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口区制定出台《稳住经济大盘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十二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企业开办、项目建设、市场准营、优化服务4个关键环节入手,推出12条满满“干货”,全力以赴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提振市场主体稳步发展信心。
企业开办“一窗通”,一站式服务全搞定
《措施》推出“企业开办‘网上办’‘免证办’,延伸‘政税银’一站式服务链条”改革举措,全面畅通“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实行全程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领取电子营业执照,免费寄递营业执照、公章、税控设备,实现企业开办“不见面审批”;通过系统自动获取高频事项办理涉及的证明文件,实现企业开办“零证明、免证办”;打造“登记服务+涉税办理+银行开户”服务新模式,为企业提供涵盖登记注册、企业营业执照申领、印章刻制、账户开户、涉税服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实现企业开办“就近办”“快速办”。今年以来,新开办各类企业643家,合作银行网点办理企业开办业务100余件,全面实现按需求免费寄递。
重点项目“审批后置”,落地投产跑出“加速度”
《措施》推行“河口区重点项目‘先建后验·承诺即开工’”,对符合“先建后验∙承诺即开工”条件的重点项目,在完成立项并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试行“先建后验+承诺制”管理新模式,以“审批后置”推动项目落地“加速”;探索实施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机制,对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的工业项目供地方案经批准后,用地可采取先租后让方式,土地使用者可凭土地租赁合同办理后续规划、建设手续;探索环评手续“打捆”审批,简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环评,推进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环评“打捆”审批、联动改革鼓励同一园区、同一类型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联合编制一本环评文件,全面简化项目环评文件;实施社会投资建设项目线上策划生成”,对社会投资建设项目通过预选址开展合规性审查,统筹建设条件及评估评价事项要求,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切实简化项目后续审批手续。截至目前,“试行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先建后验’,探索实施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机制、实施社会投资建设项目线上策划生成”三个配套政策已制定完成。
预售监管“适度松绑”,市场准营环境“再优化”
为激活市场主体发展强劲动力,《措施》推出对房地产领域进行预售监管“适度松绑”有力举措,放宽商品房预售许可条件,对2022年新出让土地,将商品房预售许可条件中“工程承重结构封顶”调整为“工程承重结构完成1/3”;AAA 级信用企业商品房预售许可形象进度减2层,AA 级信用企业商品房预售许可形象进度减1层,预售许可形象进度不得低于主体工程基准面;配套出台商品房预售账户资金监管办法,实现预售资金的全流程管控、全周期监管。
政务改革“小切口”,升级精准服务“新体验”
围绕精准化服务推陈出新,《措施》推出实施农机车辆“购车即挂牌”改革,依托社会合作网点,以动态掌握车辆指标、核查车辆售出信息、后置系统录入信息的方式,实行预约上门的“反向跑腿式”服务,推动农机车辆挂牌实现“就近办”。目前,在义和镇慧海农业机械农民专业合作设立了全市首家农机便民服务站,已办理农机挂牌业务18件。与东营神州澳亚等4家牧场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助企服务站,200余名群众实现企业现场考试;组建“青年突击队”,畅通“一事一议”“全程代办”“上门服务”等“特事特办”渠道, 即对一般事项,实行“即收即办”模式;对相对复杂的事项,启动“线上勘验/评审+告知承诺”程序,快速开启审批“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已先后为管辅科技研发中心与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新户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等100余个项目提供帮代办服务,解决难题66个,政务服务这篇文章不断被做大、做深、做实、做强。