率;在春节、端午、建党100周年等节日组织开展文娱活动,活跃繁荣村民文化生活。发挥好“老李”李贻孔效应,打造“老李谈心亭”,用村话讲道理,用真情育风气,让文明调解新风吹遍七村大街小巷,吹进了村民们的心里。借力七村好人模范队的模范作用,鼓励村民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上走在前、当标杆;开展 “明理巷”评选活动,弘扬良好村风、淳朴民风;通过与城内社区优势志愿服务队结队,将志愿服务项目引进来,通过开展常态化、精准化的“村居联建”志愿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倡导文明新风。
此外,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七村突出实践转化,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制定一批农业产业发展的务实举措,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
“我们已经做了相关规划,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把七村打造好,为村民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继续把水稻产业做大做强,让农民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倡树新风,打造魅力七村。”董升华说,对七村的发展,村两委班子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