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9日,立秋后的新一轮降雨“浇灭”了连日来的高温天,让济南变得凉爽起来。雨水在带来清凉的同时,其实它的威力也不小,全市平均降雨量均达到了暴雨级别,15处雨量点降水超过100毫米。济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了防汛四级响应全力应对雨情,截至目前,全市19座大中型水库全部在安全水位运行,城区积水已基本消退。
这场雨究竟下得有多大?9日下午,济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的《汛情快报》显示,8月8日22时至9日16时30分,全市平均降雨量60.7毫米,达到了暴雨级别。其中市区61.9毫米、历城90.1毫米、长清54.9毫米、章丘72.8毫米、济阳85.0毫米、莱芜37.7毫米、钢城38.9毫米、平阴50.3毫米、商河60.9毫米、南山54.8毫米。全市有超过100毫米降雨点15处,最大点雨量天桥区靳家173毫米。
受降雨影响,市区市中辖区党西铁路桥北侧桥洞半幅封闭;槐荫辖区小金庄铁路桥下;天桥辖区仓上铁路桥南北双向,太平庄高速桥南北双向;历城辖区祝舜路国家粮库路段,王舍人朝山街铁路桥下,稼轩路胶济铁路桥下;高新辖区春晖路铁路桥下,机场与临港路桥下9处路段进行了临时交通管制。全市19座大中型水库全部在安全水位运行,有46座小水库和285座塘坝出现了溢洪。
为了防范本轮降雨,济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长清区发布汛情黄色预警、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平阴发布汛情黄色预警、启动四级应急响应、章丘发布汛情黄色预警、启动四级应急响。共发布山洪预警短信4127条。南山区因地质灾害转移4户9人,危房转移11户21人。
济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启动应急工作机制,全员上岗到位,进入临战状态,加强值守调度,开启小清河洪园闸和护城河闸,降低河道水位。调派两台大功率排水泵车,支援高新区实施积水强排。目前,城区积水基本消退,交通管制全部解除。
在这轮降雨的“加持”下,趵突泉地下水位连续下降的趋势被止住。未来几天有望继续攀升。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官方微博@济南城乡水务公布的泉域水位显示,8月9日7时,趵突泉地下水位为29.38米,黑虎泉地下水位为29.59米。两大名泉地下水位均与8月8日持平。
此前,由于多日的“桑拿天”,趵突泉地下水位出现了“三连降”,累计下降了3厘米。但与去年历史同期数据相比,趵突泉地下水位为自2003年复涌以来的历史同期第二高,仅次于2013年同期。此次,泉域补给区的有效降雨将持续补给趵突泉地下水位,未来几天或将出现连续多日上涨的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16时30分,今年以来累计降水量全市平均583.毫米,比常年同期442.5毫米多140.5毫米,多31.8%;比去年同期597.6毫米少14.6毫米,少2.4%。
(来源:爱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