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国际贸易争端、新冠疫情、地区冲突等国际事件影响,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度不断加大。为准确把握济南市“粮袋子”供应及价格波动情况,近期,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对居民粮食类消费品价格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济南市粮食市场供需基本保持稳定,整体价格有所上涨,但涨幅有限,未对居民生活产生明显影响。
国际粮食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济南市居民消费粮食类价格略有上涨
受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导致的粮食出口限制和运输受阻影响,国际粮食价格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出现持续明显上涨态势,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冲突影响国际粮食供应减少约30.0%,同时5月份全球第三大粮食生产国印度受国内极端天气影响宣布禁止粮食出口,导致进一步推高国际粮食价格。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国际谷物价格6月环比下降4.1%,同比上涨27.6%,其中小麦价格继5月份逼近历史高点后,6月有所回落,但同比仍上涨48.5%。随着秋粮丰产上市,国际粮价出现大幅下跌,但从长期看,俄乌冲突对国际粮价的影响将持续显现,国际粮价依然存在上涨的趋势。
济南市居民消费粮食类价格略有上涨,总体保持稳定。据监测,今年1月份,济南市CPI粮食类消费品价格环比下降1.2%,2月份以来,受国际粮价波动影响出现阶段性连续小幅上涨,2022年,2-4月环比分别上涨0.4%、1.3%、1.8%,5月份有所回落,环比下降0.1%,6月份环比上涨1.3%;从同比数据看,1-2月份,济南市CPI粮食类消费品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3%、0.1%,3-6月份出现连续上涨,分别同比上涨1.6%、3.2%、4.1%、5.3%,从整体看价格略有上涨,但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波动幅度。
(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谷物价格主要包括麦类、粗粮和稻谷三大类主要粮食作物的国际价格,同济南市CPI粮食类价格统计口径略有不同,但主体重合度高,具有一定的比较价值)
济南市粮食类消费品上涨主要受面粉及粮食制品价格波动影响,大米及其他粮食价格保持稳定。从粮食类消费品中基本分类价格的变动情况看,受小麦价格波动影响,3、4月份,济南市面粉、粮食制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其中3月份面粉类价格环比上涨4.4%,4月份,粮食制品价格上涨3.3%。另据16个粮食调研点的价格数据显示,1-6月份散装粳米的市场均价在5.5元/千克左右,大米类价格波动幅度不超过1.5%;小米、玉米面的市场均价在13.2元/千克、6.0元/千克左右,其他粮食类价格波动幅度不超过1.8%,大米、其他粮食价格保持相对稳定。
济南市粮食连年丰收,国家粮价对济南影响程度有限
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的分析显示,国际粮价对济南市粮食消费品价格有波及影响,但程度有限。从对国际粮食价格与济南市粮食价格波动情况比较结果看,济南市粮食价格或随国际粮食价格波动有所起伏,但是影响程度有限,济南市粮食类消费品价格主要受国内粮食市场阶段性供需关系影响,当前的价格波动仍处于安全区间,粮价小幅上涨对居民生活影响不大,且有利于增加农民收益,总体的供需基础依然保持稳定。
济南市粮食连年丰收,市场供应有保证。2020、2021年济南市粮食总产分别为290.81万、293.07万吨,今年夏粮收割已经结束,济南市克服了去年秋汛导致的播期晚、苗情差等不利因素,夏粮再次丰收已成定局,夏粮丰则全年稳,连年丰收保障了济南市粮食市场稳定供应。据省粮食和储备局小麦产需调查统计,我省居民人均成品粮口粮消费不超过0.7斤/天,折合原粮每年在360斤左右,据此测算全市每年的口粮需求量在168万吨左右,粮食总产仍有120万吨以上盈余,因此济南市粮食产大于需总趋势未变,口粮消费有保障。
我国重视粮食自给,主粮自给率高。从全国角度看,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推行粮食自给战略,我国小麦和水稻的自给率常年在98.%以上,将玉米计算在内也能达到96.0%,主粮仅少量进口用于品种调剂,因此可以做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并能充分抵御外部粮食危机影响。我国主要进口粮食作物是大豆及相关产品,主要用于榨油及畜牧业饲料加工,其中绝大部分是用于畜牧业,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有限。
政策托市加固粮食安全。我国自2003年开始陆续实施了中央储备粮、粮食最低收购价以及临时储存粮食销售等一系列粮食政策,既有保证极端环境下的战略储备粮,又有市场粮价波动过大时的政策性调节,如当粮食市场价格过低,国家将以最低保护价不限量收购,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稳定粮食价格;市场价过高时则释放临储粮托市稳价,避免粮价过高对居民生活及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为稳定国内粮食市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粮食安全仍然存在的风险,建议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从整体看,济南市粮食供需基本稳定,特别是口粮的绝对安全是有保证的,但当前国际粮食格局变得越来越复杂,面对外部复杂的不确定因素,仍然需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特别是粮食作为大宗商品存在一定的金融属性,对于国际粮价的传导效应,个别粮商可能会借助国际粮价上涨恶意炒作,依然可能对粮食价格产生影响。
此外,目前的粮食生产还是存在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风险,比如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的影响,同时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依然会受到国际环境影响,人工生产成本也在持续增加。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粮价有可能会出现进一步增长。因此,我们应持续重点关注粮食价格走势,并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好应对准备。
对此,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提出,重视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坚定不移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粮食价格是百价之基,粮价稳百价稳,应重视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坚定不移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保护耕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同时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利用,并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落实国家支持粮食发展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落实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政策,确保粮食及综合直补、农资购置补贴、政策性农保等涉粮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调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以及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发挥科学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优质粮食作物产区。进一步扶持推广规模种植、科学种植,发挥科学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依托山东省农科院等本地农业科研院所研发优势,着力推进优质粮食品种及特色粮食作物的培育研发推广,提高粮食生产率的同时构建优质粮食作物产区,同时扶持培养新一代有文化、有技术的年轻农业从业人员加入粮食生产产业。
强化重要油料及饲料作物种植研究,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风险。大豆作为重要油料及饲料作物,价格上涨可能带动肉、禽、蛋以及食用油价格上涨,但受限于耕地面积及种植技术等原因,济南市大豆自给率相对较低。作为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济南市应进一步加强大豆种植研究,研发适合济南市实际情况的大豆育种及种植技术,应对可能出现的大豆供应风险。
引导售粮农民与收粮企业形成有效对接,保障粮食市场总体平稳运行。今年济南市夏粮收获超出预期,呈现数量、质量和价格“三高”,持粮主体存在一定程度的惜售,应做好市场监管,避免个别粮商的炒作行为,确保市场预期稳定,及时发布粮食收购进度、价格变化等公开信息,引导售粮农民与收粮企业形成有效对接,推动农民有序售粮、企业均衡收粮,保障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来源: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